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精神是什麼?

2008-01-30 9:16 pm
如題~ 我想要詳細
謝謝
更新1:

也可提及孔子所奠定的儒家精神~

回答 (2)

2008-01-31 2:09 am
✔ 最佳答案
【儒家的精神】
自我
孔子說的很清楚,學以為己,而非為人。但這決不代表著個人主義,可是這一種為己,似乎又跟一般大眾所認知的,儒家重群體的概念有所不同。
孔子認為修身本身就是一個目的,而不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的手段。雖然身為社會上的一份子,擔負社會責任與參與政治是我們所應當做的,然而孔子卻認為先修身才是根本,修身能使我們在此混亂的世界中站穩腳步,能夠有足夠的道德堅持力參加社會上的一切事務,而不是權力的魁儡。如果不重視自我本身的修養,我們很容易就被外在環境所束縛。
孔子極力從內部來改善這個世界,所以如果不同意學習主要是為了自我的完善,那麼服務社會的要求,就會破壞了修身本身的完整性。因此,學習就是為了自我的實現,這樣的一個自我,是有別於個人主義的那個孤立的。

群體
孔子主張,我們自身決不是一個離群索居的個體,而是生活在一個人際關係交流頻繁的社會。做為人際關係中的一個小個體,他人對於我的修身意義是顯而易見的,我對於他人修身的意義也是如此,所以我們幾乎是不可能孤立的進行修身,是要透過我與人之間不段的互動,我們才能去體認自我轉化的一個過程。若照孔子的說法,我們必須把自我的情感、思想、觀念等,當成是共享公共財,與人共享的意願,能使我跟其他人之間展開互動,首先是與家庭成員互動,然後鄰居,並由此推廣。

自然
在歷史上,人類曾經受過大自然的侵襲,儘管造成人員的傷亡,但儒家還是認為自然是我們生存的好環境,因為人享有「天時地利」和「風水」。儒家在一般人類生存狀態中找到終極的意義,發展出一種重規範,均衡語和諧的生活型態。

上天
對於基督宗教、佛教或伊斯蘭教而言,儒教的象徵體系是匱乏的,但以「上天」做為道德的根源,以及終極的自我轉變的根源,卻一直存在儒家的傳統之中。
在這個層面上,所要重要的儒家學者都深具宗教性,他們對於生命的敬畏,對工作的承諾,以及對終極自我的奉獻,是足以跟世界任何一個大宗教相比的。


這是我在網路上找到的
不知道有沒有幫上妳的忙?

這有幾個有關孔子儒家精神的資料..
你可以參考一下!!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7120502427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5112607671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7011910323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6112908890

希望這些相關資料可以幫助你找到理想的答案!!
= ˇ =
參考: 網路˙ˇ˙
2008-02-02 7:20 am
內聖:
盡心知性知天
外王:
治國平天下。

內聖外王:
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盡心者,盡內在的道德之心於外,以一己之心感通萬物,以此感通了萬物之心,盡知萬物之理,以理為性,性者,萬物及至自己的存在尊嚴,從尊嚴上通於天道。

2008-02-05 20:28:38 補充:
還有就是存心養性以事天是個人修養的進昇


收錄日期: 2021-04-19 16:51:1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130000051KK0083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