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一問...

2008-01-27 4:40 am
李商隱 無題

昨夜星辰昨夜風
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綵鳳雙飛翼
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
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
走馬蘭臺類轉蓬

我想問,E首詩點解?

回答 (3)

2008-01-27 4:47 am
✔ 最佳答案
李商隱 無題

昨夜星辰昨夜風
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綵鳳雙飛翼
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
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
走馬蘭臺類轉蓬
點解
昨夜星光燦爛,夜半卻有習習涼風;
我們酒筵設在畫樓西畔、桂堂之東。
身上無彩鳳的雙翼,不能比翼齊飛;
內心卻象靈犀一樣,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鉤嬉戲,隔座對飲春酒暖心;
分組來行酒令,決一勝負燭光泛紅。
可嘆呵,聽到五更鼓應該上朝點卯;
策馬趕到蘭台,象隨風飄轉的蓬蒿。

2008-01-26 20:47:25 補充: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4133816.html?fr=qrl3

個人生活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9/98/Li_Shangyin.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李商隱畫像

愛情
李商隱的愛情生活,被許多研究者關注,部分原因在於李商隱以《無題》為代表的詩歌中,表現出一種撲朔迷離而又精緻婉轉的感情,容易被人視為豐富的愛情體驗的表達。
關於李商隱的愛情,猜測的部分遠遠多於有實際證據的,但這並不妨礙人們對此津津樂道,甚至象閱讀偵探小說一樣揣摩分析他的詩文,希冀發現切實的憑據。下面這些女子被認為是與李商隱有過感情糾葛的:

柳枝。柳枝的名字出現在李商隱寫於開成元年(836)年的一組詩(《柳枝五首》)中。他還為在這組詩寫了一個長長的序言,講述了柳枝的故事:她是一個洛陽富商的女兒,活潑可愛,開朗大方,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聽到李商隱的詩(《燕台詩》),心生愛慕,於是主動與他約會。但李商隱失約了。他後來得知,柳枝被一個有權勢的人收為妾。兩人再也沒有見過面。如果不是李商隱杜撰,這一段沒有結果的感情很可能就是他的初戀。

宋華陽。李商隱在青年時期曾經在玉陽山修習道術,因此有人猜想他在這期間與女道士發生過戀情。在《月夜重寄宋華陽姊妹》、《贈華陽宋真人兼寄清都劉先生》等詩中,李商隱提到了「宋華陽」的名字,於是宋華陽就被認為是李商隱的戀人。還有一種誇張的說法是:李商隱曾經和宋華陽姐妹二人同時戀愛。蘇雪林在《玉谿詩謎》中[5]對於這個故事進行了最大限度的想象發揮。

錦瑟。李商隱有一首著名的《錦瑟》詩,劉攽雲在《中山詩話》中提到,有人猜測「錦瑟」是令狐楚家的一位侍兒,李商隱在令狐家受學期間,曾與她戀愛,但終於沒有結果。

荷花。民間傳說他在與王氏結婚前,曾有一小名「荷花」的戀人,兩人十分恩愛。在他進京趕考前一月,荷花突然身染重病,李商隱陪伴荷花度過最後的時光。這段悲劇給他造成很大的打擊,以後的詩中他常以荷花為題也是對舊情的眷戀。

王氏。王氏是李商隱的妻子。但有人從李商隱《祭小姪女寄寄文》中(「況吾別娶已來,胤緒未立」)推斷王氏為李商隱再婚的妻子。如果這種看法成立,李商隱應該還有一位初婚妻子,但關於這方面的信息幾乎空白。李商隱與王氏的感情非常好,在王氏去世後,他寫下《房中曲》等悼亡詩篇,情感真摯,語意沉痛。其中最著名的,是在他離家赴蜀地宦游途中所作《悼傷後赴東蜀辟至散關遇雪》:「劍外從軍遠,無家與寄衣。散關三尺雪,回夢舊鴛機。」
對於李商隱愛情生活的研究,以蘇雪林的《李義山戀愛事跡考》(1927)最為著名。此書在1947年曾再版,更名為《玉谿詩謎》。蘇雪林的研究,繼承了程夢星、馮浩等人的成果,拓寬和豐富了這一領域的內容。例如,通過她的考證,多數人接受了李商隱與女道士的戀愛經歷。不過,蘇雪林的猜測和推理幾乎不加節制,從而構畫出幾段離奇的戀情,包括他曾與宮女偷情。

[詩詞] 無題_李商隱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李商隱《無題》

這首無題寫的是李商隱年輕時竊窺王茂元女兒的情景. 頷聯上句寫兩人咫尺天涯,
分隔遙遠, 難以相見. 然而兩人早已心意相通, 內心的缺憾也得以寬慰.
還記得相遇的時候, 隔座送鉤, 分曹射覆(是兩種古時宴會遊戲),令人不勝依戀,
可惜因為公務在身, 不能再多看你一眼了, 更是無限的悵惘.當然, 這位佳人, 最後成了李商隱的妻子.

