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練習鋼琴的方法。

2008-01-27 10:57 am
本人是8級鋼琴學生,10多年前已考獲7級,之後因讀書及工作而停了,近兩年開始再學,睇譜慢是我最大的障礙,雖然現在已比起初再學時好了些,但自覺仍是不夠。而在練琴時老師叫我要兩手一起彈,但我覺得彈極都唔熟,所以有時都是練完右手先再彈左手。請問仲有無D方法可以更容易練得好D或有咩心得可以參考下呢。

回答 (4)

2008-01-27 8:15 pm
✔ 最佳答案
你係屋企呢..應該搵低級少少既開始練..慢慢慢慢就會有返d記憶,,,,你中唔中意彈下流行曲個類? 你可以搵下自己中意既歌彈....用sight-read既方法....睇下自己陣到幾多,,,,,練琴最好先練左手...因為左手train個右腦(右腦係人類開發得較少既地方)...對於思考好多野都會好有幫助....多練慢琴....好重要!!!聽清楚每個音....我知練慢琴好冇癮..8級歌又開始快.....但係彈得快好易...要彈得快而又好聽先難...我自己都學緊....而練慢琴...正正就可以練到個d dynamics....大細聲....力度等等....係要俾耐性既....
我覺得老師同學生既communication好重要...如果你真係彈唔到兩隻手既時候....我覺得係要提出黎...因為如果合手而又唔好聽or彈錯,,,,強行黎就無意思,,,,要一步一步黎架,,,,

你平時會唔會搵一個特定既時間黎練琴?我自己d時間就好flexible...想彈就會去彈....無話限住限住....可能做做下野...又會走去彈....因為個段時間入面...起碼我係好有心機..好有feel..會專心去彈,,,,我覺得比我要特登揀個時間出黎坐定定更加好.....不過前提就黎....你係中意彈琴先得架(如果你唔中意彈....成日你都唔會願自動走去彈個琴)....

多練左手...多練慢琴...就黎我既方法

希望幫到你la =]

2008-01-27 12:18:08 補充:
成日將個"係"字打左做個"黎"字tim...sorry
參考: 自己
2008-01-28 2:04 am
http://hkcoder.blogspot.com/2007/04/blog-post_06.html





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本有關於如何練習鋼琴的書!倘若你尚未學習一些有效率的鋼琴練習方法,那本書中所揭櫫的,是一些可以增進學鋼琴速度的方法,將使你的學琴速度增進千倍!令人驚訝的是,雖然這些方法在鋼琴的早期年代就已經知道,但是卻很少被傳授,原因是只有極少數的人知道這些方法,而這些人也未曾將它寫下!(或是說讓其它人知道這些方法)。
在 1960 年代時期,並沒有關於練習鋼琴的好書。懷賽德(Whiteside)的書是我找到最好的書,不過卻也令人失望。(請參閱參考書目一節)。當我在康乃爾大學當研究生的時期,雖然常常苦讀至半夜,以期與來自世界各的的頂尖學生並駕齊驅,我還是儘量擠出一些時間練琴。雖然在年輕時期,我學了 7 年的琴,這些我所知的練習方法還是不管用,以此我一直在尋找一些更好方法。這些鋼琴演奏家,如何能彈到這種程度,對我而言,一直是一個謎。就如大多數人的想法,這只是努力,時間與天賦的差異吧!假如真是如此,那我一定是無望成為一個鋼琴家,因為我也曾投下相當的時間與努力,至少在我年輕時,在週末一天練習 8 小時。
在 1970 年代時,這些答案慢慢的浮現,當我知道我兩個女兒的鋼琴老師教導她們一些極為有效率的練習方法,而這些方法與大多數鋼琴老師所教的截然不同。在超過 10 年對於這些有效率的方法不停的探索,我了解到,學琴過程中最重要的是練習方法。努力、時間與天賦反倒是其次!事實上,天賦,是難以去定義與衡量的;天賦,或許會影響到誰能獲得 范克萊本(Van Cliburn)鋼琴大獎的得主;然而,對於多數有企圖心的音樂家,天賦就沒有決定性的意義了。事實上,適當的練習方法,可以讓大多數人成為有「天賦」的音樂家。關於這一點,我在許許多多的學生音樂會及鋼琴比賽中親眼目睹。任何一個認真的學生,只要找到對的老師,都能成為有「天賦」的音樂家。





