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人之初,性本善」一句出自《三字經》,前面已有人貼了原文。但是提出人性本善這概念的,不是孔子,而是孟子。孔子提出了仁義禮智、大同小同等觀念,但他沒有明確討論過人本性為善還是為惡,到了孟子,才進一步把孔子的仁義觀念引伸開去,建立人性本善的說法,大家可以參考《孟子‧告子上》。
至於性本惡之說,則是荀子提出的。孔子、盂子和荀子都是懦家代表人物,孟子認為人性本善,但後天會使人變惡,所以人應該學習孔子的仁義之道,孟子則認為人性本惡,要使人性變善,便要學孔子的仁義之道。出發點不同,但殊途同歸,所以不論性善性惡,其實最終都是推崇孔子的仁懦學說而已。
參考:《孟子‧告子上》節錄(全文可到漢逹文庫搜索,網址:
https://www.chant.or g/)
11.6公都子曰:「告子曰:『性無善無不善也。』或曰:『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是故文、武興,則民好善;幽、厲興,則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堯為君而有象;以瞽瞍為父而有舜;以紂為兄之子,且以為君,而有微子啟、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則彼皆非歟?」
孟子曰:「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或相倍蓰而無筭者,不能盡其才者也。《詩》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夷〕,好是懿德。』孔子曰:『為此詩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則;民之秉(彝)〔夷〕也,故好是懿德。』」
參考:《荀子‧性惡篇》節錄(全文可到漢逹文庫搜索,網址:
https://www.chant.or g/)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文〕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故枸木必將待檃括、烝、矯然後直,鈍金必將待礱、厲然後利。今人之性惡,必將待師法然後正,得禮義然後治。今人無師法則偏險而不正,無禮義則悖亂而不治。古者聖王以人之性惡,以為偏險而不正,悖亂而不治,是以為之起禮義、制法度以矯飾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擾化人之情性而導之也,使皆出於治、合於道者也。今之人,化師法、積文學、道禮義者為君子;縱性情、安恣睢而違禮義者為小人。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孟子曰:「人之學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人)之性偽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學,不可事。禮義者、聖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學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學、不可事(而)〔之〕在人者謂之性,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是性、偽之分也。今人之性,目可以見,耳可以聽。夫可以見之明不離目,可以聽之聰不離耳;目明而耳聰,不可學明矣。孟子曰:「今人之性善,將皆失喪其性故也。」曰:若是,則過矣。今人之性,生而離其朴,離其資,必失而喪之。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