http://www.confucianism.com.cn/html/yishu/861409.html
硯和筆,墨的誕生好比是孿生兄弟,幾乎是同時出生,互相聯繫,互相影響,互相促進的。它們發端于新石器時代晚期,成形于商周,成長發展于秦漢,興盛于唐宋,明清為其鼎盛時期,並一直沿用至今。隨著時代的發展,它們正漸漸地成為實用而精美的藝術品,在各個不同時代表現出不同特色,並產生了一些光耀古今的代表人物及藝術作品。
我國古代的筆就是毛筆,它究竟產生于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什麼時候,目前還沒有比較確切的定論。不過在仰韶文化的遺址中,發現了許多彩繪陶器,上面所繪的圖案,清晰流暢,粗細得宜,色彩和水份飽和,這不是用一般竹木削成的筆所能表現出來的,而必須用蓄水多,柔軟而有彈性的裹束起來的毛才能做到的。毛筆的雛形可能就在這個時候出現了。
至殷商時期,在河南安陽發掘出來的陶器中,有用筆書寫的痕跡。1932年發掘出一片寫有“祀”字的陶片,筆鋒清晰。1936年又出土了一件用朱筆書寫的陶器和一些先寫(亦用朱筆)后刻的卜辭甲骨片。這說明,我國的毛筆起源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在商代已開始運用于繪畫和書寫了。
古代制筆的原料,主要是獸毛,人們最初曾經利用過各種禽獸,牲畜的毛來制筆,如雞毛,鵝毛 ,雉毛,羊毛,鹿毛,豬毛,豹毛,虎毛,甚至還有用人的須和胎發的。但長期的實踐告訴人們,兔毛才是制筆的最好原料,尤以秋冬的山兔毛為佳,因其質堅和健,春夏的兔毛則不堪用。
目前我們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毛筆,當是湖南,河南出土的戰國時期毛筆。筆管竹制,髹以漆汁,用麻絲把兔箭毛包裹在竹軒的外周,形成筆頭,筆鋒堅而挺。1954年在湖南長沙左家公山的一座戰國墓中出土的一支毛筆,筆身套在一支小竹管內,筆桿竹制長18.5釐米,徑0.4釐米,筆毛長2.5釐米,是極佳的野兔箭毛所制,極宜書寫簡牘。還有1975年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出土的一支毛筆,其形制和戰國筆大致相同,並在此基礎上有所改良。該筆在竹管的端部鑿成腔,以 納筆頭。整枝毛筆納入一個和毛筆等長的細竹筒中,竹筒中間的二側,鏤有8.5釐米的長方形空糟,以便取用毛筆,竹筒髹以黑漆,並繪有朱色線條。
我國古代還有“蒙恬造筆”的傳說。蒙恬,秦名將,公元前223年他奉命南下伐楚,途經中山(今安微宣城地區),見山兔毛長適於制筆,遂命工匠製造了一批改良的筆,世稱“蒙恬筆”。司馬遷《史記》中載:“蒙將軍撥中山之毫,始皇封之城,世遂有名。” ”所以“管城”也就成了筆的別名了。說明這時的毛筆已經基本定型,並有了裝飾。在戰國時,對於筆的稱呼不一,楚稱“聿”,吳稱“不律”,燕稱“弗”,秦統一六國后,才統一稱為“筆”。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AD%86&variant=zh-tw
筆是人類的一大發明,是供書寫或繪畫用的工具。多通過筆尖將帶有顏色的固體或液體(墨水)在紙上或其他固體表面繪製符號或圖畫,也有利用固體筆尖的硬度比書寫表面大的特性在表面刻出符號或圖畫。
現今普遍使用的是簽字筆和原子筆,繪製藝術底稿和畫圖則多用鉛筆。而古代,在中國,使用的是毛筆。古希臘、古羅馬曾在木板面上塗蠟,然後用鐵棒在蠟面上劃寫。古代埃及和波斯,曾將蘆葦桿削尖當筆使用。從中世紀開始,在歐美,則是使用蘆葦筆或鵝毛筆,兩種筆因筆尖材質截然不同,毛筆為軟質筆尖,寫時圓轉,粗細差別很大,而蘆葦筆為硬質筆尖,寫時方正多角。
今日筆的種類相當多種,生產方式也相當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