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人生前若修得有力,就可以在死時,不是死後,而是死時就自主往生那裡,繼續修行。
人生前若修得不太有力,死時自主不到往生那裡,可不可以自己掌握命運,就要看前世的福德因緣,是否令那人或天人在遇佛法時生修行的心。天人的福報很大,快樂也很大,是否可自主聞佛法而生修行的心,決定在於慧根有幾多。
中國佛教的輪迴事例中有這樣一則故事,王陽明有一日去一間寺廟,想去某間禁地,負責人最後讓他去看,因為那裡是該寺的前主持的房間,己去世五百年,只留下金身。那裡有一首詩說明五百年後開門進來看的那人就是該住持的前世。王陽明對佛教是持批判態度的,而五百年前那僧人是己修到能知未來事。這些輪迴事說明修行的功力與後世能否保持同樣的功力,或修行的心,全部要依靠因緣,因與緣要互為相生聚合,眾生才可自主,我們的自主能力也依靠身心協調的,身體出了狀況,人也不能自主到什麼。
所以在佛教,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是這道理,自淨其意就是修行盡速斷貪瞋痴,證果後就可自主選擇要回世度眾還是涅槃斷輪迴。
救苦救難不是得佛經所講,而是佛教徒的本份事。佛教徒東西方都在增長中,美國九一一事件,第一個民間團體到達現埸救災的是佛教徒。澳洲總理班發志願工作者奬給的是佛教徒。連天主教醫院有財政困難,佛教徒都協助解決。佛教徒幫人幫到去巴基斯坦地震,阿富汗。据我所知,香港佛教慈濟分會的慈濟人也協調過零五年的巴基斯坦地震的賑災物資及人力資源。
佛經教人要實踐經上之說,而全球的佛教徒都在實踐佛陀所教。眾善奉行,禪定內觀是善行中的善行,人生前若想死後有緣聞思修佛法,還是那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