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在何處發生?

2008-01-24 12:08 am
唐山大地震在何處發生?
thx

回答 (4)

2008-01-24 12:11 am
✔ 最佳答案
唐山大地震是1976年7月28日發生在中國唐山的特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北京時間03時42分53.8秒,在中國河北省唐山、豐南一帶(東經118.2°,北緯39.6°)發生了強烈地震,中國政府宣稱強度是芮氏7.8級,震央烈度XI度,震源深度22公里。有感範圍廣達14個省、市、自治區,其中北京市和天津市受到嚴重波及,地震破壞範圍超過3萬平方公里。造成24.2萬人死亡,16.4萬人重傷,倒塌民房530萬間,直接經濟損失54億元。
當日07時17分20秒和當日18時45分34.3秒,分別於河北省灤縣和天津漢沽發生兩次較強烈餘震,餘震的震級分別為芮氏6.2級和芮氏7.1級。兩次餘震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唐山大地震造成的經濟損失,並使得很多掩埋在廢墟中等待救援的人被繼續倒塌的建築物奪去生命。
時間表
前期:1967年10月,時任地質部部長李四光,在國家科委地震辦公室研究地下水觀測的會議上指出,「應向灤縣、遷安地區(屬唐山地區)做些工作。如果這些地區活動的話,那就很難排除大地震的發生。」

1976年初/距唐山大地震不到半年
唐山市地震辦公室負責人楊友宸,綜合唐山市40多個地震台、站的觀測情況,在唐山防震工作會議上做出了中短期預測:唐山市方圓50公里內,1976年7、8月份或下半年的其他月份將有5到7級強震發生。

1976年7月6日/距唐山大地震22天
開灤馬家溝礦地震台馬希融正式向國家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和開灤礦物局地震辦公室做出短期將發生強震的預報。

1976年7月7日/距唐山大地震21天
山海關一中的地震科研小組向河北省、天津市和唐山地區地震部門發出書面預報意見:7月中下旬,渤海及其沿岸陸地有6級左右地震。

1976年7月14日/距唐山大地震14天
北京市地震隊電告國家地震局,出現七大異常,要求立即安排時間聽取彙報。北京、天津、唐山、張家口和渤海沿岸的群測群防經驗交流會在唐山召開。國家地震局副局長查志遠等近百名中國地震界官員、專家到唐山二中參觀地震科研小組的工作。唐山二中田金武老師鄭重發出地震警報:1976年7月底8月初,唐山地區將發生7級以上地震,有可能達到8級。趙各莊礦地震台姜義倉在唐山市地震辦公室會商會上正式提出:唐山即將發生5級以上破壞性地震。

1976年7月16日/距唐山大地震12天
樂亭紅衛中學向唐山地區地震辦公室、河北省地震局唐山監測中心台發出書面地震預報意見:7月23日前後,我區附近西南方向將有大於5級的破壞性地震發生。

1976年7月22日/距唐山大地震6天
山海關一中的地震科研小組再次向河北省、天津市、唐山地區地震部門發出書面預報意見:7月下旬,渤海及其沿岸陸地有6級左右地震。

1976年7月26日/距唐山大地震2天
國家地震局汪成民等一行15人到北京市地震隊聽取彙報,北京隊提出,發現臨震七大異常。

1976年7月27日10時/距唐山大地震17小時
國家地震局副局長查志遠等人聽取了國家地震局分析預報室京津組長汪成民等的彙報。之後,查志遠決定,下週一開會研究一下,讓汪成民等先去廊坊落實水氡異常。

1976年7月27日16時/距唐山大地震11小時
呂家坨礦地震辦公室的趙聲和王守信兩人通過電話向開灤礦務局地震辦做了緊急震情彙報:第二個峰值一直在上升、上升、上升……

1976年7月27日18時/距唐山大地震9小時
開灤馬家溝礦地震台馬希融向開灤礦務局地震辦公室做出強震臨震預報:「地電阻率的急劇變化,反映了地殼介質變異,由微破裂急轉大破裂,比海城7.3級還要大的地震將隨時可能發生。」

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53.8秒
唐山發生芮氏7.8級大地震,超過24萬人在地震央遇難。
[編輯]

