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解答者得10分﹕為甚麼會有「偽基百科」?

2008-01-17 3:03 am
為甚麼會有「偽基百科」?

回答 (4)

2008-01-19 4:25 am
✔ 最佳答案
簡介
偽基百科最初的靈感是來自於英語維基百科的Wikipedia:Bad Jokes and Other Deleted Nonsense(壞笑話和已刪除的胡話)頁面而衍生構想,建立於2005年1月5日,並在2005年5月26日正式成為Wikia網站的一部分,但網域名稱不變,而其內容是根據創作共用的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而發佈。
偽基百科目前約有34種語言版本,內容最多者為英語版,至2007年初已有超過23,000條條目,其次為波蘭語版,約有6,000條條目,而中文版則特別獨立出繁體與簡體版,其中簡體版有繁簡體轉換功能,繁體版則無,但繁體版流量較大,約有3500條條目,簡體版則約1000條。
參考: 維基百科
2008-01-18 6:56 pm
進行認真的研究時,不應以維基百科作為一個首要參考來源,在維基百科內部的討論已談及這一點。[1]有些人質疑維基百科缺乏權威性、問責性及同行評審。圖書館館長Philip Bradley在2004年10月《衛報》的一篇訪問中指出,維基背後的理念在理論上是一個「可愛的構想」,可是他不會在日常生活中用它並認為「根本不會有圖書館館長會用它。主要問題是缺乏權威,對印刷出版物來說,出版商為了收入,自然需要確保它們的資料可靠,但對維基百科之類的東西來說,那些根本就不存在。」[2]

同樣地,著名百科全書《大英百科全書》前總編輯Robert McHenry在2004年11月提到:「到訪維基以認識某事物、確定某些事實的人,就像到公廁一樣。他可能一眼就看到地方污穢,這樣便會小心翼翼,又或者他看到地方頗乾淨,這樣便可能產生一種虛假的安全感,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不知道以前是誰使用過。」[3]

2006年3月號著名雜誌《發現》雜誌提及「維基百科,一個人人可編輯的開放源碼線上百科全書,經一組專家評審後,認為它的科學類條目的無誤性可與大英百科全書相比」。此數字來自數月前著名科學期刊《自然》進行的一個比較性調查。不過《自然》的調查也受到批評,例如Andrew Orlowski在《註冊》的社論中說《自然》只把大英百科條目的一些帶誤導性的不完整部份送交評審員,又把大英百科的兒童版及年鑑的若干摘錄送交其他人,有一宗個案更是把不同條目的文句湊合,再加上自己的內容,然後當作大英百科條目送交評審。[4]《自然》承認有些大英百科的摘錄確實是經過編整,不過認為該研究的結論不會因此而不成立。[5]


[編輯] 作為百科全書的合適性
諸如McHenry的批評者指出維基百科把自己定為一部百科全書是錯的,因為該詞意味具有一定水平的權威性及問責性,一部公開供人編輯的參考作品不甚可能做到。McHenry更說:「對一般用者來說,一篇維基百科條目可能埋藏著看不見的混亂及不確定性。他或者從Google找到一篇維基條目,看到它是一部宣稱是『百科全書』的東西的一部份,而這個詞蘊含了可靠的意思,可是除了傳統百科全書自己以外,一般用者根本不知道傳統百科全書是如何達致可靠性的。」[6]

經常批評維基百科的Andrew Orlowski在2005年12月《註冊》的一篇文章寫道:

「如果我們今日所認識的維基百科是用諸如『吉米大雜繪』的名字開始,也許它現在產生的問題就不會出現。維基百科正如它的支持者所言,其實是流行文化小事情的一個惹人注目的資訊來源。吉米本來可能只是打算弄一個大雜繪出來,也可能不是。」
「誹謗就是誹謗,如果維基百科這個計劃本身沒有作出如此偉大的宣稱的話,怒氣就會少得多。這個無意義活動的問題在於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自己本身而創立。公眾對於何謂『百科全書』已經有固定的印象,它是一個可以找到大致上值得信賴的資料的地方,至少比起一堆迷宮似的、神秘的官僚所同意的東西更加可信,並且肯定比起一些即興塗鴉更值得相信──而維基百科卻是一個混合兩者的特大雞尾酒。」[7]
《Penny Arcade》的Jerry Holkins在一個網上漫畫附帶的文章提到「[維基百科對批評的]回應是:即使現時有分歧的觀點激烈地交集而產生暫時性的一團糟,這個工具的協作性質意味著正確的資料趨於最終匯集起來。」不過Holkins只是覆述其他人的辯解,而不是他本人意見。同一文章中,Holkins認為維基百科是「一種量子百科全書,真實資料存在與否視乎我在哪個時刻需要你們那些不協調的人群所寫的東西。」[8]

