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下香港出名的街道

2008-01-18 8:48 pm
介紹下香港出名的街道

回答 (1)

2008-01-21 7:03 am
✔ 最佳答案
香港其中一條最出名的街道應該是皇后大道,介紹如下:

皇后大道中(英語:Queen's Road Central)是香港開埠之後的第一條建築的沿海市中心主要道路,位於香港島北岸。連同皇后大道西及皇后大道東,由中西區的石塘咀,一直延伸至灣仔區的跑馬地,全長約5公里。三條道路可簡稱為大道中、大道西及大道東。

歷史
1841年,香港政府在香港島西營盤至中環之間以移山方式建造第一條大馬路,於1842年2月落成通車,全長4英里。這亦是香港最早的填海工程。其英文原名「Queen's Road」原是紀念當時的英女皇維多利亞女皇,理應譯作「女皇大道」,但被華人師爺誤譯為「皇后大道」。雖然當局曾於1890年澄清錯處,但道路的錯誤中文名稱最後還是將錯就錯沿用至今。香港日治時期,皇后大道曾被改名為「明治通」。

後來皇后大道向東及西伸展,由中環德輔道中交界至上環水坑口街稱為皇后大道中。西面伸延,由上環水坑口街至石塘咀卑路乍街命名為皇后大道西;而由德輔道中交界到跑馬地黃泥涌道伸延的稱為皇后大道東。當中由德輔道中至灣仔軍器廠街一段皇后大道東在1960年代末改建後,改成為金鐘道。

皇后大道中今天仍然為香港市區的中心。香港上海匯豐銀行總行一直位於皇后大道中一號。皇后大道亦曾被稱為「大馬路」,相對之後興建的堅尼地道為「二馬路」,寶雲道則為「三馬路」。


沿路地標

皇后大道西:
創業中心
聖類斯中學
西區警署

皇后大道中:
皇后像廣場
遮打花園
香港立法會大樓
匯豐總行大廈
舊中國銀行大廈;(註:新中銀大廈位於香港金鐘花園道1號。)

皇后大道東:
合和中心
胡忠大廈
舊灣仔郵政局
香港華仁書院

大眾文化:
《皇后大道東》是一首由羅大佑作曲,林夕填詞,羅大佑和蔣志光合唱的流行曲。《皇后大道東》是一首諷刺香港主權移交前香港實況的粵語歌曲。歌曲中不斷使用“人民”、“偉大同志”等用詞表示香港已經在不斷被中國大陸同化。這首歌利用幽默的手法說出港人對中英談判及香港前途的憂慮和疑惑。歌曲的第一段多次提及皇后大道:

皇后大道西又皇后大道東,皇后大道東轉皇后大道中,皇后大道東上為何無皇宮,皇后大道中——人民如潮湧。
——Cantonese Learning and Discussion Forums :: 5: Asian Music :: Ah Lam's Queensway East

歌詞當中的“皇宮”有指是暗喻當時位於皇后大道東上的新華社香港分社,歌詞是揶揄它在當時仍屬英國殖民地的香港,於政治上指手劃腳,如同英女皇統治一樣。


另一條值得介紹的是太平山街,資料如下:

太平山街 (Tai Ping Shan Street),是一條名勝不少的街道,位於港島中西區太平山山腰,在荷李活道上環段與卜公花園之間平行東西走向的一條街道,東起四方街與居賢坊之交匯點,接必列者士街交界,西至上環普仁街東華醫院,全長300米,是一條單線單向行車的直街,由東向西走向。由於太平山街的中部近廣福義祠有一排樓梯分隔,所以駕車者駛至差館上街必須右轉,可以駛回到荷李活道,樂古道南端街口。

歷史
追溯自香港開埠初期,英國人在水坑口上岸並佔據香港島,駐軍大笪地遺址。大量華人聚居於此,人口眾多,產生治安及衛生問題。1894年,太平山街一帶鼠疫流行,死者眾多,在一個月內便已死了450多人。香港政府於疫症期間封閉太平山街民居,立例收回土地,清拆後建成卜公花園;亦推行病理研究,開辦病理學院。

九龍區也給你介紹兩條,分別是廣東道及彌敦道:

廣 東 道

廣東道是一條橫跨九龍尖少咀、油麻地、旺角和深水埗四區的道路,起點在尖沙咀梳士巴利道口,向北伸展玉深水埗荔枝角道.但到了油麻地佐敦道處被佐治五公園阻隔.查這一段廣東道本來是直通的,因七十年代開闢渡船街時,把尖沙咀至油麻地的一段廣東道和渡船街相椄,將原本連椄油麻地廣東道的一小段擴建為佐治五世公園的兒童遊樂場,於是油麻地一段廣東道,便由佐敦道作起點.

最先開發的一段廣東道,是尖沙咀區位於九龍倉的一段.該段道路開發時是一八七零年麥當奴道爵士(Sir Richard MacDonnell)擔任第六任港督.麥當奴爵士為對付海盜,加強本港水警的實力,設水警總部於廣東道側的小山上.因此最初的廣東道用麥當奴爵士命名,名麥當奴道.

到一九零九年,當局因九龍已飛躍發展,重新規劃九龍各區的街道,才將麥當奴道改為廣東道.原來當時港島半山區已開闢一條新路,用麥當奴爵士命名.這就是今日的麥當奴道.

