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次級貸款或次級按揭(英文:subprime lending),是為信用評級較差、無法從正常渠道借貸的人所提供的貸款。次級貸款的利率一般較正常貸款為高,而且常常是可以隨時間推移而大幅上調的浮動利率,因而對借款人有較大風險。由於次級貸款的違約率較高,對於貸款商也有較正常貸款更高的信用風險。
次級房貸與次級債券
「Subprime」這個字經常運用在subprime lending、subprime mortgages、subprime car loans、subprime credit cards。subprime的意思是泛指有信用問題(problems with credit history)狀況下的貸款。因此所謂次級房貸,是指有信用問題之房貸者的貸款。
次級房屋貸款經過貸款機構及華爾街組合包裝之後以債券或證券等金融產品形式在按揭二級市場上出賣給投資者;這些債券產品被稱為次級債券
次級房貸風暴與信用緊縮
美國利率一度過去幾年曾調降至1%,使得房地產相關產業大漲。隨著利率從1%漸漸調升至5.25%,使得房地產相關產業緊縮下跌,在房地產急跌後,由於資產縮水,使得次級房貸,由利率風險產生信用風險,引發貝爾斯登公司的避險基金破產風險。受到利率降至1%再升至5.25%,引發的利率風險,將導致信用市場(credit markets)的債券相關投資商品大量拋售。
對於次級房貸問題是否最後將拖垮美國房市,已令市場陷入高度驚懼,信用評等機構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與穆迪(Moody's)於2007年7月11日調降房屋按揭貸款擔保債券(RMBS)的評等與次級房貸按揭債券評等的行動,使得投資人擔憂次級房貸可能進一步拖累房屋市場,進而波及經濟中的其他層面。標準普爾還預測美國房價將繼續走低,其首席經濟學家韋斯預測,從2006年到2008年間,美國房價的平均跌幅將達8%,韋斯並且不看好美房市信用惡化的情況在短期內會好轉,預測次級房貸違約情事將更見增加,房價也將繼續走低,但可望在2008年第一季觸底。
房貸擔保債券的評等遭下修,可能引發負面骨牌效應,因為這些經由華爾街某些大型銀行銷售的債券,就是融通美國房市的主要資金來源,因此可能終將扼阻寬鬆資金這道近年房價主要推手的活水。美國次級房貸市場,是在2007年2月,隨著匯豐銀行控股公司及新世紀金融公司,雙雙傳出房貸資產遭到還款違約激增所侵蝕,而開始由盛轉逆,敗象畢露。次級房貸市場在2007年的迅速瓦解,凸顯了有關金融產品的利率風險與信用風險,對全球主要債市等金融市場造成了衝擊,導致了市場資金在一段時期內的緊縮。
源頭
次級抵押貸款是指一些貸款機構向信用程度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貸款。近年美國等國家放鬆購屋信貸標準(不用付首期,不用入息證明,也不計較抵押單位的質素等),形成次級房貸市場。次級房屋信貸經過貸款機構及華爾街組合包裝之後以票據或證券產品形式在按揭二級市場上出賣、用高息吸引其他金融機構和對沖基金購買。但好景不常,美國的房地產市場開始在2006年轉差,美圓利率多次加息,令到次級房屋信貸的拖欠以及壞帳增加,次級房屋信貸產品的價格大跌,直接令到歐美以及澳洲不少金融機構都出現財政危機,甚至面臨破產,牽動全球信貸出現收縮。部分基金為了應付客戶大規模贖回潮,於是借日圓平倉,大舉投資的方法再行不通,唯有沽貨套現,即是所謂日圓利差交易拆倉,造成連串的骨牌效應,導致環球股市大跌。[1]
原先在美國次級貸款市場占七成份額的房利美和房地美公司,由政府機構主宰,將貸款打包成證券,承諾投資者能夠獲得本金和利率。隨著這兩家公司的醜聞爆出,政府對兩家公司的業務增長加以限制,整個次貸市場開始爭搶這兩家公司所購貸款。整個過程中,新的市場參與者出於逐利目的過分追求高風險貸款。當房利美和房地美還占房貸市場主導地位時,他們通常會制定明確的放貸標準,嚴格規定哪些類型的貸款可以發放。時至今日,由於全球成千上萬高風險偏好的對沖基金、養老金基金以及其他基金投資者的介入,原有的放貸標準在高額利率面前成為一紙空文,新的市場參與者與華爾街經銷商不斷鼓勵放貸機構嘗試不同貸款類型。許多放貸機構甚至不要求次級貸款借款人提供包括稅收表格在內的財務資質證明,做房屋價值評估時,放貸機構也更多依賴機械的計算機程序而不是評估師的結論,潛在的風險就深埋於次級貸款市場中了。
近年來美聯儲連續17次提息,聯邦基金利率從1%提升到5.25%。利率大幅攀升加重了購房者的還貸負擔,美國住房市場開始大幅降溫。受此影響,很多次級抵押貸款市場的借款人都無法按期償還借款,購房者難以將房屋出售或者通過抵押獲得融資。於是普通居民的信用降低,與房地產貸款有關債券的評估價格下跌。一旦抵押資產價值縮水,危機就會產生,而且會波及整個鏈條。
