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孟子曾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是三千年前的中國哲人提出的民本思想。可是,今年已是公元2004年,貴州以至整個中國人民尚未體會到他們因何而貴,農民只知道今年家裡收成不好,幹啥才能賺多點錢,幫補生計。
孟子也曾引孔子至理明言:「不患貧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無疑,貧困是社會問題,而貧富懸殊更是一大社會難題﹗我在貴州省短短十天,走訪了兩個縣共不下五、六條村落,深深體會到先秦哲人的警號﹗
共產黨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為中國的執政黨,但我們在五十年後的今天仍未看到「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情況。當然,咱們中國那麼大實在難以在短期內達到全民小康的局面。還有,如貴州省般山巒綿延的地方,交通已是十分不便,要發展真是談何容易﹗地理、發展的問題我們可暫且擱下,但我們應留意農村內部貧富懸殊的問題。這個問題歸納為客觀和主觀兩方面因素造成。
首先,客觀條件方面。一如前述,貴州是一個山巒綿延的內陸省份,交通暢通與否影響這一地區的發展。因此,若一些村落如果鄰近國道、省道和縣城的話自然能「先富起來」。那些遠離公路、縣城,住在深山裡的人民注定與「富」絕緣。
另外,水源也是重要的因素。一些村落若毗連水源﹙如溪、湖、小河等﹚則能有效灌溉農作物,首先解決吃飯的問題。
還有,礦產更是一大因素。如赫章縣有豐富的煤、鋅等礦產資源,那裡人們的生活也相對較沒有礦產資源的紫雲縣好。
但是除了客觀因素以外,主觀因素也造成了貧富不均的情況。中國是一個以農立國的國家,農民擁有土地的多寡和肥瘠絕對影響他們的生活。因此,確保土地分配制度公平是十分重要。但我走訪多個村落後始終弄不清各地農民獲分配土地的原則,那裡的官僚未能解答為什麼某些人可以有較多土地。貴州是「地無三里平」的地方,很少土地是在平地上,絕大部分的耕地是劃在山上的「梯田」。當地的官員也未能解答為什麼有些人屋子建在山下,田地卻在山上的問題。這使我不禁暗生疑竇--難道人民的貧富懸殊不自天意,乃自人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