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發明者:艾克特及曼奇里(美國人)
John William Mauchly (1907--1980) 和 John Presper Eckert (1919--1995)
年份:1945年
地點: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
圖片參考:
http://libai.math.ncu.edu.tw/bcc16/pool/image/MandE.jpg
電腦的發展
(1) 真空管時代(第一代電子計算機)
第一代電子計算機係以真空為主要元件,其代表機型主要有ABC、ENIAC及EDSAC。
ABC計算機:美國阿田納 索夫 博士(Dr.John V.Atanasoff)和助手貝利( Berry )於1937~1942年間完成第一部實驗用電子計算機。
ENIAC
計算機:是於1946年由美國賓州大學的毛克利(J.W.Mauchly)和艾克特(J.P.Eckert)教授為美國陸軍所設計製作的,供彈道研究之用。它共用了18800支真空管,耗電150瓩,是個長約50呎,寬30呎(佔地約42坪), 重30噸的龐然大物如圖1.4。是全世界第一部通用型電子計算機。
EDSAC
計算機:ABC和ENIAC都是靠改變接線來輸入指令的,直到1946年美國數學家范紐曼 (Dr.John Von Neumann)提出┌所有資料和指令應該存放在計算機內部┘的內儲程式觀念,導致在1949年製造出第一部內儲式電子計算機稱為 EDSAC。從此以後的電腦使用上更為方便。
以上所介紹的電子計算機,其內部的運算速度是以毫秒(10-3秒)為單位,也就是在一秒鐘之內能完成幾千次的加法運算。但由於它們是以真空管製成,所以有下列的缺點:
體積龐大,不易搬移。
線路複雜,故障率高。
耗電量大,發熱量多。
造價昂貴,普及性低。
圖片參考:
http://www2.hodao.edu.hk/yyc/Student04-05/s5/5b25/photo/cpu1.jpg
“ENIAC” 是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 的縮寫,翻譯成中文即為 “ 電子數位積分電腦 ” 。
(2). 電晶體時代(第二代電子計算機)
為了消除真空管的缺點,科學家不斷的研究,終於在1948年美國貝爾電話實驗室發明了電晶體,而於1957年遂有了電晶體取代真空管的計算機 TX-O 製造成功。
以電晶體為主要元件的第二代計算機,其特性如下:
體積小、重量輕、價格低、可靠性高。
電力消耗功率小、散熱量少。
運算速度快,以微秒(10-6秒)為單位。
使用組合式電腦語言正處於萌芽階段如 FORTRAN、COBOL。
讀卡機、印字機、磁帶機等週邊設備相繼應市。
(3) 積體電路時代(第三代電子計算機)
所謂積體電路(intergrated circuit簡稱IC)是在一小片矽晶片上一個完整的電子電路,面積約1/8平方吋。也就是說,將許多零件如電晶體、電阻器.....等微縮在一塊矽晶片上。1964年美國IBM公司研製成功了以IC為主要元件的IBM360型電腦,是第三代電子計算機的開始,而後有PDP-8、PDP-11.....等陸續被推出。
積體電路的發明,帶動了電子計算機的改革。而這時期的電子計算機具有以下的特點:
體積比電晶體更小、更輕,價格也更低廉。
耗電量更少。
記憶容量大增。
運算速度更快,以奈秒(10-9秒)計。
使用語言除上述以外,各種語言陸續被發明。
(4). 大型積體電路時代(第四代電子計算機)
積體電路技術,在工程師們辛勤的研究下,單位面積的電子元件數目不斷的提高。依其密度可分為四個等級。
小型積體電路(small scale IC簡稱SSI)──每一IC可容納 1~10個電子元件。
中型積體電路(medium scale IC簡稱MSI)──每一IC可容納10~100個電子元件。
大型積體電路(large scale IC簡稱LSI)──每一IC可容納100~1萬個電子元件。
超大型積體電路(very large scale IC簡稱VLSI)──每一IC可容納1萬~25萬個電子元件。
第四代電子計算機是採大型或超大型積體電路為其主要元件,如圖 1.7,使得計算機的積體更加縮小,運算速度愈來愈快可高達10-10秒,此時期的各種週邊設備成長快速,微電腦普遍的被使用,個人電腦、辦公室自動化等新產品不斷的推出,電腦也因而逐漸從軍方、辦公室,走入學校、家庭,成為時代的寵兒。
圖片參考:
http://www2.hodao.edu.hk/yyc/Student04-05/s5/5b25/photo/cpu2.jpg
(5). 人工智慧型時代(第五代電子計算機)
目前各工業先進國家正積極研究具有「人工智慧」的計算機,也就是配合語音合成器及光電技術,使電腦具有辨識、分析各種圖形與聲音的能力,而不僅能聽、看、說,更可做到思考及推理等更高層次的功能。
參考資料:
http://www.chwa.com. tw/TResource/HS/book 1/ch1/ch1-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