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禮義之邦?急死人啦,快!10點!

2008-01-24 12:19 am
何謂禮義之邦呀?我要做個常識科的xxxxxx(廢話少講!)
幫下我啦唔該你地~~~
好鬼死急= =
更新1:

==又係呢個答案~重有無第二d呀= = 唔該快d搵多d人幫我啦!!!!!!!!!!

更新2:

多d啦~之前都係咁答= = 無新意!!!!!!!!!!!!!!!!!!!!!!!!!!

回答 (4)

2008-02-01 2:52 am
你好鬼死急屎定急尿呀??

咁岩得咁橋,

我又要做一個關於何謂禮義之邦既功課,

其實你只要寫下中國人幾有禮貌,

虛偽d就講我o係屋企都會同屋企人講早晨之類既野,

包你有得發揮,

believe me!!!
參考: 自筆
2008-01-24 12:34 am
中國一向有「禮義之邦」的稱號,傳統禮教深深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思想及構成社會的倫理綱常。要了解中國文化,我們必須對中國傳統禮儀條文有深入透徹的認識。

  《禮記‧曲禮上》有一句:「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這句中,「禮尚往來」的禮是指禮節,尚是指注重,全句是指在禮節上注重有來有往,到後世是指對我怎麼樣,我也就對你怎麼樣。在「禮尚往來」中,禮除了有禮節的解釋外,亦包括了人情和節儀,而兩者的作用其實是相聯繫的。

  首先,在人情方面,從儒家學說的角度,孔孟等先哲都認為仁義禮智是與生俱來的,即是惻隱羞惡辭是非之心,指出了人禽之辨,是因我們有仁義禮智。暫且放下仁義和智,現在我想談談「禮」在人情一面的解釋。人有禮能使自己謙讓以尊敬他人,所以人會尊敬一切人倫世界人文世界中的人,亦說明了人會為了謙讓自己尊敬他人而行禮節以表達禮,這是和禮節上有聯繫的。

  「禮」中所談的禮節是人們用來表達有禮的表現。引《檀了下》子游的話,以為「禮有些是用來節制感情,有些是借外物來引發心內的感情。不過,將感情率直的表現行為上,是野蠻人的做法,如果依禮而行,就不同了。」直情行徑是天宮狀態,而禮道則是用「人之道」作為制節的功夫,則是禮節。因此,孔子有說禮即「事之治也。」《曲禮上》亦說:「修身踐言,謂之善行,行修善道,禮之質也。」意即做好自己,實踐諾言,將它作為善道,便是禮的本質。可見禮為節儀之文,是用來引導人的善行的,這正能夠使人們更加有人情,所以人情和節儀是彼此聯繫的。

  這解釋了「禮尚往來」是在禮節上注重有來有往,而來往亦必須遵守禮的法則,由古至今己經存在的祭祀和社交禮節等,都是一種表現「禮尚往來」的行為。



二.反省所蘊含的精神價值

  「禮尚往來」中的「禮」有人情和禮節的解釋,人情是指人有禮的本性,而禮節則是表達禮的行為。因中國是「禮義之邦」,中國人很注重禮節上的有來有往,而此往來的行為是因人有人情和有禮節的認識。

  禮的作用除了可作「禮尚往來」之途外,禮亦可使人異於禽獸。《曲禮上》說:「夫唯禽獸無禮,故父子聚塵,是以聖人作,為以教人,使人以有禮,知自?於禽獸。」這就是以禮來教化人類,使人類?於禽獸,令人有人情而行禮尚往來之道。

  有禮也可以「定親疏,決嫌疑,?同異,明是非」(取自《曲禮上》),因為禮的節儀可導教人知曉尊敬的道理,掌握是非的思辨,能幫助人達到人的最高境界-價值層,使人們有真善美的意識、變得有道理和掌握到是非的思辨。

  禮有團結人民和使人們有精神寄託的作用。人類是靠互相尊重的禮去維持社會彼此的融洽關係,使君臣父子長幼賢愚諸色人等團結起來,一起生活,令社會有和平的日子,不致有戰爭而造成傷亡。禮的表現方法是禮節,當親人或朋友死後,人們會為了報答朋友親人在生前的恩惠和表達對死者的尊敬,都會實行祭祀,使自己在精神上慰藉亡靈,有了寄託,也可以反映繼承死者遺志的意願,並祈求得到死者的庇護,這正和「禮尚往來」一樣,死者生前幫了自己,而自己亦對死者作禮節上的往來,即是祭祀。

  有禮的知識也可知道?人的好與壞,可以用禮來培訓出立觀的考察能力,和釐訂出客觀的考察標準。《禮運》中有一句:「人藏其心,不可測量也;美惡皆在其心,不見其色也,欲一以窮之,捨禮何以哉?」此話說明了人們的性格、好與壞皆藏心內,完全不現於形貌,但從禮的態度方面,看其對往?人的態度,便可知道此人的品行,所以禮有考察能力的作用。

  中國是「禮義之邦」,是喜歡「禮尚往來」的,而有很多禮節都是因「禮尚往來」而成的,如日常禮俗、社交禮俗、節慶禮俗和喪葬禮俗等,這都是一種鞠惠的態度。但這此行為巳逐漸變得腐敗,在節慶時有禮節,希望天上的神仙賜福;社交時有禮節,希望在工作上有好待遇;喪葬時有禮節,希望得到巳死者的保祐,雖然不知道有沒有回報,但人們仍有禮節的付出,因他們相信人有「禮尚往來」的性格,一定有好處回報,所以人們不斷的有「禮尚往來」的行徑,此做法間接令到社會變得腐敗,使禮節變得愈來愈形式化,失去了禮節的真正意義-表達禮,而人們又認為「禮尚往來」便可升官發財,不用努力也達到自己的目的,使社會逐漸退步,不再有競爭,是可悲的。總之,「禮尚往來」有很多的正面作用,但如果人們只是形式化來利用,社會只會變得不進則退。




