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攝氏與華氏的資料

2008-01-16 6:49 am
大人與小孩在什麼度數是發燒?華氏與攝氏的對比數值是怎樣?

回答 (1)

2008-01-19 10:14 pm
✔ 最佳答案
發燒常是小孩小孩有毛病時最先被父母發現的癥候。在小兒急診中也是常見的主訴之一,但很多父母對子女發燒應如何處理仍無把握,以下就來詳述處理情況:
發燒是身體對外來病源的一種正常反應,也代表身體有防禦能力的現象。引起發燒原因很多,最常見是俗稱感冒的上呼吸道感染,包括鼻炎、扁桃腺炎、喉頭炎和氣管炎等。其他易見的原因有泌尿道感染、胃腸炎,出疹子或接種疫苗的反應等。輕微的如傷風感冒,並無大礙。嚴重如腦膜炎、敗血症等,則可能造成傷殘致命的後果。
因此發燒雖然是一種症狀,但正是人體警報系統發出的警告訊息,必須找出引起發燒的病因,由醫生給予適當的處置,才可以避免產生麻煩的併發症。
「正常體溫」是指37度或華氏98.6度。小孩的口溫(耳溫)如在攝氏37.5或肛溫攝氏38度以上,則是發燒。
不過體溫如同其他生理現象,並非人人相同。應注意是嬰兒的基礎體溫比兒童或成人都要高些。統計顯示十八個月大的正常孩子中,約一半每日度量的體溫有超過攝氏37.8度的紀錄,兩歲以後體溫才逐漸降低,至青春期才到達所謂的正常體溫。同時正常人的體溫在一天內也有高低起伏,凌晨四點時溫度最低,而至傍晚黃昏時最高。
以下提供一些簡易安全、居家可行的處理方式,常可減輕發燒引起的不適,也可降低引起併發症的可能:
(一)、睡冰枕:這是最簡單又方便,副作用又少的方法。除了降低熱度,也可 以使小孩子舒服些,但切莫忘記在冰袋外包覆毛巾,可減少冰袋外因水分濘即引起的潮濕,不致對孩子造成直接的刺激。此法適用輕微發燒,如攝氏38度以上。
(二)、多喝水:發燒時會加速身體水分散失,缺少水分會導致發燒。當發燒與 區水同時存在時,病況常會變得更嚴重。所以小孩發燒時,要設法使其多攝取水分。可在水中加些葡萄糖,使味道好些,孩子會較容易接受。
(三)、溫水拭浴:當以上方法使用後仍持續不退或熱度較高時,可用溫水反覆給孩子反覆擦拭全身,或在問水中洗澡。常有人認為孩子發燒時不可以碰水或洗澡,這是不正確。當發燒了一段時間,孩子除了生病不舒服外,還會加上流汗,臥床引起的難過。此時如能以溫水擦拭身子或洗個澡,暫時降低熱度,也抱持身體的清潔衛生,整個人也會清爽舒適許多。所以沒有「發燒就不能碰水的道理」。 
(四)、不要穿的太多:有些父母,尤其是祖父母們,發現小孩發燒,就特別要 求多加點衣服,一層層地包起來,反而使的體內熱度不易散失,不少小孩燒的月來越高。再加上被包得動彈不得,使孩子更煩躁不安、吵鬧不已,家長因而被弄得終日惶惶、心煩氣躁。其實替寶寶安排個安靜舒適的環境,穿上寬鬆舒服的衣服,平靜安適的修養,才能早日恢復健康。 
最後小孩發燒(耳)溫超過39度以上,已使用過上述方法仍不降溫時,即須掛急診,經由醫生診察後,決定用其他治療方式,如口服或注射退燒藥、靜脈輸液、冰氈使用及對症下藥的各種特殊治療等。故請勿亂服成藥而耽誤病情,或引起併發症,後果是難以預料的。
病人體溫時續在攝氏40度(即華氏104度)以上,病人同時感到不適或反應緩慢。在任何情況下,如病人體溫高達攝氏41度(即華氏106度),即使未見有其他病徵,也必須盡快替病人作降溫護理及帶病人求診;
病人(尤其是小孩)出現嚴重脫水的現象,例如口、舌頭及黏膜乾燥、皮膚缺乏彈性、眼球下陷等。
一般來說,發燒的病人如果能夠得到適當的休息和護理,加上藥物的幫助,通常不消數天便會痊癒。如服藥三、四天後仍沒有好轉的跡象,病人可再往覆診。平日要多注意衣著、飲食和休息,才可預防疾病。

收錄日期: 2021-04-14 18:29:2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115000051KK0428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