一些學者曾經批評維基百科不能成為一個可靠的資料來源。許多維基百科的編輯者沒有大學學位或其它獲學術界普遍認許的學歷。許多學校及大學不接受使用維基百科去寫正式論文。一些院校過往把維基百科拒諸門外,其它一些院校則限制其使用。[9]馬利蘭大學物理學教授Robert L. Park認為維基百科會成為「散播偽科學人士」的目標。[10]

學術界並非完全排斥以維基百科作為資料來源。維基百科的文章在《科學》放在網上的「Enhanced Perspectives」中被參照。首篇提供往維基百科的超連結的那些文章是「A White Collar Protein Senses Blue Light」,[11]自此以後有數十篇enhanced perspectives提供了這類連結。不過這些連結只是向讀者提供背景資料來源,並非作者所用的資料來源,而且那些enhanced perspectives文章本身不是為了成為參考資料而寫。

關於: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維基百科是一個自由、免費、內容開放的百科全書協作計劃,參與者來自世界各地。這個站點使用Wiki,這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編輯維基百科中的任何文章及條目。

Wikipedia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商標。

新聞採訪可以直接致電Terry Foote,電話:(美國)+1 310 474 3223。他會轉達給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會長Jimmy Wales。您也可以通過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來採訪。

維基百科開始於2001年1月15日,創始人是Jimmy Wales, Larry Sanger,以及幾個熱情的英語的參與者。大約3年後,在2004年的3月,已經大約有6000名活躍的參與者編寫了50種語言的600000篇條目。每天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許多參與者進行數千次的編輯和創建新條目。中文維基百科正式開始於2002年10月,目前已經有161,327條條目。

維基百科中的所有文本以及大多數的圖像和其他內容都是在GNU自由文檔許可證下發佈的,以確保內容的自由度及開放度。所有人在這裡所寫的文章都將遵循copyleft協議,所有內容都可以自由的分發和複製。我們殷切盼望您的加盟,並希望您能夠喜歡使用及編輯維基百科的自由文檔

Nupedia前總編輯拉里·桑格在Kuro5hin發表意見認為「反精英主義」──對專家的蔑視,在維基社群中大不乏人。他更說「那些在其它互聯網站被視為『滋事者』的人,在這裡得到太多的信任和尊敬。」[12]

一句常見的維基格言是「卓越出自平凡」。維基的創始人吉米·威爾士承認維基百科的條目和主題質素參差,但他認為平均質素仍佳,並且日益改進。

《大英百科全書》表示不懼怕維基百科,其執行編輯Ted Pappas向《衛報》表示「維基百科的前提是改進達致完美,這前提完全未經証實。」[13
補充時間:2008-01-16 19:18:51


維基百科曾被指摘有系統性偏見,傾向對一些不太重要的題目寫得很詳細。即使是維基百科的支持者亦承認這個缺點無法避免。《大英百科全書》總編輯Dale Hoiberg在《衛報》的一篇訪問中提到「人們只寫自己感興趣的條目,所以很多事物沒有人寫,而新聞事件就寫得十分詳盡。
2008-01-17 3:18 am
進行認真的研究時,不應以維基百科作為一個首要參考來源,在維基百科內部的討論已談及這一點。[1]有些人質疑維基百科缺乏權威性、問責性及同行評審。圖書館館長Philip Bradley在2004年10月《衛報》的一篇訪問中指出,維基背後的理念在理論上是一個「可愛的構想」,可是他不會在日常生活中用它並認為「根本不會有圖書館館長會用它。主要問題是缺乏權威,對印刷出版物來說,出版商為了收入,自然需要確保它們的資料可靠,但對維基百科之類的東西來說,那些根本就不存在。」[2]

同樣地,著名百科全書《大英百科全書》前總編輯Robert McHenry在2004年11月提到:「到訪維基以認識某事物、確定某些事實的人,就像到公廁一樣。他可能一眼就看到地方污穢,這樣便會小心翼翼,又或者他看到地方頗乾淨,這樣便可能產生一種虛假的安全感,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不知道以前是誰使用過。」[3]

2006年3月號著名雜誌《發現》雜誌提及「維基百科,一個人人可編輯的開放源碼線上百科全書,經一組專家評審後,認為它的科學類條目的無誤性可與大英百科全書相比」。此數字來自數月前著名科學期刊《自然》進行的一個比較性調查。不過《自然》的調查也受到批評,例如Andrew Orlowski在《註冊》的社論中說《自然》只把大英百科條目的一些帶誤導性的不完整部份送交評審員,又把大英百科的兒童版及年鑑的若干摘錄送交其他人,有一宗個案更是把不同條目的文句湊合,再加上自己的內容,然後當作大英百科條目送交評審。[4]《自然》承認有些大英百科的摘錄確實是經過編整,不過認為該研究的結論不會因此而不成立。[5]


[編輯] 作為百科全書的合適性
諸如McHenry的批評者指出維基百科把自己定為一部百科全書是錯的,因為該詞意味具有一定水平的權威性及問責性,一部公開供人編輯的參考作品不甚可能做到。McHenry更說:「對一般用者來說,一篇維基百科條目可能埋藏著看不見的混亂及不確定性。他或者從Google找到一篇維基條目,看到它是一部宣稱是『百科全書』的東西的一部份,而這個詞蘊含了可靠的意思,可是除了傳統百科全書自己以外,一般用者根本不知道傳統百科全書是如何達致可靠性的。」[6]

