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萬里長城背景資料!快!快!快!快!快!快! 20分!

2008-01-21 5:14 am
急需萬里長城背景資料!快!快!快!快!快!快! 20分!

回答 (4)

2008-01-21 5:17 am
✔ 最佳答案
萬里長城是中國歷代一項極為重要的偉大工程,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年的歷史,它的建築雖然給當時的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但郤並未因此而失去它重要的意義。長城是人民用血汗和生命換來的,當中是經歷了幾多波折,到今天,它終於成為了中華民族的驕傲、自信和團結的象徵﹗

到今天長城因為生態環境和人為的破壞,破損程度巳非常嚴重,有的地方更早已被埋於沙漠之下,只剩下原來的三分二,但聽聞踏足月球的美國太空人說,在月球上望向地球,在這樣的距離下,用肉眼仍然能夠看到連綿不斷的長城,不禁大叫聲好﹗這足可見其規模之廣,簡直不愧為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跡,洋人對此,亦不由他們說對我們中華民族不服。

古時的長城,有它一日,外族就難踏足中原一步,到今天,長城基本上巳失去防衛的意義,只剩下供人遊覽的作用,對著坦克、飛彈只可徒然興嘆。若果沒有它的存在,試問一聲,中華民族能夠如今日一樣嗎? 也許中國早巳給強悍的遊牧民族所入侵,將之分割若干份,匈奴佔這方、突厥佔那方、蒙古的又佔那一方……像歐洲一般四分五裂,若非有它,中國再非是一個大一統的中國了﹗

萬里長城的簡介

中國的萬里長城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工程,好多年前,中國的長城便已被稱為中古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它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秦朝統一中國之後建成萬里長城。後經歷代王朝陸續修築,漢、明兩代修築的規模更大得驚人,現存的長城為明朝所修築由渤海之山海關伸展到甘肅省之嘉峪關,長城平均高度為7.8米,平均底部闊6.5米,而頂部為5.8米。它每隔100米便設一座長方形石台作為瞭望之用。

萬里長城的起源

長城的修築可上溯到公元前七世紀。當時割据一方的諸侯國為了互相防禦敵國的入侵,便在自己的領土上築起城牆,長度多為數十里至百里不等,因國而定,亦因城牆呈長形,故人稱長城。而最早築起城牆的諸侯國為楚國,而後來各諸侯國都相繼效法,築起長城,而秦、燕、趙等與北方匈奴等遊牧民族相鄰的諸侯國,常受其侵擾,財物人命都慘受災害,故他們都築起了規模很大的城嬙,而這些恰好就成了秦始皇起長城的基礎。

萬里長城的作用

由於北方遊牧民族擅長於騎射,於馬上作戰能收於自如,在開闊的地方上縱橫馳騁,勢不可擋,但攻堅步兵非其所長,故以堅固高聳城牆阻擋,能迫之捨長就短。當我國受外敵入侵,兵士便燃狼煙報警,數小時內便可將朋襲消息傳到千里之外,使防區和中央朝廷能掌握軍情,進行進一步行動。

萬里長城的材質

建造長城的材質主要為土、木、石、瓦件等,而歷代皇帝都以”因地形,用險制塞”作築城原則,利用地勢,如在兩山之間的狹口、河谷會合轉折處、平川往來必經之處等,這麼一來就能控制險要,又能節省人力材料。
2008-01-27 8:10 am
長城一般指現存中國的明長城,東起鴨綠江邊的虎山長城,西至嘉峪關,全長7,300多公里(另據報導,1990年一個徒步走完長城的中國人的計步器顯示為6,700公里),合14,600華里,所以被稱為萬里長城,在西方也常被稱為中國長城。長城平均高6-7米、寬4-5米,是建於中國古代的浩大的軍事防禦工程。也是世界上僅有的幾個巨型結構[1][2]

