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交 叉 匯 率 表
收盤價 美 金 台 幣 日 圓 港 幣 人民幣 英 磅 歐 元 加 幣 澳 元 泰 銖
美 金 1 32.1600 107.070 7.79730 7.24480 0.50910 0.67420 1.01650 1.12640 29.8200
台 幣 0.03109 1 3.32929 0.24245 0.22527 0.01583 0.02096 0.03161 0.03502 0.92724
日 圓 0.00934 0.30036 1 0.07282 0.06766 0.00475 0.00630 0.00949 0.01052 0.27851
港 幣 0.12825 4.12450 13.7317 1 0.92914 0.06529 0.08647 0.13037 0.14446 3.82440
人民幣 0.13803 4.43905 14.7789 1.07626 1 0.07027 0.09306 0.14031 0.15548 4.11606
英 磅 1.96425 63.1703 210.312 15.3159 14.2306 1 1.32430 1.99666 2.21253 58.5740
歐 元 1.48324 47.7010 158.810 11.5653 10.7458 0.75512 1 1.50771 1.67072 44.2302
加 幣 0.98377 31.6380 105.332 7.67073 7.12720 0.50084 0.66326 1 1.10812 29.3360
澳 元 0.88778 28.5511 95.0550 6.92232 6.43182 0.45197 0.59854 0.90243 1 26.4737
泰 銖 0.03353 1.07847 3.59054 0.26148 0.24295 0.01707 0.02261 0.03409 0.03777 1
一是現行人民幣匯率是否符合它的市場價格?用一句稍微專業一點的話說,就是人民幣的現行匯率是否與它的均衡價格相符?這個問題的第二層含義是,如果人民幣偏離於其市場均衡價格,而這種不同又主要是由於中國政府的干預,那麼這種干預是否有道理?中國政府是否應該放棄干預,讓人民幣的幣值回到到其市場價格或均衡狀態?
第一個問題隻牽扯到經濟學中的匯率形成理論,並不難回答。而第二個問題,則牽扯到有關各國之間以及各國內部不同社會階層或利益集團之間的利益的重新分配,恐怕很難有一個各個方面都同意的答案。
經濟學家們普遍同意,一個國家的貨幣的匯率在短期內主要由兩大要素決定:一是它與其它國際主要貨幣的利率的差別﹔二是人們對該貨幣未來的匯率的預期。
首先讓我們來看利率不同如何影響匯率的變化。在普通商品市場上,在供給不變或者來不及變化的情況下,對一種商品需求的變化會很快引起這一商品價格的變化。人們可以用同樣的道理來對匯率進行分析。利率是使用貨幣的價格,同時它也決定人們的存款收入。不同貨幣之間的不同價格,理所當然地應該表現在它們的相對價格,即匯率上。以人民幣和美元為例。
美聯儲今年六月再次降息,使美元利率從百分之一點二五降至百分之一,達到了自一九五八年以來的最低點﹔而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金融機構之間的貼現利率則為百分之一點八九。雖然普通民眾的存款利率不同於央行規定的利率。但是不同幣種之間基準利率的差別大體上也反映了居民用不同貨幣存款的利息收入差別。
這也就是說,在現行利率下人民幣存款比美元存款的利息收入大約高出百分之八十九。如果沒有貨幣交易成本和貨幣風險,或者這種交易成本和風險很低,那些美元的持有者理所當然地願意將手中的美元換成人民幣以獲取更高的利息收入。這樣一來,市場上對美元的需求會下降,對人民幣的需求會上升。人民幣的相對價格,也就是人民幣的匯價當然也就會上升。
