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問題~好急嫁~~

2008-01-18 5:50 am
我想要一d動物有絲分裂ga資料~(,3有埋圖)
好急用,大家幫下手la^^

回答 (2)

2008-01-18 6:07 am
✔ 最佳答案
所謂的細胞分裂週期(M phase)僅是細胞週期的一部,而且是最短暫的一個週期。而整個細胞週期包含有絲分裂,和幾乎佔週期時間90%的間期。在間期中分為G1 phase,S phase,G2 phase司三時期,在此時期,細胞會藉由合成蛋白質和產生原生質有機物來成長。GI phase是靜止期,細胞不作用,S phase是DNA合成期,G2 phase細胞繼續生長,緊接著就是有絲分裂(M phase)的進行。有絲分裂則包括: 間期,前期,前中期,中期,後期,末期。間期指的是:細胞核被核膜包圍住,且核仁可能會有兩個以上在動物細胞中,每個中心体中含有兩個中心粒。在細胞間期的早期,就是正複製一個染色體時,兩中心體就已經形成了。染色體在S phase已複製,還是鬆散的染色質,尚未可以分離。前期:此時,細胞核內外都同時發生改變。細胞核中,核仁消失,染色體濃縮。細胞質中,兩中心體互相遠離,中間的纖維管拉長,形成初期的紡錘體。前中期:核膜消失,染色體更濃縮.中期:染色體排列在距兩中心體等距的中期板上。後期:著絲點互相分離,而染色分體隨著紡錘絲往相反的位置移動。此時,細胞的兩極離的更遠,將細胞拉長。末期:紡錘絲往凜極拉的力量更強,細胞更長。原本母細胞中的核膜碎片,再次形成兩子細胞中的核膜。在動物細胞中,會產生分裂溝,把細胞擠成兩半核膜逐漸出現,染色體也恢復成鬆散的染色質。


呢兩個網都有圖,下而戈個係每個圖都有解釋架,,希望幫到你la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C%89%E7%B5%B2%E5%88%86%E8%A3%82
http://life.nthu.edu.tw/~b831608/ps/cells3.html
2008-01-18 10:09 pm
有絲分裂
有絲分裂分為下列六個時期:

間期

細胞進行正常的代謝活動,為有絲分裂做準備。此階段中細胞核內無法清楚地辨識出染色體,只能看到顏色較深,成點狀的核仁。細胞裡有一對由microtubules組織成的中心粒(centrioles)。

前期

中心體是位於核膜外的細胞質構造,內含兩組中心粒。中心體在間期中複製成兩組,而於有絲分裂之初彼此互斥,向細胞兩端分離,同時在它的四周有絲狀微管輻射排列,形成所謂星芒體(aster)(高等植物的細胞沒有中心粒和星芒體)。兩星芒體間亦有絲狀微管齊列延伸到核膜四周,這些微管的組合從側面看仿若梭狀 , 因而稱為紡錘體(spindle) ,而微管則稱為紡錘絲(spindle fbers),兩中心體分別位於紡錘體的兩端。而這個時候細胞核內亦起了變化,原無特定形狀的染色質逐漸凝縮捲曲成細長的染色體,它們依附在核膜內側。這些細長的染色體不斷地繼續凝縮捲曲,在適當的染色後,可以在光學顯微鏡下看到粗細相同,但長短不一的染色體,每一條染色體真有兩染色分體。核內的球狀核仁在前期的末了逐漸消失,而核膜也開始碎裂。

中期

中期始於核膜的碎裂,散落在核區的粗短染色體則會聚在紡錘體腰部的橫截面,所謂赤道板上。每一條染色體的兩染色分體仍共有一中節,而附著於紡錘絲上。兩染色分體分別對向兩極的中心體,每一染色分體的著絲點上都有一束絲狀微管固定,這些微管的另一端則延伸到中心體。在分裂中期染色體仍持續縮短,只是變化不若前期明顯罷了。

後期

染色分體共有的中節分裂,兩染色分體分離成為兩個獨立的染色體,固定在著絲點上的微管開始收縮,牽引染色體離開赤道板,並向紡錘體的兩極緩緩移動,分離到紡錘體的兩極。


末期

兩組分離中的染色體分別匯集在紡錘體的兩極,並被新形成的核膜包圍,染色體開始膨脹延長,分散成不具形狀的染色質,恢復到分裂前的狀態,有絲分裂完成。

細胞質分裂

在動物細胞中,有一種由actin組成,為環繞細胞中央的環狀蛋白質纖維絲,這種蛋白質纖維的收縮會將細胞擠壓成兩半,形成質裂。在動物細胞原赤道板所在的位置,細胞膜出現環狀內陷 ,細胞膜內陷愈深,終將原細胞質分割為二,各擁有一細胞核,細胞分裂於是完成,形成兩個子細胞。而植物細胞則在原赤道板所在的而上出現許多扁平的小膜囊,逐漸融合成雙層膜的細胞板,而四周並和原細胞膜癒合,將原細胞膜囊染色體在間期中複製,而在有絲分裂的後期中分離,此分離中的兩粗染色體不只是數目相同,同源染色體組之組成也完全相同。換句話說,有絲分裂後期染色分體的分離確保子細胞核內的染色體組成完全和母細胞相同,沒有差異,使得每一個子細胞精確的擁有整套的遺傳訊息。


收錄日期: 2021-04-14 20:38:1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117000051KK0378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