以長城為分界,長城以北常被稱為塞外(北部和西北部)或關外(東北部),而長城以南稱為關內。

長城同時也是世界上人造建築的幾個記錄保持者,其長度,占地面積,重量等。

[編輯] 歷代長城
中國長城的修築始於春秋戰國時代,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其中尤以秦、漢、明三代的規模最大。唐朝時,由於北方的突厥已經被擊敗不再成為威脅,未修長城;宋朝時,失去燕雲十六州使得修築長城變得沒有意義;元朝統治者是蒙古人,僅對一些關口做了修繕,僅僅起到盤查路人和商路驛站的作用;與元朝類似,清朝也未修長城。現代修長城,除了是對古跡的維修和保護外,也部分程度上是為了發展旅遊,但在軍事上已經失去意義。


[編輯] 秦代長城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領三十萬人北逐匈奴,佔據河套,並修築長城。「秦已並天下,乃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築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余里,於是渡河,據陽山,逶蛇而北。暴師於外十余年。」(《史記·蒙恬列傳》)秦長城把過去秦、趙、燕三國長城連接起來,從臨洮到遼東的綿延萬里,從此始有「萬里長城」之稱。

秦長城可大致分為西段和北段。西段起於今甘肅省岷縣,循洮河北至臨洮縣,經定西縣向東北至寧夏固原縣、甘肅環縣、陝西靖邊、橫山、榆林、神木,然後向北折至今內蒙古托克托南,抵黃河南岸。北段即黃河以北的長城沿陰山西段的狼山,向東至大青山北麓,再向東經今內蒙集寧、興和至河北尚義,再向東北經今河北張北、圍場,再向東經撫順、本溪後向東南,終於朝鮮清川江入海處。

在修筑北方長城的同時,原諸侯國間用以「互防」的長城被拆毀:「皇帝奮威,德並諸侯,初一泰平。墮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史記·秦始皇本紀》)秦長城對於抵禦匈奴的騷擾,保障中原生產和生活的安定,起了重要的作用。秦始皇為了修築長城動用了30萬人,創造了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跡。這一繁重的修築工程,也給當時的人們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孟姜女的故事便來源於此。現在臨洮附近,陰山、大青山一線,都有秦長城遺跡殘存。


[編輯] 漢代長城
漢朝繼續對長城進行修建,以抵禦北方匈奴的侵襲。從漢文帝到漢宣帝,築成了一條西起大宛貳師城、東至鴨綠江北岸、全長近一萬公里的長城。漢長城是歷史上最長的長城。


[編輯] 北朝及隋代長城
北朝的北魏、東魏、北齊、北周對長城進行了修築與增建。其中以北齊年間修建規模最大。隋文帝時,為防範突厥,多次於冬季征發丁壯修築長城。隋煬帝時,兩次於夏季大規模征發勞力修築,此時防禦的對象還包括西北方向的吐谷渾。隋長城在前代北魏和北周、北齊長城的基礎上,將東起紫河,經朔方、靈武直至榆谷以東的長城、築壘基本連成一線。


[編輯] 金代長城
金朝為防禦蒙古,開始大築長城。金朝所修長城,史稱金界壕或金邊堡。


[編輯] 明代長城
主條目:明長城

長城的衛星照片。位於中國山西省北部。低角度的日照以及薄雪突出了長城的一段,以一條黑色線形從圖像的左下角延伸到右上角。到了明朝,從洪武至萬曆,經過20次大規模的修建,築成了一條西起甘肅嘉峪關,東至遼東虎山,全長6350公里的長城。這也是現在所見到的大部份長城。
參考: wikipedia
2008-01-23 1:33 am
長城一般指現存中國的明長城,東起鴨綠江邊的虎山長城,西至嘉峪關,全長7,300多公里(另據報道,1990年一個徒步走完長城的中國人的計步器顯示為6,700公里),合14,600華里,所以被稱為萬里長城,在西方也常被稱為中國長城。長城平均高6-7米、寬4-5米,是建於中國古代的浩大的軍事防禦工程。也是世界上僅有的幾個巨型結構[1][2]