經常批評維基百科的Andrew Orlowski在2005年12月《註冊》的一篇文章寫道:

「如果我們今日所認識的維基百科是用諸如『吉米大雜繪』的名字開始,也許它現在產生的問題就不會出現。維基百科正如它的支持者所言,其實是流行文化小事情的一個惹人注目的資訊來源。吉米本來可能只是打算弄一個大雜繪出來,也可能不是。」
「誹謗就是誹謗,如果維基百科這個計劃本身沒有作出如此偉大的宣稱的話,怒氣就會少得多。這個無意義活動的問題在於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自己本身而創立。公眾對於何謂『百科全書』已經有固定的印象,它是一個可以找到大致上值得信賴的資料的地方,至少比起一堆迷宮似的、神秘的官僚所同意的東西更加可信,並且肯定比起一些即興塗鴉更值得相信──而維基百科卻是一個混合兩者的特大雞尾酒。」[7]
《Penny Arcade》的Jerry Holkins在一個網上漫畫附帶的文章提到「[維基百科對批評的]回應是:即使現時有分歧的觀點激烈地交集而產生暫時性的一團糟,這個工具的協作性質意味著正確的資料趨於最終匯集起來。」不過Holkins只是覆述其他人的辯解,而不是他本人意見。同一文章中,Holkins認為維基百科是「一種量子百科全書,真實資料存在與否視乎我在哪個時刻需要你們那些不協調的人群所寫的東西。」[8]

一些學者曾經批評維基百科不能成為一個可靠的資料來源。許多維基百科的編輯者沒有大學學位或其它獲學術界普遍認許的學歷。許多學校及大學不接受使用維基百科去寫正式論文。一些院校過往把維基百科拒諸門外,其它一些院校則限制其使用。[9]馬利蘭大學物理學教授Robert L. Park認為維基百科會成為「散播偽科學人士」的目標。[10]

學術界並非完全排斥以維基百科作為資料來源。維基百科的文章在《科學》放在網上的「Enhanced Perspectives」中被參照。首篇提供往維基百科的超連結的那些文章是「A White Collar Protein Senses Blue Light」,[11]自此以後有數十篇enhanced perspectives提供了這類連結。不過這些連結只是向讀者提供背景資料來源,並非作者所用的資料來源,而且那些enhanced perspectives文章本身不是為了成為參考資料而寫。


[

2008-01-16 19:18:51 補充:
Nupedia前總編輯拉里·桑格在Kuro5hin發表意見認為「反精英主義」──對專家的蔑視,在維基社群中大不乏人。他更說「那些在其它互聯網站被視為『滋事者』的人,在這裡得到太多的信任和尊敬。」[12]一句常見的維基格言是「卓越出自平凡」。維基的創始人吉米·威爾士承認維基百科的條目和主題質素參差,但他認為平均質素仍佳,並且日益改進。《大英百科全書》表示不懼怕維基百科,其執行編輯Ted Pappas向《衛報》表示「維基百科的前提是改進達致完美,這前提完全未經証實。」[13

2008-01-16 19:19:29 補充:
維基百科曾被指摘有系統性偏見,傾向對一些不太重要的題目寫得很詳細。即使是維基百科的支持者亦承認這個缺點無法避免。《大英百科全書》總編輯Dale Hoiberg在《衛報》的一篇訪問中提到「人們只寫自己感興趣的條目,所以很多事物沒有人寫,而新聞事件就寫得十分詳盡。
2008-01-17 3:16 am
關於: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維基百科是一個自由、免費、內容開放的百科全書協作計劃,參與者來自世界各地。這個站點使用Wiki,這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編輯維基百科中的任何文章及條目。

Wikipedia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商標。

新聞採訪可以直接致電Terry Foote,電話:(美國)+1 310 474 3223。他會轉達給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會長Jimmy Wales。您也可以通過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來採訪。

維基百科開始於2001年1月15日,創始人是Jimmy Wales, Larry Sanger,以及幾個熱情的英語的參與者。大約3年後,在2004年的3月,已經大約有6000名活躍的參與者編寫了50種語言的600000篇條目。每天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許多參與者進行數千次的編輯和創建新條目。中文維基百科正式開始於2002年10月,目前已經有161,327條條目。

維基百科中的所有文本以及大多數的圖像和其他內容都是在GNU自由文檔許可證下發佈的,以確保內容的自由度及開放度。所有人在這裡所寫的文章都將遵循copyleft協議,所有內容都可以自由的分發和複製。我們殷切盼望您的加盟,並希望您能夠喜歡使用及編輯維基百科的自由文檔。
參考: wiki pedia


收錄日期: 2021-04-14 18:30:0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116000051KK0291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