有許許多多的例證顯示,「天賦」是訓練出來的,而不是與生俱來(請參考Olson的著作)。莫札特(Mozart)無疑是「莫札特效應」(Mozart Effect)最顯著的例子(參考本頁)。有些人稱它為「貝多芬效應」(Beethoven Effect),這或許是較貼切的說法。因為莫札特有些人格上的弱點,這多少使他的音樂傑作蒙塵。值得一提的是,聽音樂只是複雜的莫札特效應的一環。對鋼琴家而言,音樂性是最重要的。因此,良好的練習方法,不僅僅能增進學習速度,而且能增進音樂性思維,特別是對於年輕人而言。學習速度不僅僅是增進,而是加速度(如加速中的汽車相較於等速前進的汽車)。因此,在幾年的練習後,沒有適當練習方法的學生,常常會陷入絕望的困境中。且會讓一些有正確練習方法的學生,看起來比他們實際上更有天賦,因為他們幾分鐘或是幾天能學習的,其他人卻需要幾個月或幾年的學習。因此,「鋼琴技巧是手指力量與靈活」,這句話看起來像是一個沒有實證的虛構說法;技巧,應該是腦與神經系統的發展,及音樂性與記憶力的能力。

練習方法的不同,可以讓一個認真的年輕學生在 10 年的學習後,成為傑出的鋼琴演奏家或是一事無成。運用正確的練習方法,可以讓一個任何年紀的認真學生,在幾年的練習之後,能夠彈奏一些著名作曲家的作品。令人遺憾的是,這些方法在過去兩百年來,一再的被發現,但從未被紀錄下來,每一個學生都必需自己再重新摸索;或是幸運的,可以從他們的老師口中,獲得這些方法。最好的例子就是「李斯特(Franz Liszt)教學」。有許許多多的李斯特學會,出版了數百種文獻。許多有關於李斯特的書(請參考於參考書目中 Eigeldinger 的著作),及數千個鋼琴教師自稱使用「李斯特教學法」,還有一些相關的教學文件。但是卻沒有任何文獻能清楚闡述甚麼是「李斯特教學法」。



圖片參考:http://www.pianogarden.tw/Pic/Piano_Line.gif



這些好的教學方法,沒有被寫下的原因可能是,這些方法是許多鋼琴教師賴以維生的工具,因此被視為「獨門秘方」。雖然李斯特在鋼琴技巧上有著卓越的成就,但卻沒有人能清楚說出他是如何到達這樣的境界。在一些文獻中有提到,李斯特本人已不清楚記得,在他年輕時,究竟是如何練就這些技巧的。這是可以理解的,或許李斯特每天都在嘗試一些新的方法。既然,在鋼琴教育上,我們無法去追尋這些傑出鋼琴家是如何獲得他們的技巧,也因此,一本關於鋼琴教學的教科書,似乎是遙不可及。你可以想像,學習數學、物理、歷史、電腦程式等課程時,沒有教科書會是什麼樣的情況?如果你夠幸運的話,只能依賴老師的記憶學習。所以,當你上鋼琴課時,你的老師從未給你一本關於鋼琴練習的教科書。如此一來,每個老師都有他自己的教學與練習法,而且每個老師都認為他的方法是最好的。如果沒有教科書與文獻,我們的文明不會比叢林部落高到哪裡去。因為叢林部落只靠口耳相傳來傳遞知識。然而,口耳相傳,卻是我們鋼琴教育在過去 200 多年的狀況!

