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春的來由

2008-01-19 10:29 pm
揮春的來由?

回答 (3)

2008-01-19 10:32 pm
✔ 最佳答案
春貼(揮春)的起源還要從桃符說起。古代傳說東海度朔山有大桃樹,桃樹下有神荼、鬱櫑二神,主管萬鬼。如遇作祟的鬼,他們就把它捆起來餵老虎。後來,民間在春節的時候,為驅避鬼怪,便在桃木板上畫上這兩個神像,這就是桃符。到了五代的時候,蜀主孟昶親自在桃符上題了「新年納餘慶,佳節賀長春」一聯,一般人都把它看做是最早的春聯。到了宋代,春節貼對聯已經成為一種風俗了。王安石詩中就寫過:「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用紅紙書寫春聯始於明朝。

春節貼春聯的在明代開始盛行,又有了非對聯式的吉祥語以及單字春貼,到清代梁章矩編寫了春聯專著《檻聯叢話》,顯示在當時已成為一種文學藝術形式。

這個習俗亦傳到朝鮮半島和越南,據李氏朝鮮末年實學家柳得恭所著《京都雜誌》記載,在首都漢陽地區(今首爾),人們有在立春這一天貼對聯的習俗如「壽如山,富如海」、「去千災,來百福」、「立春大吉,建陽多慶」、「國泰民安,家給人足」、「國有風雲慶,家無桂玉愁」、「災從春雪消,福逐夏雲興」、「掃地黃金出,開門萬福來」、「天上三陽近,人間五福來」、「門迎春夏秋冬福,戶納東西南北財」等,後來又有了單字和單句的春帖。朝鮮人的春貼寫在白紙上。
2008-01-19 10:53 pm
每逢過年,家家戶戶都貼春聯,為什麼呢?
春聯最早是由避邪的桃符演變而來的。相傳古代有一兇暴甚於鬼的人叫后羿,被桃枝打死,人們就相信在門楣上懸掛桃枝可以驅鬼;後來又盛傳山林裡住著「神荼」、「鬱壘」兩位神仙專門吃鬼怪,人們就把桃枝刻成這兩個神的模樣懸掛在門上,期能永久平安,這就是所謂的桃符。

後來桃符漸漸簡化,以方形紅紙畫個桃形,再寫上神荼、鬱壘的名字代替。到唐朝以後,又在這紅紙寫些吉祥話,再修飾對仗,慢慢就形成今天的春聯。

從早期的避邪求平安,到文人述志展文才,春聯一直是社會的縮影與人文現象的表徵,是創作者與所有人的心理投射與職業生活的顯象。因此,瀏覽一地的春聯,就是了解民情的捷徑。

2008-01-19 14:54:56 補充:
通常春聯有兩幅直聯,每幅的最後一個字有平、上、去、入等聲韻,正確的貼法是:平聲(國字注音第一、二聲)在左邊,上聲、去聲(國字注音第三、四聲)及入聲字在右邊。其中入聲字的判別方法是用台語發音,音短促而重者即是。所以如果兩幅的最後一字都是第一、二聲,就必須用台語唸看看是否為入聲字哦!下面舉幾個例子:天增歲月人增壽(右)春滿乾坤福滿堂(左)生意興隆通四海(右)財源茂盛達三江(左)爆竹聲中辭舊歲(右)梅花香裡報新春(左)天賜平安福祿壽(右)地生金玉富貴春(左)源運昌隆增百福(右)富業振興獲千祥(左)
2008-01-19 10:35 pm
農曆新年是中國傳統上一個盛大的節日,相信無一個中國人不認識。然而,在香港過農曆年,在習俗上和氣氛上卻和傳統的截然不同。近年來,已很少香港人在農曆新年時按傳統在家貼春聯、年畫的了,取而代之的則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貼上「生意興隆」、「出入平安」等的揮春。雖然如此,但貼揮春的原意和貼春聯和年畫一樣,取其事事順利,平平安安。

除了貼春聯外,中國古老風俗都喜歡貼一些年畫及剪紙窗花,粉飾自已的住舍,給人以春意融融、喜氣洋洋的感覺。年畫多以小孩子、魚(喻以年年有餘)、花等為題材;而剪紙窗花是一種非常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人們一般稱其為"窗花",以紅色為主,題材以十二生肖、花、魚等。

2008-01-19 14:39:43 補充:
春聯最早是由避邪的桃符演變而來的。相傳古代有一兇暴甚於鬼的人叫后羿,被桃枝打死,人們就相信在門楣上懸掛桃枝可以驅鬼;後來又盛傳山林裡住著「神荼」、「鬱壘」兩位神仙專門吃鬼怪,人們就把桃枝刻成這兩個神的模樣懸掛在門上,期能永久平安,這就是所謂的桃符。後來桃符漸漸簡化,以方形紅紙畫個桃形,再寫上神荼、鬱壘的名字代替。到唐朝以後,又在這紅紙寫些吉祥話,再修飾對仗,慢慢就形成今天的春聯。從早期的避邪求平安,到文人述志展文才,春聯一直是社會的縮影與人文現象的表徵,是創作者與所有人的心理投射與職業生活的顯象。因此,瀏覽一地的春聯,就是了解民情的捷徑。


收錄日期: 2021-04-18 00:10:4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119000051KK0185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