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壽司
[編輯首段]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定向自壽司)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d/Sushi5.jpg/180px-Sushi5.jpg
圖片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各式各樣的壽司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4/09-11-166.jpg/180px-09-11-166.jpg
圖片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卷壽司
壽司(日語平假名:すし,sushi,也作「鮨」或「鮓」,最早可能起源於盛產稻的中國和東南亞,是傳統日本食品。主要材料是用醋調味過的冷飯(簡稱醋飯),再加上魚肉、海鮮、蔬菜或雞蛋等作配料。既可以作為小吃也可以作正餐,花色種類繁多。配料可以是生的、也可以是熟的,或者醃過的。視乎配料的不同,不同壽司的價格、檔次差距甚大。
壽司在日本以外地區也十分流行,世界各地迴轉壽司式的壽司店也多不勝數。不過外國人有時會誤把「壽司」與「刺身」(sashimi,生魚片)混為一談。
目錄[隱藏]
1 種類
2 常見配料
3 常見佐料
4 衛生問題
5 歷史由來
5.1 鮨、鮓源自中國
5.2 日本的壽司
6 外部連結
[編輯] 種類
壽司必須的材料是米飯。正宗日式壽司用的是肥小而稍帶甜味的日本珍珠米。米飯煮熟後,加入適量的壽司醋、糖、鹽等調味,待降溫後才用來製作壽司。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0/Sushi1.jpg/180px-Sushi1.jpg
圖片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裏卷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9/9c/2007feb-sushi-odaiba-manytypes.jpg/200px-2007feb-sushi-odaiba-manytypes.jpg
圖片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壽司拼盤
卷壽司(maki-zushi):在小竹簾上面鋪一層海苔(紫菜),再鋪一層米飯,中間放上配料,捲起來成一長捲,然後切成小段。
太卷(futo-maki),是直徑比較長的一種卷壽司,通常有數種配料。
細卷(hoso-maki),顧名思義,就是比較幼細的,通常只含一種配料。
手卷(te-maki),把壽司捲成圓錐體狀(類似冰淇淋甜筒),比較難用筷子挾,所以通常用手吃。
裏卷(ura-maki),反過來用海苔裹著最中心的配料,再裹米飯。最外面灑一層或有芝麻、魚籽、蟹籽等。
軍艦卷(gunkan-maki),米飯用海苔裹成橢圓形狀,配料放上面。
押壽司(oshi-zushi),又稱做木條壽司或一夜壽司,主要流行於日本關西,是用長型小木箱(押箱)輔助製作壽司。製作者先把配料鋪在押箱的最底層,再放上米飯,然後用力把箱的蓋子壓下去。作成的壽司會變成四方形,最後切成一口塊。
握壽司(nigiri-zushi),(日本江戶時代興起)製作者用手把米飯握成一口塊,塗上一層山葵(日本芥末),最後鋪上配料。視配料種類之不同,有時會用一塊海苔把兩者縛在一起。在日本,若不加說明的話“壽司”一詞多是指握壽司。
稻荷壽司(inari-zushi),用配料裝著米飯。常見配料是油炸豆腐皮、煎雞蛋、高麗菜(椰菜)等。
散壽司(chirashi-zushi)與之前所描述的壽司稍有不同。
江戶前散壽司(Edomae chirashi-zushi),常見於關東地區,配料灑在盛在碗裏的米飯上。
五目散壽司(Gomoku chirashi-zushi),常見於關西地區,配料拌進盛在碗裏的米飯上。
[編輯] 常見配料
生魚片:鮭魚(三文魚)、鮪魚(金槍魚、吞拿魚)、鰤魚(黃尾魚)、鯛魚、鰹魚、鯖魚
各類海鮮:烏賊(墨魚)、八爪魚、蝦、鰻魚、魚籽、海膽、北寄貝等介貝類海產
果菜:醃蘿蔔、醃梅子、納豆、鱷梨(牛油果)、黃瓜(青瓜)、炸豆腐
紅肉:牛肉、馬肉、火腿
其他:煎雞蛋(奄列)、生鵪鶉蛋
[編輯] 常見佐料
壽司醬油
山葵(wasabi)
紫薑(gari)
紫蘇葉(shiso)
味醂(mirin,煮食用米酒)
[編輯] 衛生問題
壽司的魚多是生吃,這些魚很可能攜帶病菌和寄生蟲,尤其是線蟲。
[編輯] 歷史由來
[編輯] 鮨、鮓源自中國
壽司雖然是日本食品,但原本來自中國。壽司亦作「鮨」,這個字首先出現於公元前3至4世紀的中國辭典《爾雅.釋器》,其中記載「肉謂之羹,魚謂之鮨。」意指肉醬叫羹(也叫醢,hǎi,ㄏㄞˇ),而攪碎的魚肉叫鮨(qí,ㄑ-ˊ)。
壽司的另一寫法「鮓」出現在五百多年後,公元2世紀中國漢朝的另一本辭典。劉熙的《釋名.卷二.釋飲食第十三》中記載「鮓滓也,以鹽米釀之加葅,熟而食之也。」意指鮓滓是種用鹽、米等醃製,讓魚肉發酵後剁碎,煮熟後進食。
一百年後,漢字傳到日本,鮨、鮓兩字已混為一談。中國也停止用米來釀製食品,到了明代,鮨、鮓更從中國菜中消失了。
[編輯] 日本的壽司
在日本,「鮨」一字最早出現於718年的《養老律令》(Yōrōritsuryō)中,當中提及國民要繳付「雑鮨五斗」,不過這個「鮨」指的是甚麼已無從稽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