在一九零九年以前的街道名冊上,並沒有廣東道的名稱,只有麥當奴道.一張十九世紀的明信片背面上發行的地址,是九龍麥當奴道七號義和盛(PublishedbyYee Wo Shing,7Macdonnell Road, Kowloon)可以作證.

廣東道的英文路名使用Conton一詞,這個字本來是指廣州而不是廣東的.大抵當年譯員以為廣州是廣東省會,把這條原以廣州命名的街道譯為廣東道,於是就與其他同時期命名的該區街路名不一致了.因為在一九零九年重新規劃尖沙咀區的道路名稱時,將與香港有貿易關係的城市命名若干街道.區內的漢口道、河內道和海防道都是用與香港有貿易的城市命名,故麥當奴道改為改為廣州(Canton)道,都被譯成廣東道.

    廣 東 道 可 以 說 是 一 條 支 離 破 碎 的 道 路 , 原 因 是 由 旺 角 至 尖 沙 咀 成 條 廣 東 道 共 分 為 五 段 , 而 更 特 別 是 在 廣 東 道 政 府 合 署 對 面 , 出 現 廣 東 道 和 廣 東 道 平 行 的 現 象 。

    香 港 人 說 的 廣 東 道 , 很 可 能 是 指 天 星 碼 頭 星 光 行 側 邊 的 廣 東 道 , 但 可 能 很 少 人 知 道 原 來 廣 東 道 最 北 是 連 接 著 荔 枝 角 道 的 。 廣 東 道 原 名 為 麥 當 勞 道 , 分 為 南 北 兩 段 ; 南 北 麥 當 勞 道 以 窩 打 老 道 為 分 界 , 及 後 因 為 和 半 山 麥 當 勞 道 同 名 , 之 後 改 名 為 廣 東 道 。 時 至 今 日 , 廣 東 道 中 間 因 為 興 建 其 他 東 西 , 總 共 分 為 五 大 段 落 。

    第 一 段 為 由 尖 沙 咀 天 星 碼 頭 巴 士 總 站 側 邊 直 至 佐 敦 道 , 其 中 中 間 有 第 二 段 廣 東 道 , 連 接 第 一 段 廣 東 道 及 寶 靈 街 , 這 段 廣 東 道 相 信 是 因 為 興 建 英 皇 佐 治 五 世 公 園 而 和 原 有 的 分 開 。

    第 一 段 廣 東 道 最 北 連 接 渡 船 街 , 大 家 需 行 經 一 段 佐 敦 道 才 能 進 行 第 三 段 的 廣 東 道 , 這 一 段 廣 東 道 連 接 佐 敦 道 及 眾 坊 街 , 因 為 房 協 興 建 駿 發 花 園 而 將 眾 坊 街 至 東 莞 街 一 段 廣 東 道 封 閉 。

    第 四 段 廣 東 道 應 該 是 短 一 段 , 在 東 莞 同 鄉 會 方 樹 泉 小 學 和 基 道 小 學 中 間 。 橫 越 九 龍 水 果 批 發 市 場 後 到 達 最 後 一 段 , 亦 是 最 長 一 段 的 廣 東 道 , 這 是 以 前 的 北 麥 當 勞 道 , 由 窩 打 老 道 一 直 延 至 荔 枝 角 道 。

    廣 東 道 可 以 說 是 眾 多 平 行 彌 敦 道 的 道 路 中 最 忠 心 的 一 條 , 因 為 只 有 廣 東 道 和 彌 敦 道 一 樣 , 南 連 尖 沙 咀 而 北 接 荔 枝 角 道 , 可 惜 是 廣 東 道 現 在 已 經 分 成 了 很 多 段 落 , 行 人 不 能 只 是 利 用 廣 東 道 而 由 尖 沙 咀 步 行 至 荔 枝 角 道 了 。


彌敦道

彌敦道是九龍半島自南至北的一條跨三個地區的街道,其南端的起點與尖沙咀的梳士巴利道連接,跨越油麻地地區、旺角和深水埗區,末端與大埔道連淁.它與大埔道的交淁點在界限街.

彌敦道是九龍半島最早築成的康莊大道,由一八六零年夏天開始由英軍工兵修築.原來在《北京條約》還未訂立時,九龍半島已獲當時兩廣總督勞榮光以租賃方式,將九龍半島以每年五百元租給香港政府.因此英軍工兵便開紿在半島上修築這條路,直到界限街.

當初這條康莊大道名為羅便臣道,因為一八六一年一月十九日下午三時,當時港督羅便臣爵士代表香港政府接管九龍半島,是以當初的彌敦道是用羅便臣道命名的.

到了一九零四年,彌敦爵士(Sir Matthew Nathan)就任香港第十三任港督時,九龍半島迅速發展,九龍鐵路英段的工程更積極進行.彌敦爵士並在九龍半島東西兩邊進行填海計劃.他又鼓勵歐西人士移民尖沙咀區,並特別劃出若干地段作為西人住宅區.因此,便將原名羅便臣道的康莊大道易名為彌敦道.

將這條路重新命名為彌敦道的另一個原因,是港島方面已有一條羅便臣道,為免重複,同時又為了紀念彌敦爵士任內開發九龍半島的功積,是以將該街易名.




如想要更多的介紹,有三本書:
趣談香港街道
趣談九龍街道
趣談新界街道
可在圖書館借到。
參考: 維基百科


收錄日期: 2021-04-11 21:44:1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118000051KK0106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