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孔子影響最深遠的是哪一件歷史事件?

2008-01-28 6:03 am
對孔子影響最深遠的是哪一件歷史事件?

回答 (4)

2008-01-29 2:25 am
✔ 最佳答案
以下幾件事應對孔子影響很大
可以自己衡量一下

1. 3歲喪父, 被迫離家, 與母貧居闕里,
2. 17歲欲承繼父親 士的地位到季氏家赴宴, 被拒, 明白自己是沒落的貴族
3. 約30歲遊洛邑, 相傳遇老子而問禮, 增廣見識.
4. 35歲, 目睹三桓擊魯君, 深感世道不正, 時局混亂, 初離魯國
5. 約50歲, 任魯國中都宰, 後升大司寇, 於夾谷之會挫齊國, 攝相事, 一度令魯國致治
6. 約52歲, 見魯君和季氏大夫無心政事, 心灰, 辭官, 開始周遊列國, 幾經磨難, 未嘗所願
7. 約68歲, 弟子冉有進言, 季氏大夫請孔子回國, 孔子得以重返魯國
2008-01-29 12:07 am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 (前551~前479)



中國春秋後期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的創始人。 名孔丘,字仲尼。魯國人。
生平 先世为宋国贵族,因避内乱移居鲁国。生平先世為宋國貴族,因避內亂移居魯國。 父叔梁纥,母颜氏。父叔梁紇,母顏氏。 魯國是周公兒子伯禽的封地,素有禮樂之邦之稱。 至春秋末,礼乐仍保持完好。至春秋末,禮樂仍保持完好。 魯國根深蒂固的禮樂傳統對孔子有深刻的影響。 孔子幼時常以陳俎豆、設禮容為戲。 早年喪父,家境中落,年輕時曾做過管糧倉、管放牧的小官。 30餘歲時開始授徒講學。 魯昭公二十六年(前516),魯國內亂,孔子不滿季氏為首的三桓擅權,一度離魯至齊,不久返回。 開始整理詩、書、禮、樂,招收弟子日多,影響愈大。 鲁定公九年(前501),出任中都宰,颇有政绩。魯定公九年(前501),出任中都宰,頗有政績。 後升為司空和大司寇。 定公十年齊魯夾谷之會,孔子相禮,魯國兵禮並用,收回被齊國侵占的鄆、灌及龜陰之田。定公十三年,孔子為維護公室,建議毀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等三家都邑,季孫氏、叔孫氏的邱、費被毀後,孟孫氏以武力對抗,孔子計劃失敗。 以後魯國政局有變,孔子見理想難以實現,遂帶領弟子離開魯國,開始了周遊列國的飄泊生涯,時孔子55歲。 孔子14年中先後到過衛、陳、宋、蔡、楚等國,向各諸侯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但均不見用。 魯哀公十一年(前484),季康子以幣迎孔子,孔子歸魯,時年68歲。 魯哀公和季康子雖常向孔子問政,但終不起用。 孔子晚年致力於教育,整理《詩》、《書》等古代典籍,刪修《春秋》 。 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其學生將其思想言行記載在《論語》中。


孔子是中國歷史上首創私人講學的教育家。 傳說他有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他主張“有教無類”,學生中不少人出身低賤,許多過去無權受教育的平民子弟得以受教育。 孔子把培養為統治階級服務的知識分子作為教育的目的,認為“學而優則仕”,“學也,祿在其中矣”,故而以“文行忠信”作為教育的主要內容,排斥生產知識和勞動技能的教育。 他注重道德培養,主張治學要先立人,提出了一整套以道德培養為核心的教育思想,提倡“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 他注重言傳身教,提倡“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老實態度,要求自己“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在教學中他講究教育方法,注重啟發、誘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注意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他是中國歷史上影響最深遠的第一位教育家。
2008-01-29 12:03 am
孔子的學說及其對後世之貢獻。

自平王東遷以後,王道衰落,禮樂崩壞,遂出現百家爭鳴的局面。諸子學說中,以孔子所發揚之儒學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代魯國人。其學術思想博大豐富,大致可分為「天道觀」、「倫理觀」、「政治觀」以及「教育觀」。(引言, 可交代孔子所倡的是儒家思想, 其源自周代禮制思想)