有許多關於如何學習鋼琴的書(請參閱參考書目),但是沒有一本書稱的上是鋼琴練習法的教科書,但這卻是學生所需要的。許多書會告訴你需要哪些技巧(音階、琶音、顫音等等),更高階一點的書會告訴你指法、手的姿勢、手的移動等等,但是沒有一本書,能有系統的告訴你如何去練習。大多數初學者的書籍,都有提到一些,但很多都是錯的。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哈農鋼琴教本》。在該書的前言中提到,「如何在 60 個練習曲中成為大師」,這正是哈農本人所寫的。(請參考1.3.7.8)。如果你向許多未讀過本書的老師請教有關練習鋼琴的方法,那你會發現,其中有許多相互牴觸。因此我們知道,這些方法,不可能是正確的。其原因不外是:根本沒有教科書。因此我們無從得知,鋼琴練習的完整方法與資訊。在鋼琴教育上,最基本的工具就是一套完整的資訊,告訴我們如何練習鋼琴。在本書出現之前,這是付諸闕如的。





*下載時請稍候片刻 ∕滑鼠指向圖片可啟動 兩格動畫,而點選圖片可下載聲音檔。


1) 握琴方法

2) 呼吸方法

3) 含孔方法

4) 音階排列

5) 記譜法


6) 手震音

7)喉腹式震音

8) 舌震音

9) 咽喉震音

10) 壓音


11) “嘩嘩”音

12) 顫音

13) 和弦音

14) 打舌法

15) 打舌伴奏法


16) 滑音與琶音

17) 鼓音

18) 火車聲效
2008-01-27 7:35 pm
1) your teacher ask you both hands, I suggest you one hand first.
(if you can't play one hand good, it's not possible of both hands.)

2) There've method to remember music, but i can't tell you on line. (not easy)

3) sight reading can improve by:
-read simply score first, (but much be the one that you don't know)
-once you find you can read, change a difficult score. (just a little bit difficult)
-read a new score everyday.
-also read score when practise. (not by just memory play and don't look at score)

4) i think that your teacher is not qualify. (sorry!)
參考: music teacher
2008-01-27 5:43 pm
一個人彈琴技術的好壞,與樂譜沒多大關係,與鋼琴沒多大關係,主要與彈琴的人有關係。因為彈琴需要的是手和手臂,所以現在的鋼琴技術基本上就是訓練手和手臂的技術。可是我們大家想一想,控制手和手臂的是什麼?是人的大腦、思維、意識、神經、心理等等。如果我們只注意手和手臂的訓練,是不是有些本末倒置?實際上我們還可以尋求更深的根源,什麼東西可以影響思維、意識、心理呢?那就是人的性格、情緒和教育環境等因素。鋼琴技術訓練的根源是同人的性格、情緒和教育方式有一定的關係。
學習鋼琴的訓練總體可以分為:肢體(動作、神經)控制、情緒(性格)控制和思維意識(注意力、心理)控制三個方面。
一、肢體控制:
彈奏的本身需要手指、手臂、身體等肢體進行一定的動作,彈奏動作的訓練就是對這些肢體控制能力的訓練。實際上彈琴所需要的動作,只要是正常人都可以不用經過訓練就可以做到。連奏中的擡、落指的動作就像平時我們拿東西時張開手的動作,斷奏的擡、落手動作就像平時我們懶懶的坐下時手的自然垂落,跳音的擡起動作就像是我們受驚嚇急速抽回手的動作。唯一的差別是我們平時是無意之中做的,現在有意的做動作時會有一些不自然。在速度練習方面也是如此。我們在教學之中應該有明顯的感受,學生越快練就越彈不快,反而由於快速的練習會使手變得很僵硬。即使速度能夠快,大多也是連滾帶爬、亂七八糟的。如果進行一定時間的慢速練習,反而可以取得前所未有的速度。其原因就是,在超過一定速度時,由於演奏者的心理因素,會造成一定的心理緊張,心理緊張的原因一方面有可能是由於不夠熟練造成的,另一方面有可能是由於情緒和心理上的穩定性差造成的。這種緊張的情緒會造成肌肉的僵硬,使動作失去協調性。所以通過慢速練習可以使動作更協調,從而達到提高演奏速度的目的。(有關心理的問題,將在後面加以論述)我們要清楚的是,彈琴動作的訓練,不是為了取得手指前所未有的動作幅度,也不是為了練習肌肉的收縮速度。肌肉的功能是具有動作的收縮能力,而收縮的速度取決於神經的反應速度,同肌肉沒有多大的關係。所以,肢體的控制實際上就是通過神經系統的反應,來刺激肌肉進行運動。而反覆練習的作用就是使肌肉具有動作的自然性、習慣性和記憶性,使你的肌肉能夠完全真實地展現神經系統傳遞的資訊。所以,肢體訓練的基本原則就是:"有意的自然"。
關於彈琴的動作,我們首先要明確的是,雖然樂譜上有各種各樣的標記,但歸納起來就只有三類。一類是連奏,二類是斷奏,三類是跳奏。連奏指音符之間有連線的彈奏方法。斷奏指音符之間沒有連線,也沒有其他標記的彈奏方法。跳奏指音符之間沒有連線,但有跳音、頓音標記的彈奏方法。樂譜上就只有這三種奏法。例如:倚音、波音等等的感情標記都可以歸納為連奏和斷奏兩種彈法,主要的分別就是音符之間的連線。相信只要認真分辨,很快就可以區分所有樂譜的彈法了。下面我在介紹幾個彈琴動作的要求:

