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詞) 一問.....20分

2008-01-27 2:11 am
浪淘沙 把酒祝東風(歐陽修)

將佢翻譯成白話文
仲有講下佢抒發咩情

寫境重? 抒情重?定其他

為什麼作者會感到可惜..
幫手..唔該

回答 (5)

2008-01-27 6:10 am
✔ 最佳答案
歐陽修生平
【歐陽修】(1007~1072)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四歲喪父,家境貧寒,母親以荻杆畫地教他識字。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中進士,先后在中央和地方任職,歷任知製誥、翰林學士、參知政事、刑部尚書、兵部尚書等。但多次被貶,又多次起用。神宗熙寧四年(1071),以太子少師的身分辭職,歸於 州(今安徽阜陽)。次年卒,謚文忠。

[譯文]
我端起酒杯,問候春天,也希望你也留下,與我和美相伴。這裡是繁華的洛城之東,在寬闊的街道兩旁,垂柳依依,春意盎然。去年此時,也是在這裡,我和你攜手相伴,在花叢中歡樂遊玩。人間聚散總是太匆匆,引人為時光怨恨。今年的花兒比去年的還美麗。也許明年的花兒會更豔麗動人,可是面對美景,誰是與我一同賞花的心上人呢?

[註釋]

[把酒]端著酒杯。

[紫陌]泛指郊野的大路。

[總是]大多是,都是。

[可惜兩句]杜甫《九日藍田崔氏莊》詩︰“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

[詞譜]
原唐教坊曲名。浪淘沙,詞牌名。亦稱《浪淘沙令》、《賣花聲》《過龍門》。雙調,上片五句,押四平韻,二十七字,下片同。黃五十四字,用“歇指調”。[平]仄仄平平(韻),[平]仄平平(韻),[平]平[仄]仄仄平平(韻)。[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仄平平(韻),平仄平平(韻),[仄]平[平]仄仄平平(韻)。[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韻)。

賞析一:
這是一首惜春憶春的小詞。寫自己獨游洛陽城東郊,飲酒觀花時而產生的愿聚恐散的感情。這首詞為作者與友人春日在洛陽東郊舊地重游時有感而作,在時間睛跨了去年、今年、明年。上片由現境而憶已過之境,即由眼前美景而思去年同游之樂。下片再由現境而思未來之境,含遺憾之情於其中,尤表現出對友誼的珍惜。“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將三年的花季加以比較,融別情於賞花,借喻人生的短促和聚時的歡娛心情,而並非“今年”的花真的比“去年”更鮮豔,但由於是用樂景寫衷情,使詞的意境更加深化,感情更加誠摯。上片回憶昔日歡聚洛陽,同游郊野之樂趣。下片寫惜別之情,感傷氣息濃重。。結尾兩句“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更以今年花勝去年,預期“明年花更好”,映襯明年朋友聚散之難卜,不知與誰一道重來洛城游芳,更進一層地深化了這種人生聚散無常之感,然而,在人生聚散無常的傷感之外,所幸尚有“明年花更好”的希望在,良辰美景總能多少慰藉詞人悵惘失落的情懷,減輕了心頭的傷痛。故而詞人並無劇痛深哀,只是一種淡淡傷感而已。

賞析二:
此詞為明道元年(1032)春,歐公與友人梅堯臣在洛陽城東舊地重游有感而作,詞中傷時惜別,抒發了人生聚散無常的感嘆。
首二句語本於司空圖《酒泉子》“黃昏把酒祝東風,且從容”,而添一“共”字,便有了新意。“共從容”是兼風與人而言。對東風言,不僅是愛惜好風,且有留住光景,以便游賞之意;對人而言,希望人們慢慢游賞,盡興方歸。“洛城東”揭出地點。洛陽公私園囿甚多,宋人李格非著有《洛陽名園記》專記之。京城郊外的道路叫“紫陌”。“垂楊”同“東風”合言,可想見其暖風吹拂,翠柳飛舞,天氣宜人,景色迷人,正是游賞的好時候、好處所。末兩句說,都是過去攜手同游過的地方,今天仍要全都重游一遍。“當時”即下片的“去年”。“芳叢”說明此游主要是賞花。
下片頭兩句深深地感嘆︰“聚散苦匆匆”,是說本來就很難聚會,而剛剛會面,又要匆匆作別,這怎能不給人帶來無窮的悵恨。“此恨無窮”並不僅僅指作者本人而言,也就是說,在親人朋友之間聚散匆匆這種悵恨,從古到今,以至今后,永遠都沒有窮盡,都給人帶來莫大的痛苦。“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南朝梁江淹《別賦》)好友相逢,不能長聚,心情自然是非常難受的。這感嘆,就是對友人深情濃誼的表現。下面三句是從眼前所見之景來抒寫別情,也可以說是對上面的感嘆的具體說明。“今年花勝去年紅”有兩層意思。一是說今年的花比去年開得更加繁盛,看去更加鮮豔,當然希望同友人盡情觀賞。說“花勝去年紅”,足見去年作者曾同友人來觀賞過此花,此與上片“當時”呼應,這裡包含著對過去的美好回憶;也說明此別已經一年,這次是久別重逢。聚會這么不易,花又開得這么美好,本來應該多多觀賞,然而友人就要離去,怎能不使人痛惜?這句寫的是鮮豔繁盛的景色,表現的卻是感傷的心情,正是“以樂景寫哀”。末兩句意為︰明年這花還將比今年開得更加繁盛,可惜的是,自己和友人分居兩地,天各一方,明年此時,不知同誰再來共賞此花啊﹗再進一步說,明年自己也可能已離開此地,更不知是誰來賞此花了。把別情熔鑄於賞花中,將三年的花加以比較,層層推進,以惜花寫惜別,構思新穎,富有詩意,是篇中的絕妙之筆。而別情之重,亦即說明同友人的情誼之深。
此詞筆致疏放,婉麗雋永,近人俞陛雲稱它“因惜花而懷友,前歡寂寂,后會悠悠,至情語以一氣揮寫,可謂深情如水,行氣如虹矣。”

