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一生

2008-01-24 3:26 am
我想問
孔子的一生是怎樣的
為什麼被稱為「萬世師表」﹖

回答 (3)

2008-01-31 3:25 am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子姓[1]孔氏,名丘,字仲尼,魯(今中國山東曲阜)人,中國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是中華文化中的核心學說儒家的首代宗師,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並且被後世尊為至聖(聖人之中的聖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孔子和他創立的儒家思想對中國和朝鮮、台灣、日本、越南等地區有深遠的影響,這些地區又被稱爲儒家文化圈。孔子又與耶穌、釋迦牟尼和蘇格拉底並稱世界四大聖哲。

家世
孔子生於周靈王廿年陰曆八月廿七(前551年9月28日),出生於魯國。 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國的一位大夫,做過大司馬,在宮廷內亂中被殺,其子木金父為避滅頂之災逃到魯國的陬邑,從此孔氏在陬邑定居,變成了魯國人。 孔子父親叔梁紇居於魯昌平鄉鄹邑(今山東曲阜市東南),為鄹邑大夫。叔梁紇的元配施氏為孔紇一連添了九個女兒,孔紇望子心切,於是續娶一妾,雖然生了一個兒子名為孟皮,卻腳有殘疾。所以孔紇在72歲時三娶18歲的顏徵在,生孔丘仲尼。《史記·孔子世家》中說「(叔梁)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傳說中在孔子出世前顏徵在曾夢見山神駕著祥雲,口中喃喃自語:「禱尼丘得貴子,繼衰周而素王,擇空桑為產地。」孔紇與顏氏遵循山神的吩咐,果然得一壯丁,即為孔子。

儀容
孔子像 宋·馬遠孔子生而首上圩頂,長成後身長九尺六寸(周時尺寸,大約1.76米,一說1.83米),被稱為「長人」。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說,孔子「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即孔子之名「丘」來源於此。唐朝司馬貞認為:「圩言烏。頂音鼎。圩頂言頂上窳也,故孔子頂如反宇。反宇者,若屋宇之反,中低而四傍高也。」即孔子頭頂中部有凹陷。清朝陳立相信此說,「是孔子首形象邱,四方高,中下,故名丘焉。」史學家錢穆在《孔子傳略》中也持此說。

早年
孔子3歲時,叔梁紇去世,葬於防山。顏氏移居曲阜闕里,將孔子撫養成人,在他17歲時去世。孔子打聽到父親葬處,將父母合葬於防。

孔丘19歲時娶宋人亓官氏為妻。第二年亓官氏生子,魯昭公派人送鯉魚表示祝賀,該子便名為孔鯉,字伯魚。孔鯉先孔子而死,有遺腹子孔伋,字子思。

孔子早年生活極為艱辛,他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年輕時,他受過季氏家臣陽虎的欺侮,不過也做過季氏的委吏和乘田,管理倉儲和畜牧。

在艱難困苦中,孔子發憤好學,他遍訪名師,虛心求教,先後「問禮於老聃,學鼓琴於師襄子,訪樂於萇弘。」

周遊列國
大約三十歲左右,最初的一些弟子來到孔子身邊。此後,孔子一直從事教育事業,他廣收門徒,相傳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他首倡有教無類及因材施教,成為當時學術下移、私人講學的先驅和代表,故後人尊為「萬世師表」及「至聖先師」。

35歲時,魯昭公被三桓大夫擊敗,逃到齊國後,孔子便到齊國。齊景公數次問政於孔子,想封孔子為尼谿田,遭齊相國晏嬰進言勸阻。後來孔子得知不被受用後,便重回魯國,聚徒講學。

魯定公九年至魯定公十四年,孔子仕魯,初為中都宰(中都為今山東汶上縣),又做司空,後以大司寇行攝相事,這是他政治生涯的巔峰。魯定公十年,魯定公與齊景公會於夾谷,孔子取得外交上的勝利,使齊歸還侵佔魯的汶陽等地。魯定公十三年,為重新確立魯公室的權威,孔子策劃實施了「墮三都」的政治軍事行動,希望能夠削減三桓大夫的實力,於是先墮叔孫氏之郈,再墮季孫氏之費,然而圍攻成的攻勢最終功敗垂成。

孔子治下魯國頗有起色,引起齊人警懼,齊大夫黎鉏設計,向魯贈送女樂文馬,造成魯定公不問朝政。這使得孔子與魯公、季子等在道德與政見上的分歧難以彌合,孔子最終去魯適衞。其後,孔子率眾弟子周游列國,輾轉於衞、曹、宋、鄭、陳、蔡、葉、楚等地,然而均未獲重用。其間,在匡、宋、蒲等地,孔子一行多次被困遇險。

顛沛流離凡十四年,前484年,年近七十歲的孔子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魯國尊為國老,但未受魯哀公的任用。這段期間孔子專注於教育和古籍整理。孔鯉、顏回、子路皆先他而去。孔子有所感慨:「昔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5年後,孔子逝世,被葬於曲阜城北的泗水岸邊。眾弟子為其服喪3年,子貢為孔子守墳6年。