三.現實生活情況

  正如以上所述,「禮尚往來」的原意是在禮節上注重有來有往。但隨著社會不停地轉變,人們已疏忽了禮節的重要性,更曲解了「禮尚往來」的真正意義,把「禮尚往來」曲解成人家對我怎麼樣,我也對人家怎麼樣。而這種說法帶有正負兩方面,如果人家對你好的話,你也對人家好,那麼社會上便充滿一片和諧的氣氛﹔但是反過來說,如果人家對你差,你也這樣對待人家,這樣的話,人們生活的是一個充滿報復性的社會,報復的思想經常在人們腦海中徘徊,揮之不去,試想一下,人們生活在這樣的社會裏,怎能不終日提心吊膽呢?

  人們現在曲解了「禮尚往來」的真正意義,主要原因是受時代轉變的影響。隨著社會不斷的進步,人們注重的不再是古代注重的禮節,而是權力和金錢,故此,人們為了追求權力和金錢,便完完全全忘記了禮節這方面了。但其實他們並非忘記了禮節的重要性,只是曲解了「禮尚往來」的真義。他們為了爭權奪利,便與地位比他們高的人來往,還「禮」尚往來呢!但這裡的「禮」的意思並非是禮節,而是金錢、禮物、宴會等……因此,原本是一種高尚品德的行為,在現今社會中成為人們爭取權力和金錢的計謀、手段。古代的「禮尚往來」是出自真心的,但在現今社會中都不是發自內心的。如上述的情況,他們設宴、送禮給地位較高的人,雖然他們知道這樣有助他們平步青雲,但在那時,他們破費去送禮、設宴都不是他們所願意的。可是為了自己的未來,即使付出多少金錢或是有多十萬個不願意,也都硬著頭皮去做。

  以上有如此的轉變,原因是中國文化與現代生活並不是兩個互不相干的實體,尤其不是互相對立的,所以現代生活即是中國文化在現階段的具體轉變。中國文化的現代轉變已離開了舊有的軌道,因受到西方文化的重大影響,他們對舊有的傳統文化作自我的調整,從而將原本意思的傳統文化變成現今的歪意來適用現今生活,可見西方文化的影響和時代的轉變對我們中國文化影響之大。

  「禮尚往來」的禮意思是指禮節,禮節亦可以是指儀式、禮儀。祭祀天地和葬禮是儀式的一種,但人們真是真心去參與這種儀式嗎?我認為人們不是真心真意去參與,而是有目的的,這與和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往一樣。但我不認為全部參與儀式的人都是有目的的,當中總有些人出自真心的參與。先說說祭祀天地,有些人為了金錢而去祭祀天地,他們認為祭祀過天地後,佛祖、菩薩便會庇佑他們發財,相信大家都知道什麼是觀音借庫吧,人們爭上頭炷香都是為了讓觀音菩薩知道他們是多誠心的,並希望觀音菩薩一如他們所願「借」他們大量金錢,這不是為了目的而進行禮儀嗎?

  葬禮又如何?你可曾見過有人在葬禮中仍然有說有笑,他們並非出自真心,那麼他們為什麼要參加葬禮呢?就是讓他人知道他們是多有「禮」,這不是好好證明了人們「禮尚往來」是為了達到利益和目的嗎?

  所謂「千里送鵝毛,物輕情義重」,可見這個主張並不是建基於利益往還的。若果像墨家所說的「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那樣想,見之於禮數往還,那麼人的互惠互共生就像海葵和寄居蟹一樣,人與生物無異,多麼可悲。人在患難中得到幫助,在日常生活中得到禮待,要報答這些恩典,我們先要懷有一顆感恩的心:要感激施恩的人,要珍惜所愛的恩惠,然後在日常生活中同樣對待對方,更要在對方遇上困難時施以援手。但報答後是否就此各不相欠,可以繼續自掃門前雪,待對方再次施恩之後再往來、再圖報呢?人們所受的恩惠、禮待是不可以用天平來衡量的。難道小門送了二十元零五角的禮物給我,我便回他一份同等價錢的禮物?感恩圖報,禮尚往來的起源大概是這樣的:人們受了他人患難中的襄助,心裡感激萬分,但總不能早晚詛咒對方,讓他遭逢厄運,然後自己挺身相救吧。於是只好回贈些對方喜歡的東西聊表心意。但這並不表示那件小禮物與對方的恩義相當,正如詩經所載:「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非)報也,永以為好也。」真正的用意是要永遠相好。

  綜合而言,「禮尚往來」在現今社會的解說與古代已經大大不同。但是「禮尚往來」的原意並未失去,只是存在於一種模糊的狀態之中,感恩之心是緩和人與人之間疏離關係的良方妙藥,而往還之禮更是潤澤人生,煥發善良本性的雨露陽光,值得我們堅持下去,可能在未來的文化和時代影響,禮尚往來的本意在現今社會再度出現呢!
2008-01-24 12:27 am
禮義之邦 --> 禮儀之邦:
講禮貌講修養的國家
邦: 邦國, 國家
參考: 自己
2008-01-24 12:24 am
禮儀:禮節和儀式;邦:國家。指講究禮節和儀式的國家。
參考資料:
http://hk,myblog.yahoo.com/iceman_kkkk


收錄日期: 2021-04-24 10:09:2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123000051KK0167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