以長城為分界,長城以北常被稱為塞外(北部和西北部)或關外(東北部),而長城以南稱為關內。

長城同時也是世界上人造建築的幾個記錄保持者,其長度,占地面積,重量等

歷代長城
中國長城的修築始於春秋戰國時代,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其中尤以秦、漢、明三代的規模最大。唐朝時,由於北方的突厥已經被擊敗不再成為威脅,未修長城;宋朝時,失去燕雲十六州使得修築長城變得沒有意義;元朝統治者是蒙古人,僅對一些關口做了修繕,僅僅起到盤查路人和商路驛站的作用;與元朝類似,清朝也未修長城。現代修長城,除了是對古跡的維修和保護外,也部分程度上是為了發展旅遊,但在軍事上已經失去意義。

秦代長城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領三十萬人北逐匈奴,佔據河套,並修築長城。「秦已並天下,乃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築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余里,於是渡河,據陽山,逶蛇而北。暴師於外十余年。」(《史記·蒙恬列傳》)秦長城把過去秦、趙、燕三國長城連接起來,從臨洮到遼東的綿延萬里,從此始有「萬里長城」之稱。

秦長城可大致分為西段和北段。西段起於今甘肅省岷縣,循洮河北至臨洮縣,經定西縣向東北至寧夏固原縣、甘肅環縣、陝西靖邊、橫山、榆林、神木,然後向北折至今內蒙古托克托南,抵黃河南岸。北段即黃河以北的長城沿陰山西段的狼山,向東至大青山北麓,再向東經今內蒙集寧、興和至河北尚義,再向東北經今河北張北、圍場,再向東經撫順、本溪後向東南,終於朝鮮清川江入海處。

在修筑北方長城的同時,原諸侯國間用以「互防」的長城被拆毀:「皇帝奮威,德並諸侯,初一泰平。墮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史記·秦始皇本紀》)秦長城對於抵禦匈奴的騷擾,保障中原生產和生活的安定,起了重要的作用。秦始皇為了修築長城動用了30萬人,創造了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跡。這一繁重的修築工程,也給當時的人們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孟姜女的故事便來源於此。現在臨洮附近,陰山、大青山一線,都有秦長城遺跡殘存。

漢代長城
漢朝繼續對長城進行修建,以抵禦北方匈奴的侵襲。從漢文帝到漢宣帝,築成了一條西起大宛貳師城、東至鴨綠江北岸、全長近一萬公里的長城。漢長城是歷史上最長的長城

北朝及隋代長城
北朝的北魏、東魏、北齊、北周對長城進行了修築與增建。其中以北齊年間修建規模最大。隋文帝時,為防範突厥,多次於冬季征發丁壯修築長城。隋煬帝時,兩次於夏季大規模征發勞力修築,此時防禦的對象還包括西北方向的吐谷渾。隋長城在前代北魏和北周、北齊長城的基礎上,將東起紫河,經朔方、靈武直至榆谷以東的長城、築壘基本連成一線。

金代長城
金朝為防禦蒙古,開始大築長城。金朝所修長城,史稱金界壕或金邊堡.

明代長城
主條目:明長城

長城的衛星照片。位於中國山西省北部。低角度的日照以及薄雪突出了長城的一段,以一條黑色線形從圖像的左下角延伸到右上角。到了明朝,從洪武至萬曆,經過20次大規模的修建,築成了一條西起甘肅嘉峪關,東至遼東虎山,全長6350公里的長城。這也是現在所見到的大部份長城。

山西、河北的內、外長城
位於山西、河北的外長城,基本上和內蒙古的省界吻合,是明代北疆的國界。明朝初年,為了對抗北元,明軍多番出擊,同時也沿前線修築長城。城身的重要地段都以夯土外包條石,置敵台、堡壘、關隘以作守備,同時,沿邊建立長期世襲服軍役的衛所制度,使他們世世代代守衛邊疆。明成祖遷都北京後,多位明帝為保護自身的安全,又沿太行山在山西、河北一段加建內長城作為第二道防線。

