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文化特色

2008-01-31 3:51 am
秦朝文化特色?????

回答 (2)

2008-01-31 2:08 pm
✔ 最佳答案
說到“秦文化”,必須認識,其意義是多重疊合的。它本是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期的一種區域文化,其分佈的腹地、範圍大致上是今中國西北部的陝西、甘肅一帶。它為秦人(秦族) 所有,存在于西部的諸侯國秦國的領地內。它又有一個很長的發展歷史,經過許多世紀,達到頂峰,有一個極短的歷史時期內成為以政治統一為背景的全國性的文化——這就是秦朝文化。

春秋、戰國期間秦國的佔領範圍不斷擴大(到西元前3世紀初,已拓取今四川大部、湖北西部等地)。隨著秦的軍事征服、勢力擴張、人員遷動,秦文化所影響和覆蓋的地區不斷擴大。 在這樣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中,秦文化對其他文化也有吸收,內容是越來越豐富的。

到秦朝完成統一,實現了對全中國的統治,進而又採取許多措施鞏固和發展統一,包括實行一系列的政策,有意識地統一思想、文化,以至於“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史記 •禮書》指出:“至秦有天下,悉內六國禮儀,采擇其善,雖不合聖制,其尊君抑臣,朝廷濟濟,依古以來”,這是說,秦朝對六國文化是加以吸收而能予以相容 的。但是,秦朝在政治文化方面,確定的原則是不師古,不崇經,以法為治,以吏為師。推行這些政策的極致,就是實行“焚書坑儒”的野蠻舉措,予文化以嚴重的摧殘,對思想和學 術自由更是沉重的打擊。因此,秦文化對於中原傳統文化又並非主要是“依古以來典法行之 ”。

由於秦朝統治的時間很短,其目的在於統一思想文化的政策並未來得及完全實施,亦未取得預期的成效。與此同時,秦文化也未能在政治統一的新的歷史條件下,對其他文化予以充分 吸收和消化。因此,在秦朝統一的短時期內,秦文化並沒有和東方六國文化融為一體,其作為全中國的主導文化的地位,也沒有來得及完全得以確立。在原屬東方六國的廣大地區內, 各區域文化繼續表現著它們的特色和活力。

隨著秦政權的被推翻,秦文化所依倚的政治支柱倒折了,秦文化也由文化融合的主體變為客體,其作為全中國統治文化的短暫時期也就宣告結束。不過,在代之而起的漢代,秦文化的 要素繼續存在,而且還保持著強有力的影響。“自秦以後,朝野上下,所行者,皆秦之制也 ”。秦文化奠定了大一統國家形態和大一統國家觀念的基礎,也就是奠 定了中央集權政治制度的基礎。秦文化在中國歷史上最有建樹、對後世逐步發展起來的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最為深遠的,應當說是它的政治文化、制度文化。

戰國以至於秦漢時期,經常有人注意並描述秦文化的一些特點。如魏國的信陵君說:“秦與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貪戾好利無信,不識禮儀德行”。西漢初年, 賈誼痛說“秦俗日敗”,指出:商鞅變法以來,秦國一直是“並行於進取”,雖然“功成求 得”,但卻出現了社會道德水準嚴重下降的惡果,秦始皇又“廢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更把秦朝推向滅亡。《淮南子•要略》說:“秦人之俗,貪狠強力,寡義而趨勢 利”,司馬遷也說:“今秦雜戎翟之俗,先暴戾,後仁義”。這裏所說 的“俗”,部分地有我們所說的“文化”的含義。以上言論,雖然包含了對秦國或秦人的敵對心理,但卻也揭示了秦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徵,如秦人因其長期生活的環境的影響,在性格 上受戎翟即西北少數民族的影響,傾向於強悍好鬥,為了達到目的,可以狠下決心,不惜一切。秦文化注重實效、功利,質樸而率直,不事虛浮,追求大和多,不停地拓展,主動性極 強,為了實現某一目標,定會一往直前,不容任何困難和力量的阻擋。秦文化的這些特點,似已得到當今學者的普遍確認。
2008-01-31 4:05 am
秦始皇消滅六國,統一天下, 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真正大一統的王朝。王朝國祚雖短,但對中國往後二千年的政治及政制影響深遠。很少學者會談及秦朝的文化,但看過秦朝遺留的文物後,我們會驚嘆中國遠代的文明, 還會看見中國文化的根。

秦兵馬俑

兵馬俑位於陝西古城西安以東, 在秦皇陵以東約1.5公里. 一直以來不為人所發現, 直到一九七四年春為數位農民挖地時發現.兵馬俑排列有序, 仿如古代的大軍陣, 若說秦皇陵是秦都咸陽的縮影或地下宮殿, 那麼, 兵馬俑就是秦始皇的地下御林軍. 其中各類兵士皆有, 連戰馬及馬車均備, 可以說是古代軍陣的活模型.

一號坑

一號坑為一個長方形,一共有五個門道。由九條坑道劃分而成,南北兩側各有一邊廊。

二號坑

二號坑面積約六千平方米,由車兵、步兵、和騎兵組成曲尺形的軍陣的秦俑

將軍俑

足穿尖履,身穿長袍,外披彩色魚鱗甲,或長袍不披甲,威風凜凜,雄風逼人。


跪射俑

他們身穿長儒,外披鎧甲,頭束圓形髮髻,雙目緊盯前方,作預備發箭狀

騎兵俑


一般站於馬前,一手持繩,一手提弓箭。頭戴圓形小帽,身穿窄身短袍,披短甲。


收錄日期: 2021-04-13 15:03:3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130000051KK0254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