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對中國有什麼貢獻?

2008-01-21 4:42 am
基督教對中國有什麼貢獻?

回答 (2)

2008-01-21 6:57 am
✔ 最佳答案
基督教進入中國的時期:
635至845唐朝時,景教 (Nestorianism,聶斯脫利派) 傳教士來華。
1279至1368元朝時,景教和天主教的也里可溫教隨蒙古人的統治傳入。忽必烈請教皇格雷戈里十世派遣一百位傳教士來華,但沒有得到回應。1289天主教方濟各會傳教士孟德高維諾來華,把新約翻譯成蒙古文。
1583明朝時,意大利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羅明堅到肇慶,1601接觸北京及沿海地區,包括台灣。1723清雍正禁教。
1807清朝時,英國基督教倫敦佈道會傳教士馬禮遜來廣州傳教。1854英國傳教士戴德生來華,深入內地傳教,創立中國內地會,成為基督教在中國的最大差會。
基督教隨後對中國的教育,醫療,衛生,新聞,翻譯,出版的發展有很大貢獻。
解放前中國基督徒開展宣教工作的時期:
1827梁發受馬禮遜按立為第一個中國籍牧師。
1877中國教會與西差會召開第一次全國宣教大會,當時全國有西宣教士約五百名,中國傳道人七百五十名。1890召開第二次大會,當時有西宣教士約一千三百名,中國傳道人約一千七百名。1907召開第三次大會,當時有西宣教士約三千四百名,中國傳道人約九千九百名。
1918中國教會領袖發起中華國內佈道會,是第一個華人自組的差傳會,差派傳道人到雲南佈道。
1929推行五年奮進佈道運動,目的是使基督徒靈命進步;結果基督徒人數在五年內增長一倍。
1946推行三年奮進運動 。
解放後基督教的情況:
1950至1951西方宣道師建立的基督教會及教會機構被摧毀,中國教會與外國教會的關係被切斷。
1966至1976文化大革命,公開宗教活動完全停頓,基督徒受到迫害,傳道人下獄;基督徒在家中秘密聚會;這環境鍛鍊出一批平信徒領袖,心志堅定,信仰純正;部分老信徒是來自基督教的世家。
1978教會禮拜公開。
1979宗教政策落實。
約1980開始,聖經故事集等書開始引起人們對基督教的興趣。
約1986人們看到,基督教不是愚人的盲信,也是一些有頭腦的人包括科學家的選擇。
約1989不少大學生主動想要從文化層面認識基督教;在基督徒中,大學程度以上的比例逐漸上升;基督教在社會慈善及愛心關懷的工作吸引很多人。
約1990基督教躍進;不少譯者引介與聖經有關或基督教對文化的影響的書;學術界加強研究包括基督教信仰在內的西方思想和教會歷史,給基督教正面的評價。
現代生活中,生存壓力增大,國人希望在物質追求以外,尋求精神慰藉;有更多的人開始了解基督教,正如越來越多人接受聖誕節一樣。
教會內的許多工作落在一批平信徒領袖的肩頭上;他們熱心傳揚福音,協助牧者牧養教會,有些還負責講道,協助施聖餐,探訪會友,培訓基督徒。
基督徒數目:
不同歷史時期的增長:
1814馬禮遜在中國七年後,為第一位中國基督教徒廣東人蔡高施洗。
1833有十位基督教徒。
1835有十四位基督教徒。
1876有約一萬三千基督教徒。
1900有約九萬基督教徒,七十萬天主教徒。
1906有約十八萬基督教徒。
1949解放時有約八十多萬基督教徒,三百萬天主教徒。
現在有一千多萬天主教徒,六千多萬基督教徒。
基督教徒在三自教會與在家庭教會的比例:
三自教會約兩千萬。
家庭教會四千多萬。
省份比例:
河南基督徒最多;安徽,山東,浙江,江蘇,福建等基督徒人數也很多,特別是在農村內;城市之中浙江溫洲有許多基督徒。
湖南,陝西,四川,雲南,貴州,廣東等基督徒也有一定數量。
新疆,青海,寧夏,海南,內蒙古等基督徒人數較少。
西藏基督徒人數最少。
種族比例:
基督徒絕大多數是漢族。
少數民族大部份多地方沒有教會;在少數民族約一億人中,基督徒約一百三十萬,其中一半是在栗僳族和苗族;栗僳族約七十萬人中有約三十萬基督徒。
性別比例:
許多教會約百分之七十的會眾是女性。
教會中女牧師約佔牧者的總數三分之一。
一般基督徒農村背景多,教育程度低者多,老人多,女性多。