內、外兩段長城在西邊於山西忻州市偏頭關(俗稱偏關,明代時為山西鎮總兵駐地)匯聚。

外長城自西向東,自忻州市偏關縣老牛灣,沿山西、內蒙古交界線,經偏關縣老營堡向東北轉過朔州市平魯區(唐代名將尉遲恭的出生地)、再經朔州市朔城區、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山西朔州市右玉縣、大同市左雲縣、市區、陽高縣(東南20里即是漢高祖親伐匈奴卻被圍困多日的白登山)、天鎮縣新平堡馬市口,進入河北張家口市懷安縣、萬全縣、橋西區、崇禮縣、赤城縣,經北京延慶縣居庸關西北在北京延慶縣四海冶[3]和內長城交匯。
內長城全長1600多公里。自西向東自忻州市偏關縣老營堡個角墩,沿山西境內朔州市、忻州市交界線,向東南轉過朔州市平魯區,再經忻州市神池縣、朔州市朔城區、忻州市寧武縣(有寧武關)、忻州市原平縣、朔州市山陰縣、忻州市代縣(北有雁門關)、朔州市應縣、忻州市繁峙縣、大同市渾源縣至大同市靈丘縣(有平型關),直到河北保定市阜平縣、淶源縣、易縣、淶水縣、張家口市涿鹿縣、入北京市門頭溝區、又回到張家口市懷來縣,再入北京延慶縣八達嶺、居庸關西南,在北京延慶縣四海冶和外長城交匯。
內長城在大同市靈丘縣牛幫口又分叉南下,沿河北、山西交界線,順太行山向南,經娘子關、固關,在長治市黎城縣東陽關結束。

南長城
主條目:苗疆長城
南長城位於中國湘黔邊界,又稱苗疆長城,是2000年4月才被「發現」的苗族疆防。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北起湖南湘西古丈縣的喜鵲營,南到貴州銅仁境內的黃會營,全長190公里。

長城構築

[編輯] 構築法則
長城的構築,以「因地形,據險制塞」為基本法則。「因地形」,即指根據地形條件而構築工程,和充分利用在地的自然資源選擇合適的建築材料。「據險制塞」,主要是指利用地理天險禦敵。此原則有利於防守,也可以節省建築材料。


[編輯] 建築材料與構築方法
長城的修築從春秋到明末,持續了兩千余年。由於各個時代的生產力、技術水平不同,也由於各個政權所面臨的軍事形勢不同,歷代修建的長城在構造、建築方法及形制方面都互有不同;而由於各處地理條件的差異,即使同一時代所修的長城面貌也有不同。

就不同歷史時期和築城技術的發展而言,北魏以前各朝所修的長城,以版築夯土為主,北魏時期出現了磚石結構的長城,明代長城則廣泛運用了石砌法、磚砌法、磚石混砌法。

就長城沿線各地的地理條件之不同而言,建造長城所需的材料均按「因地制宜」的原則就地取材解決。在山地,則開山取石壘牆;在黃土地帶,則取土夯築;在沙漠,則用蘆葦或柳條,加以層層鋪沙修築。此外,砌牆所用的磚、瓦、石灰和木料等,除就地設窯燒制或砍伐外,官府還設有專門部門供應。


[編輯] 長城形制與體系

烽火臺長城從來就不是一道孤立的城牆,而是由大量建築組成的嚴密體系。越到後期,長城體系就越完善、越嚴密,整體防禦能力不斷增強。長城體系主要由關隘、城牆與樓臺、烽燧三部分組成,此外還包括其他附屬設施。城牆與樓臺又可以分為城門、城樓和城牆三部份。


[編輯] 關隘
在出入長城的咽喉要道上一般都設有關隘駐守。關隘一般建在狹窄的通道上,如兩山之間的最窄處,山水之間的狹長走廊,以及溪流、河谷的相交處。由於關隘於軍事的重要意義,此處的長城有著更為堅固、完善的防禦體系。關隘一般由關口的方形或多邊形城牆、城門、城門樓、瓮城組成。有的還有羅城和護城河。

