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蒙古包
[編輯首段]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烏茲別克族婦女在蒙古包前,1993年攝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蒙古包是滿族對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稱呼。但這類住房形式不限於蒙古族,而是在中亞地區游牧民族中很常見。
漢語中的蒙古一詞始於清代。"包",滿語是家、屋的意思。也稱為穹廬、氈帳或氈包等。
[編輯] 外形結構
呈圓形,有大有小,但其基本構造都是一樣的,由網狀編壁哈那、條木楞子烏尼、圓形天窗和門等構成,外面蒙上氈子,再用鬃毛繩子勒緊即可。蒙古包規格的大小,是由每頂包所用編壁(一般高一米五六,長2米多)的數量來決定的,如4扇、6扇、8扇、10扇、12扇、18扇、24扇等等。普通牧民一般多住6至8扇編壁的。蒙古包的架設很簡單,一般是先選好地形,鋪好地盤,然後豎立包門、支架編壁、系內圍帶、支撐木圓頂、安插椽子、鋪蓋內層氈、圍編壁氈、蒙包頂襯氈、覆蓋包頂套氈、系外圍腰帶、掛天窗帘、圍編壁底部圍氈,最後用毛繩勒緊系牢即可。
[編輯] 內部結構
蒙古包的內部門一般朝向東南方向。包內中央為炊飲和取暖用的爐竈,煙筒從天窗伸出。爐竈的周圍鋪牛皮、毛氈或地毯。正面和西側為長輩的起居處,東面為晚輩的起居處。周圍擺設的傢具主要有木質的碗櫃、板櫃、板箱、方桌等,其特點是小、低,占地少,搬挪方便,不易損壞。蒙古包看起來外形很小,但包內使用面積卻很大。而且室內空氣流通(除天窗外,編壁牆底部還有一層圍氈,夏天可掀開通風,冬天放下保暖),採光條件好,冬暖夏涼,不怕風吹雨打。
最大優點就是拆裝容易,搬遷簡便。搭建時將哈那拉開便成圓形的圍牆,折卸時將哈那摺疊合回體積便縮小,又能當牛、馬車的車板。一頂蒙古包只需要兩峰駱駝或一輛勒勒車就可以運走,兩三個小時就能搭蓋起來,非常適合於經常移場放牧的游牧民居住和使用。
蒙古包的結構、材料等有新的發展。出現了鋼架結構的蒙古包,包的前後加開了窗戶,使採光和通風性能更好。室內還增加了床、電視機、收音機等各種現代生活用品。蒙古族古老的建築藝術又煥發出了新的青春。
能擋沙風雨雪的──蒙古包結構
幾百年來,蒙古人居住的蒙古包,無論在功能或精神上,都與游牧民族的習性緊緊貼近。
蒙古包早期叫做穹廬或氈帳,如現代的組合屋或是帳棚,它是草原先祖千年智彗的累積。蒙古包即拆即裝,紮實耐用,材料簡單,便於攜帶,造型圓潤流線,對於風沙能逆來順受,抵擋十級大風不倒,屋頂的拱形設計,承受力強,無懼於大雨大雪,能迅速排除,不至積累,更無坍塌之虞,適合高原氣候以及游牧生活,和現代高樓建築相比,可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一頂蒙古包,包括有支撐整頂包重量的骨架「木架」、蒙古包外牆之稱「苫氈」與強化牢固的「繩帶」三部份。
1.木架
所謂的木架,指得就是蒙古包的框架,它的地位就好比是摩天大樓的鋼筋,負責整棟建築的支撐作用。
一頂蒙古包的木架,包括有陶腦、烏尼、哈那、烏德與巴根等部分。陶腦即是蒙古包的天窗,它的形狀恰似圓拱形,就像是一個撐開的傘,具有調整室內光線與調節空氣等雙重功能。一般來說,陶腦選材嚴格,通常採用木質較好的檀木或榆木。判斷陶腦的規格大小,以中間橫木長短來計算,例如四扎長橫木、五扎長橫木稱呼,橫木數值愈大,蒙古包的面積也就愈大。
烏尼是上接陶腦下連哈那的長木桿,猶如蒙古包的肩膀。其木質種類雖沒有嚴格的限制,但在大小、長短、粗細與材質上卻有統一的要求。至於烏尼的大小全賴陶腦大小而定,正常的烏尼長度為陶腦直徑的1.5倍,在插入陶腦方孔的一端,不僅要平滑細緻,同時也要略帶彎曲,而下端與哈那以皮繩互綁的部分,所要求條件就不那麼嚴格。
哈那有蒙古包牆壁之稱。它是以柳木條為支架並縫上板繩所作成的菱形網片。一頂正常的蒙古包至少要有四個哈那才能組合而成,不過真正影響哈那用量的多少,關鍵在陶腦,也就是說四扎陶腦用四個哈那、五扎陶腦用五個哈那,舉凡增加一個陶腦,跟著也會追加一組哈那。這種規律的計算方式,叫料單純,且不易出錯。每組哈那的皮繩縫製愈多,哈那豎起來就會愈高,而蒙古包的高度也就愈高。正常的蒙古包,哈那的標準值為十個皮繩,若高於此值,就算是高度較高的蒙古包。
烏德是蒙古語,就是蒙古包的門。蒙古包的門,涵蓋有門框、門檻與門板等部分,肛門框與哈那高度同高。傳統蒙古包的門,一定開在南方或東南方,理由是除了可避開強勁的西北風之外,因旭日「東」升被列為吉祥方面,也是理由之一。
木架的最後一項就是巴根,指的就是柱子。規模不大的蒙古包,有哈那支撐就夠了,可以省去巴根,但如果哈那多達八個以上,支撐陶的力量減低,基於安全考量,會在包裡安裝上四根巴根協助。
2.苫氈
苫氈即所謂蒙古包的外牆,它具有防風、防曬與避雨等多重功能。蒙古包的苫氈最頂端稱為頂氈,蒙古語稱作額入和,它是罩住陶腦的氈布,也是所有苫氈中地位最高的。
頂氈形狀為正方形,大小剛好可以蓋住整個陶腦,並在四個角落縫上拖曳的扣繩,夜裡睡覺時,為了不讓室內過亮與著涼,便將陶腦全部蓋住;等到天亮以後,再揭開一半成三角形,用來控制室內的溫度與光線。
頂棚為蓋住烏尼的苫氈,從上俯視,就像是一件包在身上的扇形披肩。頂棚的好壞,關係著蒙古包牢固與否,因此安裝當天必須是黃道吉日,並在作好後,鑲上藍布邊,有些人家還會上繪有對稱藍色圖騰的外罩作為裝飾;不過,絕大多數的民間牧戶,還是以白色的素氈為主。
圍繞哈那的毛氈統稱圍氈。過去的圍氈一定採百分百的純毛氈,夏季圍一層,如遇春秋冬三季則裹上兩層隔風;現在沒有以前講究,通常採用裡層綿布、外層帆布的方式處理,透氣度、保暖度,都較以遜色。
3.繩帶
為了加強蒙古包的受力程度與延長用壽命,搭建好的蒙古包,最後一定會使用耐用的繩帶綑綁。傳統的繩帶,不是馬鬃或馬尾搓成,要不就是駱駝膝蓋上的毛製成,這種繩帶不但耐用,綁在苫氈上也較合身服貼。現在的繩帶,幾乎都改用綿、麻繩替代,雖沒有以前好用,但是價格便宜卻是一大優點。
參考: half wikipedia, half my exper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