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洋紫荊於十九世紀末期在港島鋼線灣海邊附近,為法國傳道會神父首先發現。神父把洋紫荊折枝移至薄扶林道一帶的修道院。由於世界各地並沒有發現與洋紫荊相同的品種,因此,在一九零八年,植物學家判定這種只在香港發現的植物為羊蹄甲屬的新品種,並為記念熱愛植物研究的前任港督卜力爵士(Sir Henry Blake 1898-1903),將之命名為Bauhinia blakeana(洋紫荊)。
洋紫荊在一九六五年獲選為香港市花。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香港主權回歸祖國,由於洋紫荊是香港土生的植物,具有獨特的歷史,能夠充分代表香港,因此更成為香港特別行政區區徽的主要圖案。
鮮艷奪目的洋紫荊,外形與蘭花相似,屬蘇木科植物,只能以高空壓條法、硬枝扦插法或嫁接法繁殖。洋紫荊的花期頗長,由每年十一月至翌年三月。而在本港目前所見的洋紫荊,相信都是由一百多年前在港島發現的一棵洋紫荊樹衍生出來的。
2008-01-20 22:23:32 補充:
早在1965年,香港已經採用洋紫荊作為市花,當時新成立的市政局就用了洋紫荊為標誌。1997年後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繼續採納洋紫荊花的元素作為區徽、區旗及硬幣[3]的設計圖案。區旗的洋紫荊圖案花蕊以五顆星表示,與中國國旗上的五星相對應,寓意中國與香港緊密的關係,雖然洋紫荊原為紫紅色,區旗只用紅白兩色,象徵香港實踐一國兩制,故洋紫荊圖案被改成白色。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4%8B%E7%B4%AB%E8%8D%8A&variant=zh-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