城門:城門是進出關口的通道。元以前多用木過梁,後來改用磚或石塊砌成拱券形的門洞,稱為「券門」。門洞內裝有巨大的包鐵木門,門外側用巨釘嵌鑲,門內側裝有門閂及鎖環,有的還裝有機關。
城樓:城門上方築有城樓,是重要的觀察所、指揮所和戰鬥據點。城樓為三層以下的木結構或磚木結構建築。

[編輯] 烽燧
長城體系中設置有大量烽燧(烽火臺)作為情報傳遞系統。根據歷史文獻、出土漢簡和實地考察可知,烽燧數量眾多且一直延伸到長城以外很遠的地方。按烽燧配置的位置和功能,可以分為四組:設在大漠深處的烽火臺是發出警訊的最前線,沿長城兩側設置的烽火臺向沿線傳遞情報,由長城通往京師的系列烽火臺與王朝中央聯繫,還有一組烽火臺與長城所在地附近的地方政府和駐軍聯繫。按明朝制度,舉一煙鳴一炮表示來敵100人左右;舉二煙鳴二炮,來敵500人左右;1000人以上舉三煙鳴三炮。


[編輯] 其他附屬設施
長城體系除了作為情報傳遞系統的烽燧以外,還建立了以城障等設施構成的縱深防禦配置。秦漢時各種設施得到完善,並且在長城內外設置了屯戍城作為屯駐重兵之所,而且向縱深發展,形成網絡。在城牆、城堡的外側,還有特意設置的障礙物,如僵落、虎落等。秦朝在河套長城一帶,廣植榆樹以阻擋匈奴騎兵,人稱榆關。北齊時在長城內側設戍,險要之處置州鎮,築扎軍隊,形成前沿的線狀佈防。

著名關城
虎山長城:明長城的東端起點。
山海關:山海關控制著由北京通往東北的要衝——遼西走廊,位於燕山東段與渤海之間的狹長地帶,是明長城東部第一座關口,有「天下第一關」之稱。
嘉峪關:嘉峪關位於祁連山與龍首山之間的狹窄隘口,控制河西走廊,始建於明代,為明長城最西端關口,有「天下第一雄關」之稱。
玉門關
陽關
雁門關:雁門關高踞在的九塞之一的雁門山上,扼守山西南北交通要衝,切斷了塞北高原通向山西及華北平原的一條重要通道。
水關
黃崖關
八達嶺
居庸關
慕田峪長城
金山嶺長城
司馬台長城
大境門
寧夏古長城
紫荊關
2008-01-22 10:48 pm
中國長城的修築始於春秋戰國時代,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其中尤以秦、漢、明三代的規模最大。唐朝時,由於北方的突厥已經被擊敗不再成為威脅,未修長城;宋朝時,失去燕雲十六州使得修築長城變得沒有意義;元朝統治者是蒙古人,僅對一些關口做了修繕,僅僅起到盤查路人和商路驛站的作用;與元朝類似,清朝也未修長城。現代修長城,除了是對古跡的維修和保護外,也部分程度上是為了發展旅遊,但在軍事上已經失去意義。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領三十萬人北逐匈奴,佔據河套,並修築長城。「秦已並天下,乃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築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余里,於是渡河,據陽山,逶蛇而北。暴師於外十余年。」(《史記·蒙恬列傳》)秦長城把過去秦、趙、燕三國長城連接起來,從臨洮到遼東的綿延萬里,從此始有「萬里長城」之稱。

秦長城可大致分為西段和北段。西段起於今甘肅省岷縣,循洮河北至臨洮縣,經定西縣向東北至寧夏固原縣、甘肅環縣、陝西靖邊、橫山、榆林、神木,然後向北折至今內蒙古托克托南,抵黃河南岸。北段即黃河以北的長城沿陰山西段的狼山,向東至大青山北麓,再向東經今內蒙集寧、興和至河北尚義,再向東北經今河北張北、圍場,再向東經撫順、本溪後向東南,終於朝鮮清川江入海處。

