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明清兩代, 西方傳教士分別來華傳教, 他們透過不同方式傳教, 然而, 明清兩代人民對天主教和基督新教的傳入態度迥然不同, 現在析述兩代人民對兩教的態度.
在明代天主教方面, 民間, 士大夫, 宮廷中人和皇帝對''舊教''的傳入態度不同
在民間方面, 明世宗嘉靖至神宗萬曆年間, 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從廣東出發, 到北京傳教, 當時利瑪竇北上途中, 知道當時明代人民多信奉佛教, 認為從外來的宗教皆是邪教, 加以明代推行鎖國政策, 利氏以前的傳教士都不能進入明境, 認為西教不利於他們, 這種誤解使他們認為西教是不好的. 從利氏為了方便傳教而穿上袈裟, 倘若一個洋和尚可見, 普羅大眾認為舊教是壞的. 加上, 即使後來利氏成功傳播天主教, 但是北京只有200人受洗, 當中只有士大夫, 宮女, 宦官等等, 而民間仍對舊教仍有顧忌, 所以沒有平民信教, 反映他們對舊教的傳入感到懷疑, 甚至抗拒.
在士大夫方面, 利瑪竇為了便利傳教, 便打入士大夫階層, 熟悉明代情況. 自利瑪竇傳教後, 一些士大夫如徐光啟, 李之藻等因利氏在傳教之餘, 亦傳上西學, 例如物理, 數學, 天文, 地理等知識, 所以願意信奉舊教, 並且彼此交往, 反映只有少數士大夫階層能接受, 認為舊教的傳入是好的.
在宮廷方面, 除皇帝, 皇室成員之外, 只有少數宮女, 宦官等信奉, 而明神宗肯讓利瑪竇進宮, 款待利氏, 只是對利瑪竇帶來的萬國輿圖, 自鳴鐘, 聖母畫像等有興趣而已, 最終他也沒有信教, 加上佛道兩教在中國發展源遠流長, 一時間難以改變他的宗教觀念.
此外, 一些和尚, 道士害怕一旦天主教在中國發展起來, 他們地位不保, 將會失勢, 所以群起反對.
因此, 明代天主教的傳入, 除少量士大夫等外, 絕少人民改變宗教信仰, 加以當時人民誤解天主教會影響中國風水, 所以群起反對.
在清初天主教及清末基督新教方面, 民間, 士紳, 官員和宮廷中人對''舊教''的傳入態度亦有不同, 其中, 民間對新教的態度比明代迥然不同.
在民間方面, 清初因康雍乾三帝行禁教令, 加以當時有一些非教風潮, 例如楊光先事件, 所以''舊教''傳教士來華傳教的機會喪失, 到了嘉慶時期''新教''教士馬禮遜來華, 情況有所不同, 例如1818年馬禮遜在馬六甲創辦英華書院, 栽培本地的人才. 英華書院蓋得相當有規模, 類似大學, 以教育華人青年及兒童為目標, 是華人的第一所洋學堂. 後來英華書院搬到香港, 造就許多香港的基督教人才. 1828年, 中國第一位牧師梁發跟古天青在廣東的高明縣也設了第一所基督徒的私塾, 也就是給小孩子讀書的學校. 這是初期的新式學堂, 除了教文學, 文化外, 也教聖經, 介紹西方的科學、地理知識以及英文, 從此, 便培養了一群基督人才, 他們當然對新教的傳入十分歡迎. 後來, 洪秀全閱讀了勸世良言後, 更對他創立太平天國起了啟迪作用. 馬禮遜之後, 更有李提摩太的崛起, 他在1870年2月12日抵達上海, 隨後去山東煙臺、青州傳教。1876~1879年華北五省發生空前嚴重的旱災, 他在青州積極賑災, 後來那裡成為大英浸信會山東傳教區的中心. 1878年, 他又去災情更重的山西從事賑災活動, 由此在山西太原開闢了大英浸信會的傳教區, 同時也結交了中國官紳. 而且, 他有主持廣學會, 從事傳教, 出版等工作, 其中一些著作如《泰西新史攬要》更是戊戌變法的參考之一.
然而, 當時民間仍對新教十分抗拒, 例如他們看見不少教堂閉門, 只有教徒才能進入, 令他們懷疑, 而且他們誤以為一些修女用兒童的眼睛製藥, 加以他們認為教堂上的十字架會破壞他們的風水, 再者, 當時傳教士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特權階級, 傳統鄉紳的地位動搖, 所以群起反對, 從不少的教案動亂可知他們對新教的抗拒, 例如天津教案及義和團事件等.
在宮廷方面, 清代自鴉片戰爭後, 便成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狀態, 加以簽署許多不平等條約, 傳教士得以利用條約的權利到內地傳教, 雖然宮廷中人反對新教傳入, 但是因條約而迫於無奈.
最後, 一些人民對新教的傳入十分歡迎, 例如受新教創辦的學堂畢業的人才, 在外憂內患下尋求心靈上的慰籍的平民百姓, 著名的更有國父孫中山先生.
總括而言, 明清兩代的人民隨著政局, 人心, 思想等因素影響, 對基督教的態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