心有靈犀一點通是說,彼此的心,如靈異的犀牛角一樣,自有一線相通。
古代視犀牛角為靈異之物,犀牛角中心的髓質像一條白線上下相通,所以就說「心有靈犀一點通」,並非犀牛會通靈。
李商隱是我國唐代後期最為傑出的詩人。繼盛唐“大李杜”(李白和杜甫)後,他和杜牧並稱為“小李杜”。李商隱對於詩歌的貢獻,特別在於他所獨創的“無題詩”。這些無題詩音調諧美,深情綿邈,含蓄隱澀,且富於象徵和暗示色彩,將唐代詩歌的抒情藝術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
在唐時,人們崇尚道教,信奉道術。李商隱在十五六歲的時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陽山學道。其間與玉陽山靈都觀女氏宋華陽相識相戀,但兩人的感情卻不能為外人明知,而作者的心內又奔湧著無法抑制的愛情狂瀾,因此他只能以詩記情,並隱其題,從而使詩顯得既朦朧婉曲、又深情無限。據考,李商隱所寫的以《無題》為題的詩篇,計有二十首,大多是抒寫他們兩人之間的戀情詩。這首《無題》詩也是如此,並且是其中最為著名的一篇。
這首詩記敍的應是兩人在春末的一次短暫相見後即又離別的景況,這從首聯“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可以知道。“東風”即春風,隱指季節;緊隨著用“百花殘”點出時令,是為春暮。在這樣的時節,兩個相愛的人兒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卻又不得不面臨著分離。相見本已是萬分“難得”,而離別就更為“難舍”。按一般而言,詩歌是先寫景,後抒情;在這裏,作者卻是先述離情,再描悲景,更襯出詩人處於“兩難之境”的傷悲心情。“難”之一字,是為全篇的詩眼。
緊接著,作者在頷聯連設兩喻:“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兩個意象的出現,極為熨貼。“春蠶”自然承上,並用“蠶吐絲”、“蠟流淚”巧妙比喻,用“絲”諧音“思”,用“到死”、“成灰”與“方盡”、“始幹”兩相對照,妙句天成,傳達出刻骨銘心、生死不渝的兒女至情。纏綿悱惻,熾熱濃郁,成為表達堅貞不渝的愛情的千古名句。此外,它還寓含著一種超越詩歌本身內容而更具普遍意義的哲理:對工作或事業的忠誠執著,無私奉獻。全句言深情而寓真理,含義雋永,耐人尋味。
頸聯“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擬想兩人別後幽思孤寂的情狀。早晨對鏡梳妝的時候,擔心因飽受思念之苦而愁白了頭髮;夜晚對月低吟的時候,害怕不能表達出那一份思念而倍覺月光的清寒。對“鏡”,是顧影自憐;對“月”,則是形只影單;再加上一“曉”一“夜”的時間點示,寫盡了朝思暮想的思念之情,並使因受相思之苦而坐臥不安的戀人形象躍然紙上。
末聯“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帶有夢幻般的神話色彩。“蓬山”,本來是指傳說中的海上仙山蓬萊,這裏用來借指戀人住處——玉陽山西山靈都觀,是很恰切的。“青鳥”,是神話中給王母娘娘當信使的神鳥。當時,詩人處於玉陽山東山,雖與戀人同處一山,距離不算遙遠,但因為他們的愛情不能見容於社會,所以會遭遇到種種的波折和阻礙。句中的“無多路”,可作“沒有多遠的路”或“沒有別的什麼路”來理解,但無論是哪一種解釋,詩人卻都只能寄希望於“青鳥”來探聽消息,可見他們的相見是多麼的難!以此回扣“相見時難”,也更進一步突顯出“別亦難”,這樣就使得全詩首尾圓合、渾然一體了。
這是一首愛情詩。詩中書寫了濃郁的離別之恨和纏綿的相思之苦,表現了詩人對愛情的堅定執著。“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兩句以形象的比喻纏綿的相思,表現出對愛情的生死不渝,成為千古名句。

參考: www.wretch.cc/blog/iamlgs&article_id=9973007 and 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7082601965 and
2008-01-27 5:34 am
李商隱《無題》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台類轉蓬 。

【註解】︰
1、畫樓、桂堂︰都是比喻富貴人家的屋舍。
2、靈犀︰舊說犀牛有神異,角中有白紋如線,直通兩頭。
3、送鉤︰也稱藏鉤。古代臘日的一種遊戲,分二曹以較勝負。把鉤互相傳送后,藏於一人手中,令人猜。
4、分曹︰分組。
5、射覆︰在覆器下放著東西令人猜。分曹、射覆未必是實指,只是借喻宴會時的熱鬧。
6、鼓︰指更鼓。
7、應官︰猶上班。
8、蘭台︰即秘書省,掌管圖書秘籍。李商隱曾任秘書省正字。這句從字面看,是參加宴會后,隨即騎馬到蘭台,類似蓬草之飛轉,實則也隱含自傷飄零意。