1.手型:先把手自然下垂,然後小心的保持手下垂時的形狀並擡起來放在琴鍵上,這就是彈琴要求的手型。也就是說彈琴的手型就是要把手處於最隨便、最自然的狀態。而這時的手型,也符合手心空的、手腕平的、手指能立住的手型要求,要注意的是,不要把五個手指分別放在五個琴鍵上。因為彈琴的狀態就是保持自然的狀態,在彈琴的過程中,無論多難的樂曲,多複雜的譜例、多大的跨度,都要看作是對自然狀態的一種考驗。演奏的主要任務就是要保持手的自然狀態不變。如果學生的手比較大,放在琴鍵上自然就是五個琴鍵的位置,不用特別要求。如果學生的手比較小,而非要將手指分給五個琴鍵,就必然造成手的僵硬。結果是沒開始彈琴手就已經先僵硬了,這等於是人為的給彈琴製造障礙。而且如果保持手的自然狀態,就可以讓手指隨著重心的方向落鍵,就不存在重心移動的問題。實際上重心移動的本身就是要手找到最自然的狀態......
2.斷奏:在保持手腕、手型不變的狀態下,將手從琴鍵上擡起,並勻速落下。斷奏的彈奏要領關鍵是要保持手腕和手型的不變,尤其是手腕,要絕對保持穩定的狀態。(動作中較易出現加速下落和落至琴鍵時突然減速的問題,這是由於心理緊張造成的。)
3.連奏:在保持手腕、手型不變的狀態下,只運動手掌關節,將手指擡起,並勻速落下。注意的是手指的關節是保持不動的。同時要格外之一手腕保持絕對穩定的狀態。(連奏的落鍵也容易出現同斷奏一樣的問題)
4. 跳奏:要領與斷奏相同,只是動作相反。在手腕保持絕對穩定的狀態下,彈奏琴鍵,並快速擡起。

