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個故事...請問是甚麼故事...

2008-01-28 8:29 am
<<九龍寨城公園>>曾經有一個故事...請問是甚麼故事...<<急>>
please tell me
or
give me 相關網址...
please please ...........help me........

回答 (2)

2008-01-28 10:13 am
✔ 最佳答案

圖片參考:http://hk.yimg.com/hk/providers/mingpao/20080104/_05ng013_.jpg

潘靈卓重踏當年九龍城寨的土地——九龍寨城公園,細說當年,她說﹕「到處還有很多『無形的九龍城寨』。」


城寨無名英雄:無形城寨遍港
明報
2007年01月 05日
14年前,九龍城寨曾是「黃、賭、毒」的集中地,金髮碧眼的傳教士潘靈卓(Jackie Pullinger)於60年代隻身越洋到港,深入城寨,拯救了無數活在黑暗邊緣的靈魂。
14年後,九龍城寨已被移平,但潘靈卓的故事沒被遺忘,且再次搬上舞台。昨日她踏進九龍寨城公園,看見耀眼陽光照暖圍牆內每一角時,慨嘆圍牆外依然藏無數「無形的九龍城寨」。
於漆黑的毒窟中,伸手不見五指,吸毒者一手拿蠟燭,一手拿載白粉的錫紙在「追龍」。雖然相同場面見過無數次,每見一次仍令潘靈卓痛心不已。「我看過一名少年追龍,他軟軟的躺在一個14、15歲,看似他朋友的少女懷中,少女環抱少年,支持他繼續『追』下去,我心想︰這少女必須出賣肉體,才能支付那少年的花費呀!」悲劇就是如此不斷擴散、延續。
隻身來港 只剩100元
潘靈卓生於英國,25歲時懷一顆傳福音的熱心,買了一張廉價船票,取道蘇彝士運河東來,每到一個港口便祈禱。她說,最終神指示她在一個陌生港口下船,那時她身上只剩100港元,仍不知這地叫香港。那是1967年,她在這裏落地生根,更下嫁一名城寨居民,轉眼40年。
潘靈卓說,最初來到九龍城寨,眼見「兇狠的巨龍」奪去無數青少年生命,決心留下,每天面對粗暴拒絕,窗子家具甚至被毒販搗抹糞,但她仍不放棄,憑福音的力量助人戒毒、為飢餓的人提供食物、陪被捕的人上法庭,藉此爭取他們的信任,一次又一次把兇狠巨龍擊倒。
她發自內心以主耶穌基督的愛去接納、服侍和挽回他們。她的工作深受各界人士支持和讚部C於1988年,她獲英女王頒授 M.B.E. 勳銜;並於1991年,獲香港大學頒授榮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

一位來自英國南克來登 (South Crydon) 的少女,畢業於英國皇家音樂學院 (Royal College of Music) ,一生服侍城寨的貧窮年青人和吸毒者,一群被社會所遺棄的邊緣人。藉著神在她內心的改變和更新,叫黑幫少年改過,妓女從良,癮君子戒除毒癮,她創造了一個差傳的傳奇故事。她一生的見證,可以總括為「弟兄勝過他 (撒旦),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見證的道。
他們雖至於死,也不愛惜生命。」 (啟 12:11)。

後來她把城寨歲月撰寫成《追龍》一書,故事去年初被改編成舞台劇,並將於今年2月再度公演。
隨城寨被清拆,潘靈卓的故事本已畫上句號。後來,其熱愛跳舞的侄女陶穎森鼓勵她把故事帶到舞台上,故昨日她於舞台劇宣傳活動中而再次踏上當年城寨的土地。過去的經歷雖然逐一浮現眼前,但她認為,人應展望將來,現時「無形的九龍城寨」仍存在於香港各處,需要社會更多的關懷。
窮人生活更艱難
她說︰「以前窮人會睡在街邊,很容易分辨出來,如今窮人搬到樓房,生活景難以知曉。現今社會重科技發展,人們不能單靠雙手幹粗活便可,你看那些老公公老婆婆,他們不懂電腦,最終成為被淘汰的一群,窮人活得比以前更艱難。」

2008-01-28 11:17 am
歷史/背景
九龍寨城公園座落於本港最具歷史性的地點之一,原址為九龍寨城。它位於當年九龍半島東北角,毗鄰今日的九龍灣,位置曾具戰略性價值。早在十五世紀,它已被當時中國的官員使用,至一六六八年更在那兒建築了一座塾台。及至約於一八一零年在接鄰的沙灘盡頭興建了一座炮台。在一八四一年,英國佔領香港島後,該處在中國海岸防衛方面的重要性更大大提高。一座由堅固石牆、六座瞭望台和四道城門圍著,面積達六點五英畝的寨城於一八四三至一八四七年間建成。
城內的主要建築物為大鵬協副將及九龍巡檢司的官署各一所,俗稱衙門。另有士兵營房、火葯倉、軍械庫等建築物十多座,以及一些民居。而寨城的駐兵數量亦不斷增長,由最初寨城建成時的二百五十人,增至一八九八至九九年的五百多人。
一八九八年,英國租借新界,為期九十九年,惟城內仍有清廷官員駐守。不過到了一八九九年,英國派兵佔領寨城,並將清廷官兵趕走。自此寨城便缺乏法治和管理,埋下後來漸漸變得殘破不堪及半無政府狀態的種子。
在一九四一至四五年日治期間,城牆被拆毀,石塊被用作擴建啟德機場的材料。當時所得的花崗岩的數量之巨可從城牆的體積計算出,該城牆闊十五呎、高十三呎,長約二千二百呎。而另一道宛如萬里長城由寨城北面沿山丘向上延伸本用作監察駐軍的副城牆,亦不能幸免。
二次大戰後,大量多層樓宇在沒有政府監管和欠缺穩妥地基的情況下如雨後春筍般在寨城內興建。樓宇密集、通道濕窄的寨城逐漸成為了罪惡的溫床,內有黃、賭、毒窟、罪犯匿藏的巢穴以及廉價的無牌牙醫等。
一九八七年,香港政府與中國政府達成清拆寨城的協議,並於原址興建公園。而公園將盡量保留寨城一些原有的建築物及特色。
清拆工程於一九九四年四月完成。在清拆期間,一些寨城的遺跡被古物古蹟辦事處發掘出來,並揉合在公園的設計中或予以保存成為展品,以供遊人欣賞。
整個發掘工作的最大收獲是兩塊於寨城南門(此乃寨城的正門)出土的花崗岩石額,它們分別刻有「南門」及「九龍寨城」字樣。
其他的遺跡還包括原來寨城城牆殘存的牆基、東南兩門的牆基、一條沿寨城內牆走的排水溝及旁邊的石板街。其餘的文物如三座炮、石樑、對聯及柱礎等亦被一一保留下來。
公園的發展
公園是以清初江南園林為設計模式,興建工程於一九九四年五月動工,由一群來自中國的資深技工負責,以確保傳統的設計和構思能再次在公園中展現。
興建工程於一九九五年八月竣工,並在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由香港總督彭定康先生主持開幕儀式。
整個公園佔地三萬一千平方米,共分為八個不同景區,各有特色,但融為一體。
公園耗資七千六百萬元興建,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負責管理。


收錄日期: 2021-04-13 15:02:3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128000051KK0008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