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辛亥革命對中國現代化有什麼影響?

2008-01-17 1:55 am
就呢幾方面講下 :
-社會
-文化
-政治
-經濟{呢個有就講啦!}



吾該! 20點的 =)

回答 (2)

2008-01-17 1:59 am
✔ 最佳答案
歷史意義
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政府及中國實行二千餘年的皇帝制度。中國歷史上,都是以一個朝代代替另一個朝代,而辛亥革命,卻徹底推翻帝制,試圖建立新的政治體制--共和制。辛亥革命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儘管後來民主共和的規則受到北洋軍閥不同程度的破壞,甚至一度有短暫帝制的復辟,但他們都不能從根本上顛覆眾望所歸的共和國體。

當時中國人並沒有一個確切的治國方案,遂按照美國憲法,美國政治體制,實行總統共和制。儘管因為現實社會條件的限制和統治者們對約法的蔑視,例如孫文為約制袁世凱而隨意更改《民元約法》,袁世凱後來又因稱帝而中止了約法。民國初年並未能實行真正的民主政治,但畢竟是中國首次試圖實行民主共和政體。辛亥革命後,真正的民主和共和並沒有得到實行,無論是北洋政府,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君臣關係是漢代董仲舒以來中國思想中「三綱五常」中三綱之首,皇帝不僅是政治上的權威,也是文化中諸多價值觀念的重要依據與合法性的來源,因此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除了打破了帝制政治的價值觀和政治思想之外,也對於中國傳統以儒家為主的諸多價值觀的權威性產生衝擊,因此在其後的新文化運動中會進一步出現打倒孔孟、「全盤西化」的思想。

辛亥革命極大地推動了民主、共和觀念在中國的傳播,民主共和的價值觀得到了確立。但帝制、專制思想並沒有立刻得到完全消除,仍有很大的社會基礎。

文化權威的消失,也造成這一代知識分子產生前所未有的焦慮感,加上民主主義沒有得到成功地施行,也因此如無政府主義、自由主義、社會主義(尤以具有明確進程的共產主義為然,此外尚有國家社會主義)等具有完整系統的新價值體系,會在民初成為不少知識分子的新信仰。直到今日,在中國大陸,還是實行一黨獨大的政治體制,全盤西化的共產主義(馬列主義)仍然是官方的權威信條,而一些帝制時期的價值觀仍然以不同的形式起着作用。

辛亥革命各省獨立響應,使得中國進入長期的分裂之中,除了袁世凱曾在二次革命之後曾短暫大致統一全國之外,其他中華民國的政權都未能直接統治整個中國(如號稱統一的國民政府只能收到五個省的稅收),一直要到1950年代,才由中國共產黨使中國再度統一。長期的分裂及戰亂,對於中國的經濟發展及現代化建設造成很大的阻礙。

社會影響
辛亥革命對中國社會的影響並不如想像中來得大。辛亥革命雖然常被稱作「中國的資產階級革命」,但當時中國其實缺乏一個強大的資產階級,參與革命者也並非以資產階級為主,而革命的成功也未直接促成資產階級的進一步發展。而在傳統社會的改變上,辛亥革命只打倒了社會頂層的滿人權貴,但中國傳統地方社會居領導地位的各省士紳及漢人舊官僚,也大多在辛亥革命中轉投向革命而獲得地位,反而更加鞏固他們的地位。

辛亥革命並沒有像西方資產積極革命那樣,重新建構社會結構。參加辛亥革命的更多的是軍人,舊式官僚,各地士紳。這些人在辛亥革命後仍然掌握權力。中國貧窮的平民階層沒有參加辛亥革命,因此辛亥革命後,生存條件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辛亥革命後的軍閥割據,大量戰亂及軍人政治才使傳統擁有知識和功名的士紳官僚力量漸衰,代之而起的是具軍事背景的人物以及地方土匪惡霸。

辛亥革命對於十八世紀後的人口劇增,清末的土地兼併以及西方列強對中國的壓迫和經濟侵略等問題,沒有從根本上改觀。

對邊疆地區的影響
辛亥革命爆發前的革命組織,多以漢族為本位。他們提出「驅除韃虜」後所建的民國,往往指單限於以漢族為主的十八行省(武昌起義時所用的十八星旗即為佐證);東北、內、外蒙、新疆與及西藏都被排除在外。辛亥革命爆發後,清朝權威下降,自顧不瑕,列強更趁機支持邊疆地區的民族獨立運動,如俄羅斯支持外蒙古獨立(包括唐努烏梁海地區),自此該地區開始了脫離中國的進程。

