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問下商朝遷都過幾多次..?

2008-01-15 6:21 am
如題..
希望你識GA話請幫幫手答下我.
聽日要考試..
唔該晒..

回答 (3)

2008-01-15 9:11 am
✔ 最佳答案
Q: 我想請問商朝遷都過幾多次?

Ans: 首先回答你, 商朝共遷都 13 次.

商朝最初建都於亳, 主要的統治範圍在黃河下游. 中期因水患頻仍, 被迫經常遷都,

政權因此不穩定. 直到盤庚繼位, 他為了穩定國家, 把都城遷往黃河北岸的殷(今河

南安陽). 殷地勢平坦, 土壤肥沃, 適合農業生產. 此後, 商朝一直以殷為都城, 長達

二百七十多年, 因此商朝又稱殷朝, 或殷商.

也許, 大家進一步追問, 為什麼商代須要如此頻繁地遷都, 遷都不是一個國家重要

的大事, 而且是大費周章的嗎?

根據史籍記載, 自成湯稱王以前有八次遷都, 以後有五次遷都的記錄, 直到盤庚遷

都於殷(安陽)後才定都. 商代屢次遷都, 是歷來學者們所深感興趣的問題, 也因此

產生了不少的研究, 提供許多不同的思考方向, 利於我們對此問題的瞭解.

目前為止, 學界對此問題有以下幾種不同的解釋:

1. 水災說: 有學者認為, "殷人慣於選擇定都的地方在河濱, 由於黃河經常出問題,

發生水災" 這是殷人遷移的重要的原因. 提出了 "終是水澇給舊地造成了禍患, 引

起經濟, 社會的問題,不得不遷移" 的見解.

2. 改換耕地說: 學者從社會生產角度去尋找遷都的原因, 認為: "殷代的農業是一

種極其粗放的原始農業, 其原始表現在生產工具的笨拙和耕作方法的原始, 因此

當一地的地方耕盡之後, 便需要改換耕地, 不得不常常遷徙" 的看法.

3. 階級鬥爭及統治階級內部紛爭說: 有學者認為: "這樣遷來遷去, 一方面是由於

階級鬥爭的發展以及統治階級內部的紛爭, 同時也是由於自然災害造成的威脅".

但是沒有做進一步具體的分析和探討, 這是屬於馬克思史學觀點的 "樣板" 解釋,

現今已比較少被學者輕易接受.

4. 連年王位紛爭說: 大陸學者提出: "比九世亂是殷都屢遷的主觀原因." 他認為

史記~殷本紀中謂: "自仲丁以來, 廢適更立諸弟子, 弟子或爭相代立, 比九世亂,

於是諸侯莫朝". 此記載, 是我們了解殷都屢遷這一歷史之謎的鑰匙和關鍵所在.

自仲丁至陽甲九王在位期間, 商王朝連年王位紛爭, 導致王權的削弱, 貴族勢力

的膨脹與政治混亂. 而正值此同時, 商都發生了頻繁的遷徙, 短短的五世十王就

遷徙了五次. 至盤庚遷殷後, 商都才固定下來.

5. 外族入侵說: 學者又提出 "比九世亂" 引起外敵入侵, 這是殷都屢遷的直接原因

之說. 學者認為, 從殷本紀和卜辭記載的殷王世譜看, 殷都屢遷時期, 也正是殷人

繼承關係最複雜時期. 王位紛爭越複雜, 遷都也就越頻繁. "比九世亂" 造成商王朝

內政形勢的長期動亂, 削弱它對周圍方國諸侯的實際控制能力, 一些諸侯方國遂

擺脫殷的控制而另有異圖, 給內政外交都陷入衰弱不堪地步的殷國造成很大的軍

事威脅.

6. 游牧說: 學者認為三代遷都頻繁的現象, 乃是國家政治發展進化之常則, 蓋 "部

落時代之生活, 農業方面在萌芽, 大部分生活基礎仍為游牧, 游牧者因水草而轉徙,

部落之領袖因其類而亦轉徙不定; 於是政治中心之所在, 既無所謂都邑, 更無固定

可言"; 換句話說, 學者所持的看法是當時仍屬游牧時代.

7. 追尋青銅礦源說: 這是考古學者所提出的看法, 考古學者認為三代雖在立國前

後屢次遷都, 其最早的都城郤一直保持著祭儀上的崇高地位, 也就是說, 三代各代

都有一個永恆不變的 "聖都", 也各有若干遷徙行走的 "俗都". 聖都是先祖宗廟的

永恆基地, 而俗都雖是舉行日常祭儀之所, 卻主要是王的政, 經, 軍的領導中心.

聖都不變, 緣故容易推斷, 而俗都屢變, 則以追尋青銅礦源為主要的因素. 由於青

銅器在三代的重要性, 除了部分實用價值外, 通常是用作 "禮器" 或 "祭器", 被視為

一種政治權力的象徵, 所謂的 "問鼎中原", 其實就是爭奪政權的意思.

考古學者又分析古代銅, 錫礦的礦產分佈, 發現與三代活動範圍基本吻合, 因此提

出了三代遷都是為了追尋青銅礦源的說法.

以上就是不同領域的學者所提出商朝為何會不斷遷都的原因.
參考: 歷史小故事
2008-01-15 9:14 pm
十多次,跟書......
參考: me
2008-01-15 6:39 am
我本書寫得唔係好清楚
淨係講頭同尾
「...經過多次的遷都.......」
就係咁


收錄日期: 2021-04-25 22:24:5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114000051KK0420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