孔子的天道觀,是春秋百家學說中最具人文精神的。雖然他認同有天的存在,偶然亦會有「天命」的邲難,但係認為人可以克服種種困難,並非宿命之論。他相信個人後天的努力及環境的影響,是有決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孔子反對鬼神之說,認為「敬鬼神而遠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但他卻重視「慎終追遠」的祭祖思想。可見其天道觀具有積極的入世意義。(詳盡,但可涉及這個倡議的因由, 如突破古代思想文化,與亂世關係)

孔子的倫理觀以「仁」為中心思想,「仁」就是指個人內在修養及感情的蘊蓄。「仁者,人也。」要判辨一個人是否仁人,就得靠「義」。所謂「行而宜之之謂義」,即行為本身是否正確、恰當。孔子說明一個君子必須以義為行為的根本,以禮去實踐和體現「義」的行為,而以謙遜誠實的態度完成事情。「禮」是指外在行為的約束規範,而且必須是發自內心的「仁」,並合符「義」的行為模式,才有真正的意義,故孔子曰:「克己復禮謂仁」。至於行仁之法,孔子則認為在於「忠」、「恕」。忠者,「盡己之力謂之忠」,即盡己及敬事,便能「用其力於仁」;恕者,「推己及人謂之恕」,而推己及人亦有消極和積極兩方面。「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和《大學》篇中所的絜矩之道,皆屬消極的推及。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則為積極的推己及人。(可用圖表顯示)

孔子的一生希望透過其學說,改變當時王道衰微,禮樂崩壞的現象,以求恢復周禮,重整受破壞的社會秩序。他十分注重「正名」,認為社會各階層人士要按其本身身行事,不能有所僭越。他主張復禮,即恢復周禮。他認為「名不正,言不順」,只有達到「復禮」和「正名」,便能達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和諧社會。孔子認為一個理想的社會,統治者必須行仁政,以禮儀治國,社會要貧富平均。行仁政,就是以禮義治國,能做到「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的推己及人的精神。孔子主張在位者須以身作則,躬行禮儀,故曰:「不能正其身,如何正人?」在上位者若能以身作則, 以德化民, 則不必靠刑罰殺人之方法來求治。另外,孔子認為「不患寡而患不均」,統治者若要安邦定國,就必須做到貧富平均。然而,孔子的思想存有強烈的階級觀念,所以他同意「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孔子被譽為萬世師表,與其教育思想有莫大關係。孔子主張「有教無類」,凡是願意來學的,不問家世身分,一律施教。他的教育方法是「因材施教」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根據弟子的能力而進行不同的施教。他主張學思並重,認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認為學習必須「溫故而知新」,並應該不恥下問,認為「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要求舉一反三,在真理面前要「當仁,不讓於師」。另外,孔子認為學習應該博學而多聞,並盡量以客觀的態度對待,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突破了固有之貴族學習)

在教學內容方面,孔子重視政治與倫理教育,以《詩》、《書》、《禮》、《樂》及六藝為教材,並以「文、行、忠、信」教育學生:歷代文獻、社會經驗、對待別人的「忠」、與人交往的「信」,可見孔子一分注重學生於品德方面的發展。 孔子是我國最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判對中國社會影響最為深遠。孔子是首人將私人講學從貴族府邸帶到平民社會,培育了一批優秀的士人,如子路、曾子等,並使知識不再局限於貴族 ,廣泛地推廣到社會各階層,促成后世學術文化及開創布衣卿相局面。而且,他本著「有教無類」的胸襟, 誨人不倦的精神,為後世樹立起良好的教育風範。另外,他所提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都對後世的教學方法有很大的影響。

孔子晚年專注於整理古籍,當中包括《詩經》、《春秋》、《禮》、《書》、《易》等,對保存中國古代學術文化有卓越的貢獻。又孔子主張「正名」, 目的在針對當時的社會弊端,以挽救人心,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以來,五倫思想深入民心,支配中國社會至巨鉅。

而孔子所強調的重人精神,大大影響了中國文化發展的方向,使中國人不談鬼神,重開拓了中國人強調道德自覺的方向。其次,孔子大肆宣揚「仁」的觀念 ,提高人的地位及尊嚴 ,到了孟子時更演變成「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可說是受了孔子的影響。

總之,孔子的學說,影響中國之思想甚鉅,對中國的政治、倫理、教育各方面有著深遠的影響,故被譽為「聖人」和「萬世師表」。
2008-01-28 5:47 pm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收錄日期: 2021-04-13 15:02:2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127000051KK0379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