在修筑北方長城的同時,原諸侯國間用以「互防」的長城被拆毀:「皇帝奮威,德並諸侯,初一泰平。墮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史記·秦始皇本紀》)秦長城對於抵禦匈奴的騷擾,保障中原生產和生活的安定,起了重要的作用。秦始皇為了修築長城動用了30萬人,創造了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跡。這一繁重的修築工程,也給當時的人們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孟姜女的故事便來源於此。現在臨洮附近,陰山、大青山一線,都有秦長城遺跡殘存。

漢朝繼續對長城進行修建,以抵禦北方匈奴的侵襲。從漢文帝到漢宣帝,築成了一條西起大宛貳師城、東至鴨綠江北岸、全長近一萬公里的長城。漢長城是歷史上最長的長城。

北朝的北魏、東魏、北齊、北周對長城進行了修築與增建。其中以北齊年間修建規模最大。隋文帝時,為防範突厥,多次於冬季征發丁壯修築長城。隋煬帝時,兩次於夏季大規模征發勞力修築,此時防禦的對象還包括西北方向的吐谷渾。隋長城在前代北魏和北周、北齊長城的基礎上,將東起紫河,經朔方、靈武直至榆谷以東的長城、築壘基本連成一線。

金朝為防禦蒙古,開始大築長城。金朝所修長城,史稱金界壕或金邊堡。

到了明朝,從洪武至萬曆,經過20次大規模的修建,築成了一條西起甘肅嘉峪關,東至遼東虎山,全長6350公里的長城。這也是現在所見到的大部份長城。

位於山西、河北的外長城,基本上和內蒙古的省界吻合,是明代北疆的國界。明朝初年,為了對抗北元,明軍多番出擊,同時也沿前線修築長城。城身的重要地段都以夯土外包條石,置敵台、堡壘、關隘以作守備,同時,沿邊建立長期世襲服軍役的衛所制度,使他們世世代代守衛邊疆。明成祖遷都北京後,多位明帝為保護自身的安全,又沿太行山在山西、河北一段加建內長城作為第二道防線。

內、外兩段長城在西邊於山西忻州市偏頭關(俗稱偏關,明代時為山西鎮總兵駐地)匯聚。

* 外長城自西向東,自忻州市偏關縣老牛灣,沿山西、內蒙古交界線,經偏關縣老營堡向東北轉過朔州市平魯區(唐代名將尉遲恭的出生地)、再經朔州市朔城區、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山西朔州市右玉縣、大同市左雲縣、市區、陽高縣(東南20里即是漢高祖親伐匈奴卻被圍困多日的白登山)、天鎮縣新平堡馬市口,進入河北張家口市懷安縣、萬全縣、橋西區、崇禮縣、赤城縣,經北京延慶縣居庸關西北在北京延慶縣四海冶[3]和內長城交匯。

* 內長城全長1600多公里。自西向東自忻州市偏關縣老營堡個角墩,沿山西境內朔州市、忻州市交界線,向東南轉過朔州市平魯區,再經忻州市神池縣、朔州市朔城區、忻州市寧武縣(有寧武關)、忻州市原平縣、朔州市山陰縣、忻州市代縣(北有雁門關)、朔州市應縣、忻州市繁峙縣、大同市渾源縣至大同市靈丘縣(有平型關),直到河北保定市阜平縣、淶源縣、易縣、淶水縣、張家口市涿鹿縣、入北京市門頭溝區、又回到張家口市懷來縣,再入北京延慶縣八達嶺、居庸關西南,在北京延慶縣四海冶和外長城交匯。

南長城位於中國湘黔邊界,又稱苗疆長城,是2000年4月才被「發現」的苗族疆防。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北起湖南湘西古丈縣的喜鵲營,南到貴州銅仁境內的黃會營,全長190公里。

長城的修築從春秋到明末,持續了兩千余年。由於各個時代的生產力、技術水平不同,也由於各個政權所面臨的軍事形勢不同,歷代修建的長城在構造、建築方法及形制方面都互有不同;而由於各處地理條件的差異,即使同一時代所修的長城面貌也有不同。