迴首一生,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適齊
35歲時,魯昭公被魯國掌權的叔孫、季孫、孟孫三桓大夫擊敗,逃到齊國,孔子便離開魯國到齊國。孔子曾與齊太師談說音樂,聞習韶樂之盛美,三月不知肉味。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齊景公說:「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他日又問政於孔子,孔子說︰「政在節財。」景公想封孔子為尼谿田,遭齊相國晏嬰進言勸阻。後來孔子得知齊大夫想害孔子,景公沒有辦法,孔子則重回魯國,聚徒講學。

魯定公九年至魯定公十四年,孔子仕魯,初為中都宰(中都為今山東汶上縣),又做司空,後以大司寇行攝相事,這是他政治生涯的巔峰。魯定公十年,魯定公與齊景公會於夾谷,孔子取得外交上的勝利,使齊歸還侵佔魯的汶陽等地。魯定公十三年,為重新確立魯公室的權威,孔子策劃實施了「墮三都」的政治軍事行動,希望能夠削減三桓大夫的實力,於是先墮叔孫氏之郈,再墮季孫氏之費,然而圍攻成的攻勢最終功敗垂成。

留衞期間
孔子到了衞國,衞靈公提供孔子在魯國時的相同待遇。居住一段時間後,孔子遭人誣諂,孔子害怕獲罪而離開。

在前往陳地時,途經匡城,顏回舉策指著郭外缺口說︰「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因孔子身材高大,被匡人誤以為是魯國的陽虎,而遭圍捕。子路感到憤怒,奪戟準備交戰,但被孔子阻止。過程中孔子曾與顏回失散,一度以為顏回已死。

孔子在蒲城滯留幾個月後返回衞國。有人勸孔子,要有所作為,便要拜見衞靈公夫人南子,孔子謝絕。但後來不得已而前去拜見,孔子入門時,朝著北面,低頭俯地,不敢正視;夫人南子亦於帷幕中再拜孔子。子路得知後,為此事甚感不滿,表面上不說,但孔子心裏明白,孔子便告訴子路先前的執著連上天都討厭。數月後,衞靈公與夫人南子同車,孔子為次,其餘官員在後,招搖遊市而過。孔子對此事引以為恥,顏刻問有何恥辱,孔子感嘆︰「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便離開衞國。

過宋之危
孔子到了宋國以後,在大樹下和弟子習禮。宋司馬桓魋欲殺孔子,將大樹拔除。弟子打算盡速離去,孔子說︰「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相失於鄭
孔子在鄭國時,與弟子失散,孔子獨自站立在郭東門。有人告訴子貢說,東門有個人疲累的像條喪家之狗。弟子趕緊找回孔子,並將此話告訴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

受困陳蔡
吳伐陳、楚救陳之際,楚昭王派人聘請孔子,孔子隨即出發。陳、蔡大夫懼怕孔子為楚國所用,便將孔子圍困在陳、蔡野外,孔子等人不得行,絕糧七日,許多弟子病倒不起。弟子中多有不快者,孔子仍舊講誦不絕。後來派子貢至楚,楚昭王興師迎接孔子。

思想
孔子所處的春秋時代,西周社會以血緣氏族為基礎的政治制度崩潰瓦解,而基於文化認同的「諸夏」民族共同體正在形成。這是中國人的文化自覺最初發生的年代,古典成為時尚,一些人開始思考天道、人生和世界秩序等方面的問題,原先由貴族所壟斷的文化教育也正逐漸流入民間。孔子正是這時代精神的代表人物與集大成者,遂開戰國諸子百家之先河。
《易傳》,《春秋》,《孝經》,《論語》是了解其本人思想的主要著作。

禮,是對天地萬物的尊重。藉由對禮法的好問,來表達自己對於天地的敬意--- --- 《論語˙八佾》:「子入大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孔子的教育理念與教學實況
孔子教學的項目有四:文、行、忠、信。(原文見於論語述而篇)文,指詩書禮樂等古代文獻;行,是德行;忠,意指盡心盡力;信,即為誠實無欺。孔子對於古代文獻十分重視,尤其是詩、禮、樂。他認為這三項學問對於人的性情養成非常重要。《論語˙泰伯》:「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詩,可以使人興起好善惡惡之心;禮,使人進退得宜,進而可以立身於世;樂,可以使人養成完美的人格。順道一提,孔子曾經這樣稱讚詩經:「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學不厭、教不倦,使孔子成為中國的「大成至聖先師」。他主張「有教無類」,學生多至三千人,從「論語」書上看來,他教導學生的只是人生日常所必經問題的解答,以及人與人相處所必備條件的闡明。其道合理而平凡,易知易行;然而用之於身則身修,用之於家則家齊,用之於國則國治,用之於天下則天下平。
2008-01-28 11:40 pm
自平王東遷以後,王道衰落,禮樂崩壞,遂出現百家爭鳴的局面。諸子學說中,以孔子所發揚之儒學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代魯國人。其學術思想博大豐富,大致可分為「天道觀」、「倫理觀」、「政治觀」以及「教育觀」。(引言, 可交代孔子所倡的是儒家思想, 其源自周代禮制思想)