教牧傳道人員約兩萬人。
神學畢業生約四千人。
教會,神學院:
教會共約二十萬間:
三自教會約兩萬間,聚會地點約三萬個,多數是在農村。
家庭教會十多萬間。
神學院十八間,其中設在南京的金陵神學院規模最大。
福音廣播電台:
遠東廣播公司。
環球電台。
聖經中文譯本:
1919出版的和合本聖經是基督徒最常使用的聖經版本,分為 [上帝] 和[神] 兩種;其版面如蝶翅像合頁。
其它版本包括呂振中譯本,1968出版的天主教思高譯本,1975出版的[給現代人的福音],1979出版的[現代中文譯本],[當代聖經]和[聖經新譯本]。
教會培訓基督徒的聚會:
主日講道。
祈禱會。
查經班。
讀經識字班。
青年聚會,老年團契,婦女聚會等等。
冬令會,春令會,夏令會等等。
基督教的全國性組織:
1954年7月成立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 (三自是自治,自養,自傳) ,任務包括和政府聯繫,幫助政府執行其宗教政策。
1980年10月成立中國基督教協會,在信仰方面管理教務,教育基督徒愛國和忠於共產黨,配合政策和政令建立神學上的理論認證。
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和中國基督教協會統稱兩會,定期聯合召開兩會最高機構的中國基督教全國會議,會址設在上海。
家庭教會:
1950傳統制度化的教會模式被摧毀。
1966文化大革命中,教會活動轉入地下,在嚴峻的考驗下轉化,家庭教會運動發展。
1979開始發展本色基督教。
1989教會成長和制度化,並且積極宣道。
大部份家庭教會不公開敬拜,但有例外;某些地區宗教局同意,民政部批准申請團體興建教堂,公開聚會。
不少地方有非官方的神學院和聖經學校;在不少城市,大學生和工商人士的基督徒定期小組聚會。
海外中國學人:
1978政府開放留學政策;至今有約四十萬留學生前往一百多個國家留學,其中約一半人去美國。加上訪問學者及學生,學者的家眷,並加上考察,受訓,交流,投資,工作的人員,則人數約多一倍。
這數十萬人中,成為基督徒的約有百份之五。他們進入教會後,多感受到來自神和基督徒的愛。
有很多基督徒獻身全職或帶職事奉,己到神學院受訓練;他們可參與普世宣教,也有不少願意回中國事奉。
2008-01-21 6:29 pm
有,唔止對中國,對全球其貢獻都多到爆燈。
貢獻先由奉獻開始。因為基征徒每個月都要對住嗰個白信封發愁,為免交白卷,只有做份雜工都要,人工雖然只剩下六成至九成,但都好過冇。因基徒唔想失業冇得奉獻,故失業率會偏低,人人要博命做工或揾工做,社會得以繁榮。
貢獻繼而由木屍執屎開始。收收埋埋數以萬計嘅俸獻,梗係要使鬼哂佢啦:----
A. 一年換幾部車----車行生意有着落,啲錢又回饋社會,神所喜悅。
B. 年年幾次往外地,名為參加佈道大會,實則遊埠去----世界旅遊業往來興旺,啲錢又回饋社會,神所喜悅。
C. 餐餐在家大魚大肉,在高樓杯盤狼籍,觥籌交錯----飲食業油水大撈,啲錢又回饋社會,神所喜悅。
D. 年年換新屋,十萬百萬去裝修----建材裝修業向上增長,啲錢又回饋社會,神所喜悅。
E. 月月換新裝,每套成百成千----服裝行業生氣勃勃,啲錢又回饋社會,神所喜悅。
F. 食好住好著好,飽暖思xy----服務場所大紅大紫,啲錢又回饋社會,神所喜悅。
G. 買弄筆墨,出版攻擊拜偶像嘅大小冊子同書刊----印刷業大幅膨脹,啲錢又回饋社會,神所喜悅。
H. 買弄口才,出版攻擊拜偶像嘅音帶光碟----影音業有聲有色,啲錢又回饋社會,神所喜悅。
I. 吹水到家,主日學大放厥詞攻擊拜偶像嘅----搞到壇下羊群如癡如醉,欣喜若狂,額手稱慶,自動大加奉獻,由11加到12、13、...、至1010全副身家,咁咪又走番上去上面開始第二行,週而復始,永無止境,神所喜悅!!!!!!


收錄日期: 2021-04-19 17:00:2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120000051KK0383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