就不同歷史時期和築城技術的發展而言,北魏以前各朝所修的長城,以版築夯土為主,北魏時期出現了磚石結構的長城,明代長城則廣泛運用了石砌法、磚砌法、磚石混砌法。
就長城沿線各地的地理條件之不同而言,建造長城所需的材料均按「因地制宜」的原則就地取材解決。在山地,則開山取石壘牆;在黃土地帶,則取土夯築;在沙漠,則用蘆葦或柳條,加以層層鋪沙修築。此外,砌牆所用的磚、瓦、石灰和木料等,除就地設窯燒制或砍伐外,官府還設有專門部門供應。
長城從來就不是一道孤立的城牆,而是由大量建築組成的嚴密體系。越到後期,長城體系就越完善、越嚴密,整體防禦能力不斷增強。長城體系主要由關隘、城牆與樓臺、烽燧三部分組成,此外還包括其他附屬設施。城牆與樓臺又可以分為城門、城樓和城牆三部份。

在出入長城的咽喉要道上一般都設有關隘駐守。關隘一般建在狹窄的通道上,如兩山之間的最窄處,山水之間的狹長走廊,以及溪流、河谷的相交處。由於關隘於軍事的重要意義,此處的長城有著更為堅固、完善的防禦體系。關隘一般由關口的方形或多邊形城牆、城門、城門樓、瓮城組成。有的還有羅城和護城河。

長城體系中設置有大量烽燧(烽火臺)作為情報傳遞系統。根據歷史文獻、出土漢簡和實地考察可知,烽燧數量眾多且一直延伸到長城以外很遠的地方。按烽燧配置的位置和功能,可以分為四組:設在大漠深處的烽火臺是發出警訊的最前線,沿長城兩側設置的烽火臺向沿線傳遞情報,由長城通往京師的系列烽火臺與王朝中央聯繫,還有一組烽火臺與長城所在地附近的地方政府和駐軍聯繫。按明朝制度,舉一煙鳴一炮表示來敵100人左右;舉二煙鳴二炮,來敵500人左右;1000人以上舉三煙鳴三炮。

長城體系除了作為情報傳遞系統的烽燧以外,還建立了以城障等設施構成的縱深防禦配置。秦漢時各種設施得到完善,並且在長城內外設置了屯戍城作為屯駐重兵之所,而且向縱深發展,形成網絡。在城牆、城堡的外側,還有特意設置的障礙物,如僵落、虎落等。秦朝在河套長城一帶,廣植榆樹以阻擋匈奴騎兵,人稱榆關。北齊時在長城內側設戍,險要之處置州鎮,築扎軍隊,形成前沿的線狀佈防。

長城既是農耕民族的防禦前線,也是向游牧民族發動反擊的前進基地。長城後側縱深配備機動的軍隊以因應戰事,而長城還不是防禦的最前線,在長城前方部署的觀察哨深入到極遠處。在古代,游牧騎兵有優良的機動能力和強大的攻擊力,但是對於城垣防禦體系卻無能為力,因此長城的修建的確能夠有效的抵禦北方民族的侵擾。

長城是中國古代建造的最為宏大的工程之一,它在以後的歷朝歷代都發揮了很重要的防禦作用。長城的存在,對古人來說,也是一個防禦入侵的精神防線。尤其在近代,中國人更是以長城做為中國的象徵。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中,有「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的歌詞,號召在國家最危急的時刻,抵禦入侵。

房龍在1937年出版的《地球的故事》中猜想:中國的長城是月球上的天文學家唯一能看得見的建築物。關於能否從太空中用肉眼望見長城一直存在爭議。長城和一般高速公路差不多寬,本身並非發光體與反光體,在幾百公里以上不借助儀器用肉眼觀察是不可能的[4]。神舟五號的宇航員楊利偉稱在2003年他的太空之旅中沒有看到長城。

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長城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參考: Wiki


收錄日期: 2021-04-13 15:00:1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120000051KK0401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