談到影響短期匯率的第二個要素-人們對未來匯率的預期,市場上的變化明顯反應出人們對人民幣升值的期待。雖然中國政府至今對國際間資本流動的外匯賬戶仍然實行嚴格的控制,而且對人民幣匯率實行強力干預,但是市場上對人民幣需求已經明顯增加。它在兩個方面表現的十分明顯。一是多年不止的逃匯現象明顯改變。從官方公布的國際收支平衡表的錯誤和遺漏一欄不難看出,常年的無法記載的外匯眶流出已經變成了外匯眶流入。
這說明人們正在將外匯大量外匯通過非正常渠道帶進中國境內換成人民幣。二是今年上半年官方的結匯也出現了相同的趨勢。雖然今年上半年中國官方結匯是去年同期的八點二倍,但是美元的賣出量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百分之六十七點八。這些跡像都表明瞭人們對人民幣升值的期待。
人們對未來匯率的預期總體來說是理性的。它實際上綜合考慮了許多決定匯率的長期要素。這些要素包括不同國家之間的經濟增長速度的不同、它們在國際貿易中的相對地位的變化、它們的貨幣政策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價格水平的變化等等。還是以人民幣和美元為例,在過去的五年中,中國經濟以及對外貿易增長的速度都高於美國,而通貨膨脹率則低於美國。這些都是使得市場期待人民幣升值的原因。
綜上所述,根據匯率形成的理論,在一個實行浮動匯率的外匯市場上,人民幣的價格將會比其現行的價格要高。也就是說,假如沒有政府的干預,人民幣將會升值。
有時,有的國家的政府由於某種原因不願意讓市場來左右其貨幣的匯率。他們可以通過外匯控制或者直接進入外匯市場來干預市場的匯價。但是這樣做的成本通常十分高昂。過渡的外匯管制會使得資源的配置出現人為扭曲,從而造成效益的損失。通過外匯買賣來干預匯率,則常常會損失大量納稅人的金錢。
日本政府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為了阻止日元升值、英國政府在七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為了阻止英鎊貶值都曾經損失大量國庫金錢。不僅如此,在經濟全球化的情況下,一國的幣值和匯率制度的影響遠遠超出了該國的國界。它通過該國與其它國家之間在商品、資本和人員等領域的流動而對其他國家的就業、物價和經濟增長產生影響。也正是由於匯率制度影響在國家之間的這種相互性,如果一個國家在匯率政策方面不顧其它國家的反對自行為是,很容易導致其它國家在貨幣政策或者貿易政策方面的報復,從而使捲入的雙方都收到嚴重的損害。
中國政府對人民幣匯率的干預涉及到外匯、外貿管制和直接入市干預等多個方面。一方面,它通過對資本賬戶的控制和對進口的控制抑制了對美元的需求,加劇了對人民幣的相對需求過高的局面﹔另一方面它也對匯價實行直接的控制。由於中國政府干預形成的人民幣低於市場匯價的局面,使得中國引進急需技術和大型裝備的成本過於昂貴,從而妨礙了其技術進步和長期競爭力。而且運用國家的財力來維持現有人民幣低匯率實際上是通過財政對出口進行補貼。
由於中國的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這意味著中國的財富分配正在繼續向本來已經相對富裕的沿海地區傾斜。不僅如此,由於中國的出口的多是初級加工行業,而有著大量進口需求的又多是技術密集型行業,中國的低匯率政策也意味著對前者的支持和對後者的抑制。
當然,中國政府竭力維持人民幣低匯率也有其苦衷。因為人民幣如果升值,對中國的出口貿易和外國對華投資將產生直接而且迅速的負面的影響。如果人民幣升值,那些競爭力本來就不強的出口企業將迅速被其國際上的競爭對手擠出市場﹔那些由於受到貿易壁壘保護而在國內市場勉強維持的廠商也將會被更加便宜的進口商品打垮。
雖然這將促進中國的經濟結構的進一步調整,但是結構調整的經濟和社會成本卻十分昂貴。尤其是它將會對中國已經十分嚴峻的失業形勢雪上加霜,這些正是中國政府十分不願意人民幣升值的重要原因。
總之,在人民幣升值還是不升值之間,中國政府需要在近期與長遠利益之間、經濟效益和社會穩定之間以及不同地區和行業的利益之間作出權衡。當然,在這個權衡的過程中,國際壓力也不會不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