二、情緒控制:
人是一種感情動物,所體現的就是無論是人類從事何種行為,都帶有一定的情緒和情感色彩。情緒和情感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肢體的行為方式,在情緒和情感具體表現上的差異我們稱之為性格的不同。大體上可分為內向和外向兩種性格,而這兩種性格在具體表現形式上存在著極大的差別。外向型性格的人,性格開朗大方,情感易於外露。在彈琴的表現上,動作偏大,容易用力。內向型性格的人,性格溫和穩重,情感比較內斂。在彈琴的表現上,動作偏小,容易懶散。這僅僅是性格對彈琴的影響。同時影響彈琴的還有個人情緒的問題,人是生存在一個社會環境之中的,每個人每天都要面臨各種各樣的事情,有自己喜歡的,也有自己不喜歡的,於是各種各樣的事情就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情緒。遇到喜歡的就高興,遇到不喜歡的就沈悶,這些情緒也直接影響彈琴的效果。無論是感情還是情緒,主要是通過兩個方面在影響彈琴,一是彈琴的動作,另一個是音樂的表現。具體地說就是情緒和情感通過影響彈琴的動作變化,來影響了音樂的表現力。情緒的不穩定,會造成彈奏速度的不穩定和音量、音色的不平均,並且還會直接影響對樂曲內容和風格的正確演繹。那麼如果穩定了彈琴的動作就等於控制了情感和情緒對彈琴的影響。對於情感和情緒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兩種方式進行調整:

1.通過對情緒和情感的調整達到使性格發生變化的作用。情緒和情感無論怎樣變化,無非就是急躁、興奮、激動或是懶散、低沈、麻木。在學琴的初期,可以通過慢速練習和大聲數拍子來達到調整的作用,慢速練習的目的就是要穩定情緒,而大聲數拍子的目的就是要提起精神,使人的狀態興奮起來。大聲數拍子的要求不是大聲,而是用興奮的情緒來數拍子,只是在大聲數拍子時人容易興奮。在最初練習時要通過不停的調整來達到穩定情緒的狀態。情緒過於興奮就通過慢速來穩定情緒,情緒過於低沈就通過大聲來提精神,最終的狀態就是平和、穩重、積極、注意力集中。而且彈奏的音色同人的平和心態有一定的關係,人越靜,聲音越深遠,越純淨,人越溫和,聲音越有共鳴。如果學生每天堅持這樣的調整,經過一段時間後,不僅會穩定彈琴的狀態,而且長期的練習還會對學生的性格產生較大的影響。

2.通過對彈琴動作的控制達到穩定情緒和情感的作用。既然情緒和情感的變化直接影響彈琴動作變化,那麼如果統一動作標準,無論何種情緒和情感,都是固定幅度的動作,不僅會統一演奏的聲音,還會起到穩定情緒和情感的作用。動作標準指的就是把連奏、斷奏、跳奏的動作固定化,擡落的高度要固定,擡落的速度也要固定,這需要一段時間進行比較艱苦的練習

三、思維意識控制:
人的任何行為都是要通過大腦的思維意識來計劃和實施的,高度集中的思維意識,可以產生強烈的興趣和意志力,為其行為提供強大的心理支援。而不集中的思維意識,可以產生強烈的心理緊張情緒,會嚴重影響和削弱人的意志力。人不僅分為內向和外向的性格,還存在感性和理性之間的差別。而這兩種人也是存在極大差別的。偏於理性的人,邏輯思維較強,肢體的控制能力較強,但感受能力較弱。偏於感性的人,情感較豐富,做事易情緒化,邏輯思維和肢體的控制能力較差。偏於理性的人由於肢體的控制能力較強,所以初學鋼琴時認譜較快,動作也容易做標準,較容易入門,但學到一定時期涉及到音樂感受時就比較費力。而偏於感性的人由於肢體的控制能力較差,所以初學鋼琴時認譜較慢,動作也極不容易做標準,學習的進度也比較慢。但學到一定時期涉及到音樂感受時就比較容易。思維意識的差別造成了人對感性和理性不同的偏向。而感性和理性對彈琴的主要影響就在於動作時注意力的集中和彈奏的精氣神上。思維意識的問題對彈琴的影響是最明顯的,注意力不集中就會使彈奏出的聲音失去靚麗的色彩......下面就對注意力和精氣神的內容分別進行闡述。
文章很長,要全文電郵給我!
參考: piano_proshop


收錄日期: 2021-04-14 20:03:4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127000051KK0043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