孔子的天道觀,是春秋百家學說中最具人文精神的。雖然他認同有天的存在,偶然亦會有「天命」的邲難,但係認為人可以克服種種困難,並非宿命之論。他相信個人後天的努力及環境的影響,是有決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孔子反對鬼神之說,認為「敬鬼神而遠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但他卻重視「慎終追遠」的祭祖思想。可見其天道觀具有積極的入世意義。(詳盡,但可涉及這個倡議的因由, 如突破古代思想文化,與亂世關係)

孔子的倫理觀以「仁」為中心思想,「仁」就是指個人內在修養及感情的蘊蓄。「仁者,人也。」要判辨一個人是否仁人,就得靠「義」。所謂「行而宜之之謂義」,即行為本身是否正確、恰當。孔子說明一個君子必須以義為行為的根本,以禮去實踐和體現「義」的行為,而以謙遜誠實的態度完成事情。「禮」是指外在行為的約束規範,而且必須是發自內心的「仁」,並合符「義」的行為模式,才有真正的意義,故孔子曰:「克己復禮謂仁」。至於行仁之法,孔子則認為在於「忠」、「恕」。忠者,「盡己之力謂之忠」,即盡己及敬事,便能「用其力於仁」;恕者,「推己及人謂之恕」,而推己及人亦有消極和積極兩方面。「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和《大學》篇中所的絜矩之道,皆屬消極的推及。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則為積極的推己及人。(可用圖表顯示)

孔子的一生希望透過其學說,改變當時王道衰微,禮樂崩壞的現象,以求恢復周禮,重整受破壞的社會秩序。他十分注重「正名」,認為社會各階層人士要按其本身身行事,不能有所僭越。他主張復禮,即恢復周禮。他認為「名不正,言不順」,只有達到「復禮」和「正名」,便能達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和諧社會。孔子認為一個理想的社會,統治者必須行仁政,以禮儀治國,社會要貧富平均。行仁政,就是以禮義治國,能做到「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的推己及人的精神。孔子主張在位者須以身作則,躬行禮儀,故曰:「不能正其身,如何正人?」在上位者若能以身作則, 以德化民, 則不必靠刑罰殺人之方法來求治。另外,孔子認為「不患寡而患不均」,統治者若要安邦定國,就必須做到貧富平均。然而,孔子的思想存有強烈的階級觀念,所以他同意「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孔子被譽為萬世師表,與其教育思想有莫大關係。孔子主張「有教無類」,凡是願意來學的,不問家世身分,一律施教。他的教育方法是「因材施教」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根據弟子的能力而進行不同的施教。他主張學思並重,認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認為學習必須「溫故而知新」,並應該不恥下問,認為「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要求舉一反三,在真理面前要「當仁,不讓於師」。另外,孔子認為學習應該博學而多聞,並盡量以客觀的態度對待,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突破了固有之貴族學習)

在教學內容方面,孔子重視政治與倫理教育,以《詩》、《書》、《禮》、《樂》及六藝為教材,並以「文、行、忠、信」教育學生:歷代文獻、社會經驗、對待別人的「忠」、與人交往的「信」,可見孔子一分注重學生於品德方面的發展。 孔子是我國最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判對中國社會影響最為深遠。孔子是首人將私人講學從貴族府邸帶到平民社會,培育了一批優秀的士人,如子路、曾子等,並使知識不再局限於貴族 ,廣泛地推廣到社會各階層,促成后世學術文化及開創布衣卿相局面。而且,他本著「有教無類」的胸襟, 誨人不倦的精神,為後世樹立起良好的教育風範。另外,他所提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都對後世的教學方法有很大的影響。

孔子晚年專注於整理古籍,當中包括《詩經》、《春秋》、《禮》、《書》、《易》等,對保存中國古代學術文化有卓越的貢獻。又孔子主張「正名」, 目的在針對當時的社會弊端,以挽救人心,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以來,五倫思想深入民心,支配中國社會至巨鉅。

而孔子所強調的重人精神,大大影響了中國文化發展的方向,使中國人不談鬼神,重開拓了中國人強調道德自覺的方向。其次,孔子大肆宣揚「仁」的觀念 ,提高人的地位及尊嚴 ,到了孟子時更演變成「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可說是受了孔子的影響。

總之,孔子的學說,影響中國之思想甚鉅,對中國的政治、倫理、教育各方面有著深遠的影響,故被譽為「聖人」和「萬世師表」。
2008-01-24 3:45 am
坎坷的身世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名丘,字仲尼,出生在距今二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時期的魯國。他三歲時,父親便去世了,跟母親過著孤苦的日子。

矢志學習
  孔子十五歲就立志學習,先後做過吹鼓手、倉庫和牧場管理員。他還專程到周天子的都城洛邑(今河南洛陽)學習「周禮」,又拜見了道家思想的創始人老子。孔子三十五歲時為避亂去了齊國,聽了 「韶樂」之後,完全浸淫在至善至美的音樂境界中,竟然三個月吃不出肉味。


收錄日期: 2021-04-19 15:18:1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123000051KK0278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