【語譯】︰
昨夜星光燦爛,夜半卻有習習涼風;
我們酒筵設在畫樓西畔、桂堂之東。
身上無彩鳳的雙翼,不能比翼齊飛;
內心卻象靈犀一樣,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鉤嬉戲,隔座對飲春酒暖心;
分組來行酒令,決一勝負燭光泛紅。
可嘆呵,聽到五更鼓應該上朝點卯;
策馬趕到蘭台,象隨風飄轉的蓬蒿。

詩當作於唐文宗開成四年(839),詩人時在京城任秘書省校書郎。這是一個“方階九品,微俸五斗”的小官,詩人在政
治上仍然是沉淪下僚。原題共兩首,另一首是七絕,其中有“豈知一夜秦樓客,偷看吳王苑內花”之句,可知詩人懷想
的當是席間的一位貴家女子。清代查為仁以為是指“王茂元家妓”(《蓮坡詩話》),趙臣瑗以為是指“其閨人”(《山滿樓
箋釋唐人七言律》),可供參考。
畫樓、桂堂,指貴家華麗的樓宇居室。
靈犀,有靈性的犀牛角。相傳犀角上有一道白紋,由角端直通大腦,感應異常靈敏,此喻相愛雙方心靈的感應與暗通。
送鉤,古代宴席間的遊戲,又稱藏鉤,以猜中此鉤藏於何人手中為勝。分曹,分組。射覆,亦宴席間的遊戲,將物品放
在巾盂等的下面讓人猜,猜不中者罰酒。
聽鼓,唐時五更二點則鼓自內發,諸街鼓承振,坊市門皆啟,鼓響天明,即須上班應差。蘭台,漢代藏圖書秘籍的宮觀,
唐高宗時曾改秘書省為蘭台。轉蓬,蓬草無根,隨風飄轉,喻身不由己的處境。

這是一首戀情詩。詩人追憶昨夜參與的一次貴家后堂之宴,表達了與意中人席間相遇、旋成間阻的懷想和惆悵。
首聯由今宵之景觸發對昨夜席間歡聚時光的美好回憶。在這個星光閃爍、和風習習的春夜裡,空氣中彌漫著令人沉醉的幽香,一切似乎都與昨晚在貴家后堂宴飲時的景況相同,而席間與意中人相遇的那一幕卻只能成為難以重現的回憶了。詩人並未直接敘寫昨夜的情事,而是借助於星辰好風、畫樓桂堂等外部景物的映襯,烘托出昨夜柔美旖旎的環境氣氛,語句華美流轉,富於唱嘆的情致,將讀者帶入溫馨浪漫的回憶中。頷聯抒寫今夕對意中人的思念。自己此刻雖然沒有彩鳳般的雙翅,得以飛越重重阻礙與意中人相會,但相信彼此的眷戀之心當如靈異的犀角暗中相通。“身無”、“心有”,一退一進,相互映照,是間隔中的契合與溝通,悵惘中的喜悅與慰藉,表現了詩人對這段美好情緣的珍視和自信。兩句比喻新奇貼切,剖劃深刻細致,展示了詩人抒寫微妙矛盾的心理感受的高超才力。
頸聯具體追憶昨夜與意中人共預盛會的場景,而詩人此際落寞抑郁情懷自在言外矣。詩人回想昨晚宴席之間,燈紅酒暖,觥籌交錯,藏鉤射覆,笑語喧闐,場面是何等熱烈醉人啊﹗“春酒暖”和“蠟燈紅”,不但傳神地刻畫出宴會間熱烈融洽的歡樂氣氛,也使讀者聯想到燭光掩映下女子的紅暈面頰,彼此的目成心會已不言自明,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啊﹗尾聯回憶今晨離席應差時的情景和感慨。昨夕的歡宴徹夜到曉,樓內笙歌未歇,樓外鼓聲已響,詩人自嘆像隨風飄轉的蓬草,身不由己,不得不去秘書省應差,開始了又一天寂寞無聊的校書生涯,而與席上的意中人則后會難期了。豈獨相思苦,長嘆業未成。戀情阻隔的悵惘與身世沉淪的感嘆交匯於詩人胸中,使此詩的內涵和意蘊得到了擴大和深化,在綺麗流動的風格中有著沉郁悲慨的自傷意味。

全詩感情深摯纏綿,煉句設色,流麗圓美。詩人將身世之感打併入艷情,以華艷詞章反襯困頓失意情懷,營造出情采並茂、婉曲幽約的藝術境界。詩中意象的錯綜跳躍,又使其主旨帶有多義性和歧義性,詩人對心靈世界開掘的深度和廣度,確實是遠邁前人的,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便取決於這類無題詩所產生的巨大而持久的影響。


收錄日期: 2021-04-13 15:02:2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126000051KK0337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