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名的《秋水》篇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四海之大,可在天地中間,就像蟻穴在大澤裏一樣;而中國在四海之內,就像小米在大倉裏一樣。宇宙空間如此開闊廣大,有什麼理由值得把心靈封閉起來呢?
這裏,莊子所謂「中國→四海→天地」跟孔子所謂「魯→東山→泰山」一樣,精神的世界是開放的,空間的體驗是伸展的。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兩種精神並存是中國傳統文化心理結構中儒道互證的一個實例。但是,這兩種精神又存在着微妙的差異:儒家思想傳統以「剛健」為中心,借空間的張勢提升人的精神的向上性;道家思想傳統則以「自由」為中心,借空間的拓闊,以抒發人的個體的自由感。從這個意義上說,此種共生又是一種深刻的儒道互補。
由於以「自由」為中心,道家尤其莊子的心理空間體驗,充滿着否定性力量,充滿着掙脫的意欲,充滿着開合、翕閉、張弛、動靜的對立統一因素。 《逍遙遊》中,鯤鵬的空間就比斥鷃、學鳩的世界,廣大得多,自由得多;列子禦風而行的空間,又比鯤鵬更自由自在;然而至人「乘天地之正、禦六氣之變,遊於無窮」,又比鯤鵬、列子更自由、更無限。堯擁有天下之廣大與美,但堯見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陽,窅然喪其天下,以天下為不足道。清人宣穎《南華經〈逍遙遊〉》說:「譬如九層之台,身止到得這一層,便不知上層是何氣象。」便指出了《逍遙遊》的主旨與結構。
十分有趣的是,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為何要在「桃花源」的入口處,虛構一個非常逼仄的山口?這正是詩人從道家莊子那兒化來的形式。他要使進桃源的人首先感受到某種擠壓感、某種逼仄與緊張,象徵着現實人生的種種拘束,然後掙紮而出,伸張到一個開闊自由的「豁然開朗」的空間。此種心理空間體驗為後代許多詩人所接受,遂形成中國山水詩中一個不易被覺察卻深深聯通着莊學精神的思想傳統。
1.「莊學精神」的內涵是什麼? 甲. 莊學精神,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想得開」的精神。 乙. 莊學精神,能引領人們由一個自我封閉的心靈空間,進入無限自由的精神空間。 丙. 莊學精神,是一種視界開放、空間體驗伸展的自由精神。 丁. 莊學精神,是一種以「自由」為中心,主張借空間的拓闊,來抒發人的個體自由感的哲學精神。 2.孔子的「魯→東山→泰山」的含義是什麼? 甲. 精神的世界是開放的,空間的體驗是伸展的。 乙. 是中國的傳統文化。 丙. 是人們的心理。 丁. 以「自由」為中心。
3.「莊學」指的是哪家的學說? 甲. 儒家。 乙. 道家。 丙. 法家。 丁. 兵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