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就統計而言, 如果指「初等統計」的範圍, 以下是我以前在
bbs 的回答之一:
我的意見是:
(1) 先不要被「一大堆」公式給搞混了! 其實整本統計學並
沒有講到很多東西, 你只要能抓住它們的基本想法和相互
的關聯性, 就沒甚麼好怕的了!
(i) 前面敘述統計的部分 (也許你們沒有講這部分) 只是
一種資料整理「直覺」的方法, 你可以思考一下它那
樣做的用意, 是不是讓資料的意義顯得更清楚了﹖
(ii) 機率分布的一些觀念和敘述統計中的觀念是相通的,
例如「期望值」也就是「平均數」, 在次數分布中用
mean = sum (Xi) /n = sum (x_j * f_j)/n
後一個公式是把相同的 X_i (值=x_j) 集聚在一起,
假設有 f_j 次, f_j 個 x_j 相加 (sum of X_i where X_i=x_j),
不就是 x_j * f_j 嗎﹖但 f_j/n 又表示值為 x_j 的
資料數佔所有觀測資料的比率, 以 p_j 表示, 所以
mean = sum (x_j*p_j)
這就是機率分布的「期望值」。
(iii) 推論統計的一個基本觀念是: 用隨機抽出的樣本, 其
平均值、標準差等等「統計量」會依你抽樣時的「運氣」
而不同, 所以用樣本平均數去「猜測」群體平均數的值,
用樣本比率去「猜測」群體比率...., 這都會有和「抽樣」
扯在一塊兒的誤差, 「標準誤」就是描述這種誤差。
(iv)「檢定」和「信賴區間」都是同一個方式推演出來的,
事實上它們可以說是同一事實的兩個面。由平均數檢定
的方法, 可以得到平均數的信賴區間; 其他關於比率、
平均數差異等, 也都是這樣。而檢定又是很直觀的, 例
如: 要看平均數是否大於 10, 假設 "X." 表示樣本平均
數, 我們就看 X.是否超過 10 很多, 或同等地, 看 X.-10
是否「顯著地」超過 0。為了要有一個明確的標準說明甚
麼叫做「顯著地超過 0」, 就必須知道「如果群體平均數
確實是 10, 那麼 X.-10 是否可能超過 0﹖」很不幸的,
通常是這種情形。因此, 必須容忍「判斷錯誤」的情形。
但如果「群體平均數=10」是對的, 我們不希望做出錯誤
判斷的機會 (「型 I 錯誤」) 太大, 所以定下一個可以
忍受的界限 (顯著水準), 用它來決定 X.-10 超過多少才
稱為「顯著」, 而懷疑「平均數小於或等於 10」這個說法
的真實性。變異數分析、迴歸分析中的檢定, 也都是這樣
的觀念。
(2) 具體的做法: 每天上完課後, 有空就復習一下今天老師所講的;
如果不瞭解, 做做題目可以使你更清楚; 如果題目不會做, 先
看看例子的做法, 然後照著做一遍; 然後試著不看例子自己做
看看。如果在復習或做習題時發現有些關鍵不清楚, 把它記下
來, 儘早問同學、學長 (問學弟也可以啦! 大人者, 不恥下問
者也!) 或問老師 (再不然就上 bbs 問吧)。既然「被迫」要學
它, 就花點心思, 費點力氣在上面, 也許你會發現: 其實沒那
麼難啦!
(3) 如果你對公式的「來源」有興趣, 不妨參考一下「數理統計
學」, 試著去推導一些較簡單的公式。
更多關於學習方法的討論, 可參考 telnet://bbs.ncku.edu.tw 的
Statistics 版, 精華區, "統計學習方法與經驗" 目錄.
至於經濟, 以前我在學習時, 主要是以圖幫助思考, 進而了解.
把實際生活經驗, 報章雜誌上的報導當素材, 套用學到的模型
分析, 應是有幫助的.
會計, 多做教材後的練習是必要的. 我不記得有特別費力去背
任何東西. 學習會計在我而言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離開學校
後也從來沒有用過, 除了中間偶而 (很少) 以及最近在這裡有
回答過幾個問題以外. 但因不是強記而是靠理解, 所以即使離
開學校已很久而且從未用過, 也沒有忘得一乾二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