1910年,清朝藉故由趙爾豐率兩千軍隊,強行駐扎於拉薩,達賴喇嘛因此前往印度避難,而清朝則再次取消了達賴喇嘛的封號。在大吉嶺的達賴喇嘛開始與英國人接觸,希望通過英國、印度的幫助,使西藏獲得更大的自治。隨着辛亥革命爆發,各地發生兵變,趙爾豐在四川被殺,駐藏軍隊也採取行動,抓捕了清朝的駐藏大臣,但在隨後與藏軍的衝突中,被繳械投降,後全部被遣返內地。1913年1月,達賴喇嘛回到拉薩。袁世凱發電報,表示要恢復達賴喇嘛的封號,而達賴喇嘛在回覆中,則直接重申了他對西藏的全權統治,這份聲明甚至被部分西藏人看作「獨立宣言」。內地對西藏的影響急轉直下,而後西藏各地產生了「驅漢事件」。為了防止內地軍隊再次入藏,噶廈政府開始從英國購置軍火,絕大部分藏軍都被部署到西康,這也導致西藏北部疆域無法得到有力的維持。由於軍費開支的猛漲,更加劇了西藏的內部矛盾。中華民國政府由於忙於戰事,對西藏主要採取外交策略,特別是在國際場合不斷地強調對西藏的主權。英國儘管不支持西藏完全獨立,但西藏噶廈政府還是對其抱有很高的期待,1914年,雙方簽定協議,西藏噶廈政府將「東北邊境特區」割讓給了印度,也就是現在的阿魯那恰爾邦,對於此協議,中華民國以及後來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拒絕承認。

在馬來亞的影響
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華人介入中國的革命活動是史無前例的,雖然革命活動主要在於挽救中國,但這一行動已對當地華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於馬來半島和新加坡的影想大致可以分為:

馬新華人民族主義思潮的興起
馬新華人團結力量的增長
新思想的湧現
政黨政治的影響
孫中山於1911年12月29日在南京就任臨時總統後,許多在馬來半島和新加坡的中立派及保皇派份子轉而支持孫中山。武昌起義後,馬來亞和新加坡各地華人剪掉辮子,另一方面,在同盟會和孫中山的號召下,當地華人也基極捐款支持革命運動。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後,啟開的民族主義思潮,成為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華人與中國維繫關係的主要指導源泉。由於民族主義的思想鼓吹,遂使到數以千計的當地華人青年回到中國參加推翻清朝,並在個方面給於孫中山金錢上的援助革命。同時這種思潮也帶著反對外來殖民勢力的意念,一直發展下去。

當孫中山在馬來半島和新加坡展開革命之前,當地華人是不團結的,常有幫派和籍貫的鬥爭。不團結阻礙了革命思想的傳播,幫派斗爭影響華人社會的經濟成長並阻止了不同方言集團的合作。

1906年孫中山在吉隆坡主持同盟會支會成立儀式時發出警告說:當地華人的不團結最終將導致整個華人社會的崩潰。因此同盟會展開各種宣傳活動,如閱書報社、夜校、戲劇表演,使到不同方言的集團為孫中山的革命而在一起工作,這使得不同籍貫的華人有機會學習相互了解,相互合作以解決共同的難題。通過不間斷的聯繫,華人的團結精神和國民意識逐漸被加強和發展起來。1909年在打巴成立的集群社就是灌輸團結思想的組織。

另一項最主要的發展便是在馬來半島和新加坡的學校傳播標準華語,主要目的在於打破使用以往的方言教學。這使得不同籍貫的華人間有了共同的媒介語。

孫中山的革命思潮帶為馬來半島和新加坡帶來了新的思想,衝擊了華人傳統的舊社會和舊傳統。利他主義,捨己為群,平等和自由之觀念因此不斷傳開。鼓勵設立女子學校,女人被允許加入社會活動和參加孫中山革命。

孫中山革命成功後,在1912年8月13日成立國民黨。得到英國殖民政府的許可後,便在馬來亞成立國民黨馬來亞支部。由於英國當局認為非與英殖民政府對抗,1912年12月18日,又許可在新加坡成立北京國民黨星洲聯絡支部。國民黨在馬來亞繼續作合法活動,直到1925年其註冊被吊消,理由是未根據社團法令提供所需的資料。雖然如此,國民黨的活動未停止,而是繼續秘密地存在。而國民黨在馬來亞和新加坡的活動,為日後的抗日戰爭、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政治運動等都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參考: me
2008-01-17 2:06 am