賞析三:
歐陽修入仕初期三年西京留守推官的生涯,不僅使他文名鵲起,而且與梅堯臣、尹洙等結下了深濃的友情,而洛陽東郊的旖旎芳景便是他們友誼的見証。明道元年(1032)春,梅堯臣由河陽(今河南省孟縣)入洛,與歐陽修把酒言歡,重游故地,曾寫下《再至洛中寒食》和《依韻和歐陽永叔同游近郊》等詩,紀其遊歷之盛。歐陽修的這首《浪淘沙》或作於同一時期,詞中同游之人則很可能就是梅堯臣。
以惜春惜花的模式表現與友人的惜別情懷是這首詞的最大特色。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說它“深情如水,行氣如虹”,指出了歐陽修此詞篤於友情、風格疏雋的特點。上闋敘寫現時情景,深情湧現。“把酒”兩句雖由晚唐司空圖《酒泉子》“黃昏把酒祝東風,且從容”化來,但寫來不露痕跡。添一“共”字,又把對東風的祝願和對人的祝願結合起來。“從容”即緩慢之意,作者希望東風能減慢春天的腳步,以便使垂楊紫陌的洛城東郊多享一份濃濃的春意。歇拍兩句寫歐陽修重游故地,而“游遍”二字,尤見雙方對友情之珍重。下闋轉入抒情。蓋雖能祝得東風與人且共從容,但春天總有消逝之時,而友人也有當歸之日,故過片兩句筆法轉抑,由盛景而轉寫哀情。聚散既匆匆不由人愿,自然是“此恨無窮”了。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句雖由一己之情感而得出,實包含了自古至今人世間的一種普遍情感,因而其內涵的張力是相當巨大的。接下三句分寫去年、今年、明年花的不同。有情花對無情人,花是年勝一年,然而相聚花下的時間卻是年少一年。前歡已成回憶,今歡匆匆將逝,而明年又渺不可期。這對於一向主張“爛賞”艷樹香叢的歐陽修來說,確實是痛苦難忍的。從回憶到現實再到想像,筆法跳躍,而情感轉沉。黃蓼園《蓼園詞選》說它“大有理趣”,或許是著眼於其對人生飄泊無定、聚散匆匆的大筆概括。其實由篤於友誼的深情而詠嘆出人生長恨的苦調,才是這首詞更為動人之處。
2015-08-31 9:53 am
/
2008-01-27 2:17 am
浪淘沙 (歐陽修)
把酒祝東風,
且共從容,
垂楊紫陌洛城東。
總是當時攜手處,
遊遍芳叢。
聚散苦匆匆,
此恨無窮。
今年花勝去年紅。
可惜明年花更好,
知與誰同?
【作者簡介】
歐陽修(西元1007-1072) 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章、詩、詞上均有成就。其詞委婉深致、清新明麗,也有風格豪放的作品。
【字句淺釋】
題解:前一年春天,作者曾經與友人到洛陽郊外賞花;當年春天舊地重游,又一同來賞花。但他們都很快就要離開洛陽,各走一方,下一年情況又會怎樣呢?祝:祝願。紫陌:京城郊外的道路。洛城:當時的首都洛陽。芳叢:花叢。聚散:會面和分別。
【全詞串講】
我舉起酒杯,向東風祝願:
莫匆匆離去,與我們共同歡宴,
垂柳輕舞的郊外路上,洛陽的東面。
也在這裏,我們去年同來遊覽,
叢叢花兒遊覽中全都看遍。
忙忙的相聚,匆匆地離散:
怎麼不勾起,心中的愁恨無限。
今年的花兒比起去年,紅得更嬌艷。
料想明年,花兒會長得更好看,
可惜不知又遇到誰來看見。
【言外之意】
此詞把賞花和惜別融為一體,用惜花寫惜別,把三年的花加以比較,層層推進,構思新穎,極有詩意,歷來頗受推崇。
別離是苦,因為它牽動了人在世間的根子,情。對所別之人情越深,別離時苦也越深。自古來確是“此恨無窮”,因而別離才成為古今中外詩歌的一個永恆主題,而“愛別離”也才被佛家列為人生七苦之一。(愛別離:相愛之人的離別)
常人就是為情而活著。雖然大家明知道情是苦的根源,但對於一般人來說,沒有情的生活是不可思議的。甜和苦是情不可分割的兩面,而人人都希望自己只得到甜的一面,這就是人落入無邊苦海時踏虛的一步。
2008-01-27 2:17 am
我都唔之咩叫白話文
2008-01-27 2:14 am
我都唔之+
一系甘我help你問下人啦好唔好
等我好消息
參考: no


收錄日期: 2021-04-19 00:22:5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126000051KK0268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