事件時序
2007年上半年
2007年1月:匯豐控股首次額外增加在美國次級房屋信貸的準備金額,並發出盈利警告。
2007年3月:匯豐控股宣佈業績,並額外增加在美國次級房屋信貸的準備金額達70億美元,合共105.73億美元,升幅達33.6%;消息一齣,令當日股市大跌,其中恆生指數下跌777點,跌幅4%[2]。
2007年4月2日:美國第二大次級房貸公司新世紀金融公司申請破產保護。
2007年7月27日:環球股市首度因美國次級房屋信貸問題而出現大跌市[3]。
2007年7月底至8月初:全球股市因為美國次級房屋信貸的危機而出現熊市,全部股票市場下跌。
2007年8月
2007年8月1日:澳洲麥格理集團旗下兩隻對沖基金,上月因美國次級房貸問題而虧損逾50%;同日股市大跌。[4]
2007年8月2日:法國巴黎銀行旗下對沖基金因美國次級房貸問題而虧損[5]
2007年8月4日:中國銀行宣佈增加在美國次級房屋信貸的準備金額,令市場知道不單只是匯豐出現問題,而是全球整個銀行業的問題[6]。
2007年8月6日:全球股市第三度因美國次級房屋信貸問題而大跌市[7]。
2007年8月6日至11日:歐洲中央銀行、日本銀行、澳洲中央銀行、美國聯邦儲備局、加拿大中央銀行等國先後為美國的次級房屋信貸上增加準備金額來注資,分別為1158億歐元、1萬億日圓、49.5億澳元、590億美元以及31.5億加元[8]。
2007年8月10日:全球股市第四度因美國次級房屋信貸問題而大跌市[9]。
2007年8月15日:全球股市第五度因美國次級房屋信貸問題以及日圓拆倉的消息影響而大跌市,拖累環球股市和貨幣,恆生指數一度急瀉超過700點,跌至兩個月以來的低位。[10]。
2007年8月16日:
全球金融資產質素轉壞,加劇日圓利差交易拆倉潮,在眾多利淡消息籠罩下,金融市場繼續出現恐慌性拋售。
全球股市第六度因美國次級房屋信貸問題以及日圓利差交易拆倉潮的消息影響而出現連續第二日大跌市;環球股市全線受挫,其中韓國綜合股價指數下跌達8.8%;香港恆生指數在當日一度急瀉940點,跌至5個月以來的低位,令在7月的歷史最高點在一個月內跌了約3,000點,跌了約12%。
另外有基金業人士擔心,若基金贖回潮持續,會加劇金融市場的跌勢。[11]。
2007年8月17日:
全球金融資產質素轉壞,加劇日圓利差交易拆倉潮,金融市場續續第三日出現恐慌性拋售。
亞洲股市全線下跌,其中恆生指數在中午一度急挫了1,285點,但收市前一小時內反彈約1,000點,收市時只跌285點。日經平均指數亦大跌874點,是七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12]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在美國股票市場開市前宣佈調降低貼現率0.5個百分點至5.75%,消息一齣令到歐美股市戲劇性反彈。
2007年8月31日:
美國總統喬治布殊首次就如何應對次級抵押貸款危機提出方案及措施。[13]
曾經是美國最大次級房貸公司的Ameriquest Mortgage將批發及服務業務賣給了花旗集團,停止了貸款營業。
2007年下半年
2007年9月13日:英國第五大信貸銀行Northern Rock因次級房屋信貸風暴而影響流動資金資金。當日很多戶口持有人到銀行提取現金,合共提走了10億英磅。英倫銀行向該銀行注入資金,成為50年來最大救市。到了9月17日,財相戴理德宣佈向Northern Rock提供百分百存款保證,危機才告平息。
瑞銀(UBS)10月1日發表報告稱,受美國次級住房抵押貸款市場危機影響,銀行虧損額超過40億瑞士法郎(30.4億美元)[15] 。
2007年11月2日:正當全球市場以為美國次級房屋信貸風暴可以告一段落,但是全球股市出現了全體服跌的情況,恆生指數又下跌了一千多點。
2007年12月12日 多國央行聯手協作緩解次級債危機 ,美聯儲、歐洲央行以及加拿大、英國和瑞士的央行參與了這項行動,這是自9·11事件以來全球經濟合作的最大行動, 恆生指數一星期又下跌了1279多點。
2008年
隨著次級信貸風暴加劇,美國最大的房地產抵押貸款公司Countrywide Financial面臨破產的危險。2008年1月11日,美國銀行宣佈將以約值40億美元的股票收購該公司。
1月16日全球因次級房屋信貸問題而導致小股災;而在1月21日,全球又爆發環球小股災,各個股市下挫超過半成(美國股市因馬丁路德金紀念日而休市),多個股市更是自九一一事件後單日下挫最大的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