近百年前發生的辛亥革命,其意義在於將中國面對19世紀中後期以來的生死存亡挑戰,推進了一個新的階段。自1842年的鴉片戰爭後,遭遇世局巨大變化的中國,便一直在找尋著出路。從完全否定西方、到「中體西用」、再到引入西學與變法維新,最終到全面推翻帝制的革命行動,所代表的是對於出路的急切摸索和嘗試,而這其中,竟也是中國之不斷「向西看齊」而致迷失的過程。
近代西方,挾其經濟與政治兩大革命所產生的力量不斷向外擴張,並且將這兩大革命所產生的各種制度向外拓殖,而在這背景之下,中國所遭遇的,便主要就是如何因應這兩大革命的力量。西方的政治革命,誕生了軍事力量強大的民族國家,而經濟革命則催生了物質力量無與倫比的工業資本主義體制;相對地,這兩者卻是中國自古以來從未步上的道路。
以政治體制與統治的正當性而言,中國所遵循的是「天命」與「文化」(二者合為「王道」)的思維。這與西方近代政治革命後所出現的以「權力歸屬唯一」的「世俗最高主權」之政治思想,是極為不同的。孫文曾謂,中國人沒有國家(集體)概念、如同一盤散沙,其實其內涵正是中國自古以來即不存在這種「歸而唯一」的主權國家概念。這一「主權」觀念,是在百年前迭逢挑戰的過程中方才逐漸產生。史學家史萊克(J. E. Schrecker)曾做過一項研究,他對《清季外交史料》進行統計,發現在1875年到1894年間,「主權」二字平均每百頁只出現一次;1895到1899年間平均每百頁出現2.5次;1900到1901年間每百頁8.8次;1902到1910年間每百頁達22次,即為顯著的證明。
而以經濟論,中國傳統經濟皆以需求之滿足(相對於物質慾望的無限追求)為其目標,這固然與過往之生產技術不發達有關,但生產技術不發達其實也是某種特定的思想與經濟制度所致。研究中國經濟問題卓然成家的翁之鏞便以「農業文化與無為而治之相得益彰」,一語道破中國古代經濟之特點。然而如此之「相得益彰」卻在西方物質文明衝破生產力的桎梏而快速積累,並向外強力尋求市場的衝擊下,面臨了難以為繼的困境。
在百餘年前政治與經濟的兩大挑戰之下,中國的回應過程大抵上就如同上述的逐步「向西看齊」,辛亥革命便可說是這一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標誌點。在辛亥革命後所建立起的「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就是在面對西方「主權國家」的進逼與挑戰之下,所做出的政治回應。而自此,中國的政治核心概念,便從「天命」轉向了「權力」。同時,在經濟上,也開始以西方的物質文明發展為仿效之對象,孫文的《實業計劃》、《建國方略》、《建國大綱》可以作為這一努力的標誌。也因此,以小農為根本、無為為涵蘊的需求經濟,便讓位於不斷追求更高物質生產、從而征服自然(強調「人定勝天」)的西方經濟制度。
然而,辛亥革命也只是這一因應挑戰的過程之一,雖然它可以作為一個標誌。自辛亥革命之後,中國所面對的挑戰並未稍減,在某些方面來說,甚至可能更為嚴峻。
辛亥革命後的分裂與紛擾局勢,使「列強」更能運用不同軍、派閥間的矛盾,牟取更大的在華利益,甚至演變而為私相授受。這樣一個趨勢,愈使當時期望國家富強的中國人耐性漸失,並轉而益趨激烈。1919年巴黎和會中對於戰勝國中國權益的重大犧牲,終究點燃了怒火。五四運動的爆發對於中國面對西方的挑戰過程來說,是一個激進化的新顛峰,「全盤西化」使得當時的知識份子意圖徹底的拋棄中國傳統文化,而馬克思主義在此時的引入,更開啟了中國未來的黑暗命運。
近代西方文明雖然以「權力」和「征服自然」為其特點,但是,兩千年來的基督教文化對於現世行為的約制,仍舊發揮了一定的力量。然而,以無神論為其基底的馬克思主義,卻在毫無約制的情況下,將西方文化中「權力」與「征服自然」這兩大要素推到了災難性的極端。在馬克思主義的主張中,「鬥爭」與「暴力」成為人類社會「進步」的原動力,而迷信人類科技力量將無限成長而必能解決一切問題的「進步論」思想,更使得其信仰者不斷的破壞自然。
1949年中共的僭奪建政,以歷史來看,也是中國近百年來面對挑戰所做出的回應結果之一。中共所代表的,是徹底毀棄中國傳統文化之後所造就的極端罪惡,經歷了對於中國文化刻意而殘酷的毀壞後,它以更進一步的邪惡手段,將黨文化附身於僅存其形的「中國文化」軀殼之下以迷惑世人、行惡世間。
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百年試煉過程中的一個標誌,雖然它不可避免的步上西方的路徑以為因應,但至少,中國文化從來不是辛亥革命的對立面。而自辛亥革命以來,中國又歷經了將近百年的試煉,這其中,共產政權的僭奪,卻是對中國文化與命運的最大摧殘。回首百年,共享中國文化的華人又該如何面對這一邪惡政權?或許這一抉擇正決定著中國與自己的未來。



http://hk.epochtimes.com/7/10/12/53085.htm


收錄日期: 2021-04-15 20:50:4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116000051KK0249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