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据美國《國家地理》雜志日前報道,澳大利亞科學家首次對眾多的食肉性哺乳動物的咬力(bite force)進行了評估。他們發現,俗稱“塔斯馬尼亞惡魔”的食肉性有袋類動物──袋獾才是現存的世界上最強大的獵食者。
通過研究動物的頭骨化石,科學家在已經滅絕的食肉哺乳動物中也得到了相似的結論。他們發現已經滅絕的袋獅(Thylacoleo,marsupial lions)与袋獾比較起來,其凶猛程度更胜一籌,是所有食肉哺乳動物中咬力最強的。這种体重達200多磅(約100多公斤)的生物最后一次在澳大利亞大陸上漫步已經是大約3万年前的事情了。
研究小組表示,這些“有著不安性格的食肉動物”曾經是澳大利亞大陸上占統治地位的頂級掠食者,在到處充斥著馬刀齒貓(saber-toothed cat)的北美州和南美州,它們也占据著類似的小生態環境。
有袋類食肉哺乳動物的攻擊力不可輕視
研究小組的成員們分析了39种現存的和已經滅絕的哺乳動物的頭骨,并計算出它們的犬齒所發出的咬力。隨后根据估測体重對每种動物的咬力進行了調整,以便得出一個可以在不同种類的動物之間進行對比的相對值。
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的古生物學者,同時也是哺乳動物研究專家的斯蒂芬.羅(Stephen Wroe),是這個研究項目的負責人。他說:“袋獾的食肉能力通常被人們輕視或低估。而一只6公斤重的袋獾足可以殺死一只30公斤重的袋熊。”
同樣地,研究結果還顯示,這些有袋的食肉動物在大約3万年以前就已經漫步在澳大利亞的土地上了,那時它們撕咬獵物的能力就差不多已經和現在的獅子一樣強大了。斯蒂芬說:“一只袋獅的平均体重為100公斤,而它所產生的咬力卻可以与現存的体形最大的獅子(大約250公斤)撕咬獵物的能力相媲美。”
報道說,研究人員已經于上周在英國皇家學會的學報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結果。
腦容量越小撕咬獵物的能力就越強大?
在胎盤類哺乳動物(幼体在母親子宮里發育成長的哺乳動物)中也有一些長有利齒的超級殺手存在,這其中包括非洲獵犬、美洲虎和云豹。這胎盤類哺乳動物中,已經滅絕的恐狼(Dire Wolf,体形比較大,与現代狼具有親緣關系)相對于它的体形來說,咬力最為強勁有力。這种古狼与現代的灰狼相比,具有相對寬而短的頭部,腦殼較小,同時它的牙齒也更大,身体更為健壯結實。
斯蒂芬和他的同事注意到,在已經滅絕的袋獅身上也有相似的适應當時環境的特征。以前的研究曾顯示,在食肉哺乳動物中擴張的腦容量使容納下頜肌肉的空間變得窄小。這是不是意味著,腦部越小的哺乳動物其咬力就越強大呢?對此,斯蒂芬表示:“這种特征具有普遍性,我們的發現也說明了這一點。但是在我們下結論之前,仍然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完成。”
斯蒂芬表示,食肉類胎盤哺乳動物的腦容量平均是有袋類哺乳動物的2.5倍。這或許能夠幫助人們解釋,為什么許多有袋類食肉動物在研究過程中被發現具有相對來說非常強大的撕咬獵物的能力了。
袋獅這种動物首先是由英國著名的化石學家理查德.歐文在1859年描繪給世人的。歐文相信,他的最新發現向人們描繪了最凶殘同時也最具破坏性的食肉獸類。而目前更多的工作則是由斯蒂芬和其他澳大利亞科學家們在研究化石証据的基礎上進行的。
袋獅的相關知識: 袋獅屬于雙門齒目;袋獅科,生活在上新世─更新世的澳大利亞。袋獅是澳大利亞有袋類動物已滅絕成員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個,同時它也是澳洲歷史上最大型的肉食性哺乳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