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上Lee個網頁啦,有齊你要的資料,包括他們的成就!
圖片參考:
http://hk.yimg.com/i/icon/16/1.gif
天文學家逐個數
http://www.phy.cuhk.edu.hk/astroworld/ 香港中文大學 天文園
石申 (Shi Shen)
中國天文學家,戰國中期大梁人。據《史記正義》所引梁朝阮孝緒《七錄》,可知他原著有《天文》八卷,屬天文星象類,其中測定的恆星有一百三十八座,共八百顆。《史記天官書第五》稱石申「因時務論其書傳,故其占驗凌雜米鹽(即細致入微)。」可見其功力之深厚。在科學技術不發達的戰國時期,能取得這樣大的成果,實在難能可貴。他與戰國時的甘德和商朝的巫咸三人是中國星表的最早編制者,也是世界方位天文學的始祖。他們對恆星進行有系統的觀測,比歐洲的阿里斯拉魯斯與鐵木查理斯還要早六十餘年,在世界天文史上佔有一席特殊的地位。正因為石申對天文學的研究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所以月球背面的環形山中,就有一座以他的名字命名。
甘德 (Gan De)
中國天文學家,戰國時楚國人。經過長期的天象觀測,甘德與魏國人石申各自寫出一部天文學著作。後人把這兩部著作結合起來,稱為《甘石星經》,是現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書裡記錄了八百顆恆星的名字,其中一百二十一顆恆星的位置已被測定,是世界最早的恆星表。書裡還記錄了木、火、土、金、水等五大行星的運行情況,並指出了它們出沒的規律。
落下閎 (Luoxia Hong)
中國天文學家,漢巴郡閬中人(閬中在今四川巴中縣西邊),復姓落下,字長公,隱居於落亨。
耿壽昌 (Geng Shouchang)(73 BC - 49 BC)
中國天文學家,漢宣帝時代大司農中丞,賜爵關內侯,刪補九章算術。他和落下閎所製的「渾天儀」 (即天球儀) 是歷史記載中最早的渾象。
張衡 (Zhang Heng)(78 - 139)
中國天文學家、文學家及藝術家,東漢西鄂人,字平子。少年時代致力於文學,曾花十年時間,寫成《二京賦》,藉以諷諫當時的奢侈,傳誦於世。三十歲後開始從事天文科學技術的研究工作。三十八歲由郎中遷任太史令,後任尚書。張衡創立「渾天學說」,製作「渾天儀」,發明「候風地動儀」,又編著《靈憲》,當中提出很多天文學方面的精闢見解。崔瑗替他撰碑說:「數術窮天地,制作侔造化。」
東漢的太空科學家
張衡
李淳風 (Li Chunfeng)(602 - 670)
中國天文學家,唐岐州雍人。自幼博覽群書,精通天曆算,編著《晉書五代史天文律曆志》、《己巳占》等書,又制定《麟德曆》(即《甲子元曆》) 及製造「渾天儀」。唐太宗時候,累官至太史令,後因功封為昌樂縣男。
六壬仙法簡介
一行 (Seng Yixing)(673 - 727)
中國高僧,唐魏州昌樂人,俗姓張名遂,張公謹之孫,死後諡號大慧禪師。曾與南宮說等人發展中國首次大規模天文大地測量,証明「千里差一寸」之說是錯誤的﹔又與梁令瓚製造「水運渾天」﹔其著作有《大衍曆》、《大日經疏》及《華嚴海印懺儀》等。
梁令瓚 (Liang Lingzan)
唐率府兵曹參軍。唐開元九年,高僧一行制定新曆法,由他協助製造黃道銅運儀,所作日道月交,都和自然契合。另外他還製作了很多精巧的天文儀器。
南宮說 (Nangong Shui)
唐太史丞。唐中宗時,他奉命制定曆法,並於唐景龍年間 (七零七至七零九年) 完成「乙巳元曆」。南宮說所採用的方法中有黃道而無赤道,推五星先步定合,加伏日以求定見。其原理跟李淳風的相類似,分別只在於平合加減差。後唐睿宗即位 (七一零年),他便被免職。
蘇頌 (Su Song)(1020 - 1101)
中國天文學家,北宋泉州南安人,字子容。宋元祐初年 (一零八六年前後) 曾製造多種天文儀器,其中包括「水運儀象台」﹔又撰寫《新儀象法要》,載有「紫微垣」、「四方中外官」、「北極」及「南極」等四圖。南宋以後,該書鮮有流傳。明朝錢曾有藏本,後被收入《四庫全書》內。
韓公廉 (Han Gonglian)
中國天文學家,宋吏部守當官,精通《九章算術》,常以「勾股法」推考天度。與蘇頌合製「水運儀象台」,又撰寫《九章勾股測驗渾天書》一卷,並製造「木樣機輪」一座。
郭守敬 (Guo Shoujing)(1231 - 1316)
中國天文學家,元順德邢台人,字若思。他認為制定曆法的基本在於觀測天象,而觀測天象非以儀器輔助不可,故此他一生創製了十三種觀天儀器﹔其中包括「巨型圭表」、「簡儀」、「景符」及「窺几」等。同時,他又建造「元觀星台」,創立「垛疊招差勾股弧矢」的推算方法。他先仔細觀測,再以精密計算,得出較為準確的結果。而他的方法則沿用了達四百年之久,可以說是集古法的大成。另外,他又焚毀陰陽書,破除迷信,一洗古來占驗的浮說,使天文學納入正軌。湯若望更尊稱他為中國的第谷。
王恂 (Wang Xun)(1235-1281)
中國數學家及天文學家,元代中山唐縣(今河北省唐縣)人,字敬甫。幼年在家隨父學習數學及天文,後與郭守敬一起追隨劉秉忠學習數學和天文曆法。一二七六年奉命修改曆法,與郭守敬共同組織太史局,王恂任太史令,負責天文觀測和推算方面的工作,在《授時曆》的編制工作中,其貢獻不下於郭守敬。
不過蒙古算唔算中國古代的天文學家呢?
烏魯伯格 (Ulugh Beg)(1394-1449)
蒙古天文學家,帖木兒的孫,曾是帖木兒帝國的統治者(一四四七至一四四九年)。他在首都撒馬爾罕 (Samarkand) 建造了一座天文台,擁有世界上最大,半徑達四十米的象限儀,其弧上的刻度一毫米對應於五角秒。一四四七年,他編算出著名的《古拉干曆數書》(又稱《烏魯伯格天文表》),其中包括一部包含一千零一十八顆恆星的星表,星表是烏魯伯格等人通過長期實際觀測,修改托勒密的星表而成的,同時也是伊巴谷以後第一份獨立的星表,其精度在第谷星表問世前是首屈一指的。另外,他也撰寫詩篇和歷史文章。烏魯伯格篤信占星學,相傳他根據占星預言,得知自己將被兒子所殺,於是把兒子放逐。其子對此十分惱怒,結果發動叛變,並於一四四九年殺害了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