受損情況
地震造成的大規模傷亡和損失主要歸結於地震發生的時間和突然性。唐山地震沒有小規模前震,而且發生於凌晨人們熟睡之時,使得絕大部分人毫無防備。
唐山被認為地處地震災害發生率相對較低的地區。很少建築擁有較高抗震級別,而且整個城市位於相對不穩定的沖積土之上。
1975年海城地震發生後,京、津、唐地區受到地震預報有關部門監視,並一直持續到唐山地震發生之前。中國政府最終沒有得到來自國家地震局方面提供的短期地震預報,以致唐山市最終對此地震沒有積極預防。
河北省青龍縣在全縣範圍內採取了預防措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防震減災效果。全縣無一人直接因地震喪生,僅一人因心臟病突發死亡。
地震摧毀了方圓6至8公里的地區。許多第一次地震的幸存者由於深陷廢墟之中喪生於15小時後的7.1級餘震。之後還有數次芮氏5.0至5.5級餘震。在地震央,唐山78%的工業建築、93%的居民建築、80%的水泵站以及14%的下水管道遭到毀壞或嚴重損壞。
地震波及唐山附近許多地區,秦皇島和天津遭受部分損失,在距震央140公里的北京,也有少量建築受損。在如西安般遙遠的城市甚至都有震感。
[編輯]

死亡人數
官方提供的死亡數字為242,419,其它數據或數倍於此。是現代死亡人數第二的地震,僅次於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
[編輯]

震後
時值文化大革命,震後中國政府拒絕國際援助。救災工作在震後立即進行,唐山市最終完整重建。
[編輯]

參見

地震列表
[編輯]

參考
[編輯]

網頁

唐山大地震30周年新聞集,新浪網、新京報多維新聞網、大紀元、華夏時報、南方都市報(文章)
老照片網唐山大地震照片集
唐山大地震死亡24多萬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2005年9月29日《中國新聞周刊》
唐山大地震死亡人數為何三年後才允許報道?,沈正賦 著,2005年8月10日《中國新聞周刊》
《唐山大地震後30年:中國接受救災外援的歷程》,2006年7月21日《世界知識》雜誌
《唐山大地震27周年紀念冊》新浪文化《視覺》第4期,2003年7月29日
《黑色的夢魘:一九七六年唐山大地震紀念冊》,中華網文史,2005年6月28日
[編輯]

書籍

《唐山大地震》,錢鋼 著,香港中華書局1997年初版,ISBN 962-231-872-X
《唐山大地震》(增訂圖文本),錢鋼 著,香港中華書局2004年11月初版,ISBN 9628820605
《唐山大地震(三十周年紀念版)》,錢鋼 著,當代中國出版社2005年5月初版,ISBN 7801703855
《唐山警世錄:七‧二八大地震漏報始末》張慶洲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初版,ISBN 720806038X 本書因揭露地震漏報事宜,在唐山大地震30周年前夕遭中宣部封殺,餘刊禁止銷售。
《唐山警世錄:七‧二八大地震漏報始末》張慶洲 著,香港星克爾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8月初版
《唐山大地震親歷記》馮驥才、陳建功 著,團結出版社2001年3月初版,ISBN 7105031395
《四天四夜:唐山大地震之九死一生》李潤平 著,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6年3月初版,ISBN 7810786458
《我們為甚麼未能預報唐山地震》原國家地震局副局長 查志元 著
《正視歷史是最好的紀念─唐山地震臨震漏報事件之我見》錢鋼 著 載於《明報月刊》2006年8月號

參考資料:
http://zh.wikipedia. org/wiki/%E5%94%90%E 5%B1%B1%E5%A4%A7%E5% 9C%B0%E9%9C%87
2008-01-24 12:18 am
28-7-1976
2008-01-24 12:18 am
《唐山大地震》
作者簡介
錢鋼(一九五三年── ),浙江省杭州人。現職記者,是當代中國大陸新崛起的報告文學作家之一。十六歲中學畢業後,加入人民解放軍,由班長升到文化幹事。一九七二年開始發表作品,一九七五年開始寫作報告文學。一九八一年至八四年間,與江永紅合寫的藍軍司令、奔湧的潮頭,先後獲得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一九八四年,進入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學習,唐山大地震是他的畢業論文,再次獲後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並成為一九八六年優秀暢銷書之一。一九八六年畢業後,任解放軍報記者,並成為中國作家協會成員。

錢鋼善於寫報告文學,筆觸細膩,取材深入廣泛,寫作態度認真不苟,議論發人深省,感情真摯。他的作品以報告文學為主,如唐山大地震,籃軍司令及奔湧的潮頭等;歷史報告文學有海葬;電視劇本有五四等。

字數:341字

題解

大型報告文學唐山大地震最早發表於解放軍文藝一九八六年第三期。同年八月由解放軍文藝出版單行本。副標題是「『七‧二八』劫難十年祭」。作者以織熱而又冷峻的現實主義筆觸,從各個側面、各個角度對「七‧二八」劫難的全過程及其造成的駭人聽聞的嚴重後果進行了全景式的描繪。同時,也以尊重歷史事實的嚴肅態度,真實地描寫了「文化大革命」這一畸型的政治年代裡複雜、扭曲的人情世態,描寫了在地震這一重大事件中展示出來的各種正常、反常的思想、行為和心態。

