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曲,現在一般亦指代其舞臺形式崑劇。
14、15世紀發源於蘇州崑山的曲唱藝術體系,揉合了唱唸做表、舞蹈及武術的表演藝術。崑曲以鼓、板控制演唱節奏,以曲笛、三弦等為主要伴奏樂器,主要以中州官話為唱說語言。
崑曲在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歷史
金元時代,在北方興起雜劇,由許多角色扮演故事。在南方的戲文起源於宋代南遷前後。明初時,南戲文加北雜劇成傳奇。
根據《南詞引正》,崑曲發源於蘇州崑山,形成於元代末年,明代崑山腔是戲曲四大聲腔之一。元代末年,南戲傳到崑山地區後,與當地的民間曲調互相結合,形成了富有當地特色的聲腔,在音樂家顧堅推動下,有長足的發展。根據周玄暐的《涇林續記》,明太祖朱元璋也注意到崑曲,可見當時崑曲的規模已經不小。明朝正德、嘉靖年間清曲唱家魏良輔繼承古來「以文化樂」的傳統,改良崑山腔,採用中州韻系,依字聲行腔,「調用水磨,拍捱冷板」,使崑腔具細膩婉轉的特色,因之又有「水磨調」、「水磨腔」之稱。稍遲出現了用崑腔演唱的傳奇新作《玉玦記》、《鳴鳳記》、《浣紗記》等,新腔始風行大江南北,成為領導性的戲曲聲腔。明嘉靖到清乾隆年間,前後兩百多年為崑曲全盛時代,崑劇舞臺藝術亦在清朝中葉發展成熟。此後花部興起,以崑劇為代表的雅部逐漸退出舞臺,然薪盡火傳,其聲腔和表演藝術深刻的影響了後來劇種,如京劇;民間曲社唱曲活動也一直綿延不絕,成為保存曲唱規範的主力。
花部又稱「亂彈」,根據《揚州畫舫錄》卷五,特別以「亂彈」來統稱花部諸調便可以知道。徐扶明〈亂談亂彈〉一文指出,「亂彈」又名「鸞彈」、「爛彈」、「亂談」。花部腔調劇種中所用的音樂風格較活潑嘈雜。因此在清朝時,不論梆子腔、西秦腔、吹腔、二簧調、弋陽腔或時調小曲等,都有以「亂彈」一詞作為代稱或自稱的例子。
崑腔劇本之豐富,在各劇種中首屈一指。舞臺藝術以「摺子戲」為特色,講究口傳心授,民國時期蘇州崑曲傳習所的「傳」字輩學員尚可演出四百多齣摺子戲。由於戰亂和政局動蕩,藝隨人走,今天崑劇傳統劇目的數量急劇減少,保護成為當務之急。
一齣戲救活了一個劇種:1956年,浙江崑蘇劇團根據傳奇《雙熊夢》改編的《十五貫》登臺,周恩來在觀看了《十五貫》的演出後做了兩次講話。周恩來說:「你們浙江做了一件好事,一齣戲救活了一個劇種。《十五貫》有豐富的人民性和相當高的藝術性。」這次搶救救活了崑曲的劇團體制和人事制度。從那時起各地陸續成立的崑劇團,形成了崑曲舞臺的大致格局。
http://groups.msn.com/Taikuns/ 台灣崑劇團
http://www.kunqu.net/ 中國崑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