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我認為全國上下一心。首先日本侵華引起中國人不滿,毛澤東在長征時不斷向人民指出國共應該合作抗日,得到廣大人民支持,也令國民黨出現厭內戰的情緒,在這種氣氛下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了西安事變,蔣中正認識到全國人民都渴望他能領導各黨各派,團結一致,共同抵禦日本的侵略,令國共合作。
全國抗日的好處顯而易見,他們能夠針對地採取持之戰略 —「以空間換取時間」,國軍在敵前進行消耗戰,且初期即放棄沿海的平原,轉入湘、黔、滇、桂等高山地帶,只是略作抵抗,採取持久戰術,將主力部署在西部山嶽地帶,然後選取有利的時機與日軍決戰。而共黨改編善長游擊戰的新四軍和八路軍,則在華北、華中與華南展開敵後攻擊,使日軍腹背受敵,難以兼顧,再加上眾志成城,一些如上海的淪陷區的中國人進行秘密游擊,使日本焦頭爛額,最終戰敗。
有人認為抗日成功是國際間物資援助和美國投下兩枚原子彈。我不同意此觀點,首先國際援助已接近戰爭中後期,即是1941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才激使英美對日宣戰,並與中國結盟。其實七七事變爆發後,中國在兵力和武器不足仍能獨力苦戰日本四年多,日本不但仍然於法取得勝利,更被中國收復不少土地,如果不是全國一致抗日,難以取得如此輝煌的成果。
總括而言,戰爭後期日本國小無法支撐長期戰被中共解放東北,可見勝利在望,國際援助不過是錦上添花,而美國的原子彈只是適逢中國大捷而投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