一九七二年七月二十八日凌晨,在中國河北省唐山市發生了震驚中國的七‧二八大地震。這場四百年來地震史上最為慘酷的浩劫,至少使二十四萬人死亡,十六萬人重傷,使人民的生命財產受到重大損失。震後,錢鋼作為一個二十三歲的青年軍人,曾加入抗震救災的隊伍,踏上唐山的廢墟。三個多月沉重的日子,在他心底刻下深深的烙印。從些,他和災難深重的唐山結下了生死相依的感情;「我和我的唐山已無法分開了。」十年來,錢鋼多次重返唐山大地,廣泛深入地進行了調查、採訪,積累、掌握了珍貴的、活生生的第一手資料。「我彷彿第一次從災難的角度來觀察我的民族、我的同胞、我的星球。這是殘酷的,也是嶄新的。」經過認真的醞釀、篩選、思考、提煉,終於創作出了這部蘊含著豐富的歷史內容、閃爍著哲理的光彩、充溢著撼人心魄的藝術力量的佳作。

唐山的災難以及作者對唐山人民的深摯感情,促使作者用筆寫下了他的唐山。作者在我與我的唐山一節中,明確指出他寫作此文的動機是「要給今天和明天的人類學家、社會學家、地震學家、醫學家、心理學家‧‧‧‧‧‧不,不光是他們,還有人──整個地球上的人們,留下關於一場大毀滅的真實記錄,留下關於天災中的人的真實記錄,留下尚未有定評的歷史事實,也留下我的思考和疑問。」在結束語中,作者進一步指出:總有一天,人類不僅將預報地震,還終將能「疏導」地震。在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提高的基礎上,人類終究能戰勝自然、達到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所以,作者寫唐山大地震這本書,是為明天取一個參照物,以證明人類畢竟是偉大的。本書主旨是:以「人與自然」的關係為中心,對許多人類重大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哲學思考,貫注了作者強烈真摯的主義感情,表達了作者對人類的熱愛以及對人類未來的樂觀信念。

字數:933字

段落大意

本作品共分為三部份,每部份大意如下:

第一部:

由徐懷中先生編寫的代序,題為凝神於北緯40°線的思考。其實從代序中可看出標題實際為錢鋼凝神於北緯40°線的思考,只不過是徐先生刪去作者的名字。

代序中交代了作者和唐山的親密關係,並對唐山大地震一文中的寫作手法作出分析。

第二部:

是唐山大地震的正文。包括引言我和我的唐山及七篇主題文章。

引言──我和我的唐山:

寫了作者在唐山大地震後十年重回唐山,以沉痛的筆調,抒寫出他的所見所感。文中描述大地震的慘象,紀錄大地震給人民帶來的創傷及烙印,流露出作者對災民的同情及哀悼,並抒發出個人因唐山大地震一事而得到的體會,寄望人們能從中吸取教訓,正視自然災害的問題。

章數
內容
大意


3時42分53.8秒
地震資料及世界各地對地震的反應

大自然警告過
自然界對地震的預兆

目擊者言
現場目擊者的描述

瀕死的拂曉
唐山地震後的慘狀


紅色救護車
第一輛在唐山地震後開動的救護車

陡河! 陡河!
搶救水庫的險情

開灤! 開灤!
開灤礦工的自救

目標─唐山
各地救援隊開往唐山

劇痛中的城
受害者及醫護人員的描述

天上地下
醫療物資的統計

搶奪生命
請救受傷者時遇到的難題


三天:一對新婚夫妻和一把菜刀
菜刀破牆尋出路

八天:「小女孩」王子蘭
堅強的女護士─王子蘭

十三天:大大超越生命極限的人
奇蹟的中國婦女─蘆桂蘭

十五天:最後的五個男子漢
長征大逃亡


賓館
對外賓的搶救與送離

看守所
囚犯們的搶險活動

精神病院
一反常態的精神病患者

盲人居住區
異常冷靜的盲人們

40次列車
盡忠職守的列車員


罪惡能的釋放
正義與罪惡的對抗

推開瘟疫
推開瘟疫的辛苦過程

「方舟」軼事
原始共產主義的興亡

  政治的1976:畸型年代的心態與思想


3000:不幸的倖者
弧兒的營救與安置

我和我的小拖拉機手
作者和孤兒的情感

張家五姐弟
五姐弟從地震中的成長
2008-01-24 12:12 am
中國河北省唐山


收錄日期: 2021-04-18 15:20:2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123000051KK0163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