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火鍋,古稱「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時發出的「咕咚」聲而得名,它是中國獨創的美食,歷史悠久。據考證。東漢時期即有火鍋。一般而言,只要是以鍋為器具,以熱源燒鍋,以水或湯導熱,涮煮食物的烹調方式均可以稱之為火鍋,同時亦可指這種烹調方式所用的鍋具。其特色為邊煮邊吃,或是鍋本身具有保溫效果,吃的時候食物仍熱氣騰騰,湯物合一。世界各地均有類似的料理。
典型的火鍋食材包括各種肉片、海鮮、蔬菜、豆製品、菌菇類等,將其放入煮開的清水或特製的鍋底[1]燙熟後食用。有些吃法還會蘸上調料[2]一起食用。
火鍋的起源至今尚無定論。但自有人類飲食器皿誕生之時,便有以火燒鍋,以水導熱,煮熟食物的烹調方法。商周時期有一種容器「鼎」[3]在當時要進行祭祀或慶典時,就要「鳴鐘列鼎」,將牛、羊肉等食材通通都放入鼎中,然後在底部生火把食物煮熟後再分食,這算是火鍋的雛形。
在秦漢時期流行一種烹飪法,就是把雞肉、豬肉等放在沸水中稍煮一下,稱之為「濯」,馬王堆漢墓遣策上就有「濯雞」、「濯豚」等文字記載[4],這也是很類似火鍋的一種烹飪方法。到了在東漢出現了「鐎斗」,根據文獻所考,這是一種陶或銅製的炊具,底部有三隻腳,腹部有一握柄,用以放在火盆中以炭火溫食[5],這和今天火鍋吃法簡直如出一轍。三國時期則出現了所謂的「五熟釜」,一隻銅製的鍋內分為五格,各有不同味道的湯料以涮煮不同的食物,與現在遍佈大街小港的鴛鴦火鍋有異曲同工之妙。
到了南北朝,出現一種「大口寬腹,既薄且輕,易於熟食」的銅爨,此即是當時居住在四川、湖南一帶的獠人所使用的一種銅火鍋。演變到了唐朝,已有銅製的「暖鍋」。1984年在內蒙古赤峰市(原「昭烏達盟」)敖漢旗出土了一幅契丹人在穹廬中圍著火鍋席地而坐的壁畫,據專家考證,這幅畫正畫的是遼代初期契丹人吃涮羊肉的情景。南宋林洪在《山家清供》一書中記載了「撥霞供」,它的吃法是先將兔肉切薄片,用料酒、醬油和花椒稍腌,然後點火爐,架小鍋,待湯燒沸將肉片汆熟,蘸佐料而食;該書還說,此種吃法「豬羊皆可」,對火鍋吃法的描述十分傳神。
元代,火鍋大為興盛,其中的「生爨羊」即是現今涮羊肉的前身。明代官食食書《宋氏養生部》中,也有「生爨羊」、「熟爨牛」等火鍋菜式,工藝已更為精細。清朝乾隆年間,火鍋不僅在民間盛行,乾隆皇帝更是喜愛火鍋,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宮廷菜,清宮御膳食譜上就有「野意火鍋」這道菜。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正月初十,在乾清宮辦了530桌火鍋席以宴請宗室,盛況空前;嘉慶皇帝登基時(1796年)曾舉辦「千叟宴」,一次便動用銀質、錫質和銅質的火鍋1550個。
以烹飪方式來區別,火鍋基本上可以分為三大類別:
* 第一種:湯為淡味,而以涮生食材為主,沾料占重要角色,涮羊肉及打甂爐為代表;
* 第二種:是鍋內部份的料已熟,如麻辣鍋、魚頭火鍋、羊肉爐等,爐火只是用來保溫及汆燙青菜等食用;
* 第三種:則是鍋內的料全都先煮熟,連青菜也無需再汆燙,爐火完全是用來保溫的,和大鍋菜無二樣,如佛跳墻、復興鍋等。
現在日常生活中說的火鍋通常是以前兩種為主。
若以地方特色來分類,在中國各地亦發展出各種不同風味的火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