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秦與隋的速亡,其實原因相同,就是兩朝的君主大興土木,不惜民力,因而透支了該皇朝的壽命。但兩朝滅亡的必然性該有所不同,秦朝之亡有一半可算是非戰之罪,但隋朝之亡完全是咎由自取。
秦朝統一六國後,所進行的興建,有一些如陵墓及阿房宮等,的確是沒必要的;但其他的建設如長城,馳道等,卻是有其必須性。當時六國新亡,各國原本的文化就各不相同,為了有效管理新佔領的土地,必須加強各地的交通,使各地的文化交流,漸漸與中央政府相同。建築長城也是為了使中原免於外患,可從統一戰爭之後恢復起來。
其實如何從戰後恢復,如何使六國文化混一,這點分寸的確是不易掌握。秦始皇大部分的手段是必需進行,火喉卻控制不好,過激了,人民被壓得透不過氣來。身死後又不能成功傳位給適當的繼承人,二世胡亥沒其才能與勤政,暴政卻變本加厲,人民終於承受不住作反,致使他接管秦朝三年就亡國。
反觀隋朝,隋朝建立以前,北方已早由北周統一,五胡的漢化也到達了成熟的程度。滅陳以後,南方雖曾起亂亦很快平定,國家各地區的文化分歧實在不高。基本上中土經過二百多年的大分裂,人心思定,國家再行分裂的元素不多。
隋文帝不需花太多勁去使國家穩定,而他的施政也是朝恢復元氣的方向,在其晚年時,基本上其國家已非常安定豐足。
只是隋煬帝繼位以後,進行很多沒必要的大興土木。運河雖有利後世,但其是完全為玩樂而建,因此也建設得過急,透支民力。還有三次遠征高句麗,完全是為了面子而戰,打沒必要的仗。還有很多奢華而荒唐的舉動,在招待外族使節前充富,這一切一切,都把他老子為延續皇朝留下的本錢都花光了。結果十多年就民變蜂起,隋朝江山瓦解。
總結一下,秦與隋的速亡,都是因為透支民力的結果,亦因為性格有缺憾的繼任人上位,加速了滅亡的步伐。但秦朝的先天條件較差,延續難度亦較高,其實需要一位很高水平的繼任人才能避免滅亡;而隋朝根基已穩,其實實在不容易亡國。如柏楊先生所說,只要繼任人只是一名普通程度的暴君,隋朝應該可以延續下去。只是隋煬帝楊廣,其暴虐程度空前絕後,才會把好端端的一個隋朝引導至滅亡的境地。
2008-01-27 02:55:25 補充:
秦朝的確是之前的分裂局面而誘導帝國分裂速亡. 由於秦以前未實行過大一統中央管治模式, 一些生活水平下降的平民, 以及舊六國的末落貴族, 時常懷念舊制度, 伺機反撲. 這由分裂後的割據勢力, 多打著六國後人名號可證.而隋朝瓦解, 和之前的大分裂局面無關. 分裂後的割據勢力, 只有蕭銑打著南梁傳人的名號...
2008-01-27 02:55:48 補充:
其餘如陳, 北齊, 北周及北魏等均沒有[復辟], 連宇文姓的宇文化及, 都沒有試圖為北周[復辟], 使其弒殺隋煬帝的行為得到合理化(雖然宇文化及並不是北周後人) 而蕭銑的[身份]亦不見得為他佔了多少便宜, 很快就敗給新興的李唐勢力. 如果人心思[分], 是不會有如此演變的.我覺得隋朝之亡, 完全是隋煬帝亂來的結果.
2008-01-30 23:45:15 補充:
我其實對隋煬帝無咩特別反感,但坐在皇位十幾年,將一個好端端既國家,攪到亡國,點都唔可以話係非戰之罪.試以崇禎作比較,崇禎一樣坐帝位十幾年攪到亡國.但崇禎繼位時國家條件已經很差,而隋煬帝繼位卻一片欣欣向榮.如果話佢無問題,咁隋朝真正亡國原因係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