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便臣道」Robinson Road
羅便臣道位於港島半山區,東面與花園道相接,向西延伸至巴炳頓道止。是紀念第五任港督夏喬士‧羅便臣爵士(Sir Hercules Robinson),1859──1865。
羅便臣是Robinson的音譯。1861年1月19日,夏喬士‧羅便臣到界限街正式接收九龍半島。因此當初將界限街以南的一條馬路命名為羅便臣道,後來港島半山區又築了羅便臣道,在郵遞地址上均需註明「九龍羅便臣道」和「香港羅便臣道」!因此為避免混淆,後來到1907年便將九龍半島的羅便臣道改名,用另一位港督彌敦(Nathan)之名來命名,以免和港島半山區的羅便臣道相混。
2.砵甸乍街(石板街)
- 上環砵甸乍街
特色: 砵甸乍街位於中環,以香港第一任總督砵甸乍(1843-1844)命名。鋪石階梯是此街的特色。街上有無數售賣成衣、雜貨等商鋪。 砵甸乍街饒具老香港風味,愛懷舊的人士趨之若鶩。
參考資料:
http://www.fso-tela.gov.hk/chi/lib/locations_search_details.cfm?file_no=00092&type=1
砵甸乍爵士(SirHenryPottinger)1843年6月至1844年5月一八四二年,滿清政府因於鴉片戰爭中戰敗而簽訂「南京條約」,當中將香港島割讓予英國。一八四三年英維多利亞女皇簽署「香港憲章」,宜佈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並委派砵甸乍爵士為香港第一任總督。除了港督外,砵甸乍爵士同時亦兼任香港註軍總司令。他來港後即成立以港督為首的議政局、定例局,可惜在砵甸乍任內兩局極少舉行會議,更可說是形同虛設。由此可見,當時的砵甸乍擁有極大權力。由於受到英國商人的不滿而受到孤立,砵甸乍爵士逐於翌年離仕,亦成為任期最短的港督。而港島中環的砵甸乍街亦以此位首任香港總督命名。
砵甸乍(Sir Henry Pottinger,1789年-1856年),中國史書名為璞鼎查,英國侵略香港軍隊的首領、《南京條約》的英方代表、也是英國派駐香港的第一任港督。現在香港中環的砵甸乍街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1858年,港府將這條用破石砌成的街道命名為「砵甸乍街」,以表揚他為英國所立的功勞。由於這條路頗為斜,所以便用石板砌成,方便大眾。一般華人稱它為「石板街」。後來中區填海,這條街伸延至干諾道中,新一段的路面已經不是用石板砌成,但人們仍舊稱它為石板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