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荼既方法

2008-01-13 5:41 pm
我想詳細地知道
飲荼既方法
起源
泡法
益處

回答 (2)

2008-01-13 5:56 pm
✔ 最佳答案
唔係荼係茶 好多人都會寫錯:)

茶號稱為國飲,乃因茶源於我國,傳說遠在神農嚐百草的時代,即已發現了荼的妙用,歷經唐、宋的盛行,及明代的改革至今,茶仍是國人所喜愛的飲料或用之解渴飲用,或用之品茗賞趣。對這有益身心的茶飲,我們有義務將之推廣流傳。

起源 古-- 追溯中國人飲茶的源流,若依文獻來推敲,可上溯至西元前二千七百三十七年中古時代的神農氏,陸羽的茶經有云﹕「茶之為飲,發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

關於神農氏發現茶樹的傳說有二﹕一是神農嚐百草身中七十毒,正當口乾舌燥,五內若焚時,忽見幾片葉子飄落眼前,習慣地拾起送入口中咀嚼,其汁液苦澀,氣味卻芬芳,且有解毒之效。另一則傳說是,有一天神農氏用鼎鑊煮水,剛好有幾片葉子飄進鍋中,煮好的水色微黃,苦澀中帶甘甜,喝入口中生津解渴,且提神醒腦,以神農氏過去嚐百草的經驗,判斷它是一種葯。根據陸羽茶經的記載,說神農時即已發現茶樹,然而也只是推測的口吻,並未十分肯定確實,雖說神農氏發現茶樹的傳說不一定可靠,然而中國人在很早以前即發現茶樹卻是不庸置疑的事實,且茶樹原產於我國西南的西藏高原東部,即川滇一帶,也已獲得證實,據報導原始茶樹的茶葉碩大,且是高達二、三丈的喬木。


據中國風俗史記載﹕「周初至周之中業,飲物有酒、醴、漿、湆等。......此外猶有種種飲料,而茶其最著。茶發明於殷周時,周人多用之者。」前面提到神農將茶當作藥用,至殷周時才有當做日常飲料的用途,而不只是一種藥而已,但因其飲法相當粗略,茶味大概頗為苦澀,不是每個人都愛喝,所以茶至殷周時為日常飲用之物,然其功能仍近於藥用,至漢茶已提昇至酒之上,可能因造茶技術的進步,而使茶較普遍。


漢-- 「茶至魯之周公旦而有名」,從其各種別名看來,當時仍以葯用為主,直至漢代才有從葯用轉變為飲用的文獻記載﹔趙飛燕別傳有云﹕「姜后見帝,賜座命進茶左右奏云﹕向侍帝不僅,不合啜此茶。」由此可見茶已是漢窒的飲料,且不是任何人隨便可飲到的。據王褒所以寫「僮約」一文中記載,知當時的社會有「客來烹茶」的習慣,但這種風氣並未相當流氣行,這也許是因為野生的茶樹相當難得,產量又少的緣故,所以一般庶民很少能享受茶飲,而只限於富家或皇室,因此在漢代飲茶還是相當「貴族化」。又據三國志吳志的韋曜傳所載﹕「孫皓飲臣酒,率以七升為限,曜飲不過二升,或為裁減,或賜茶茗以當酒。」由這段文字,我們可得到兩點啟示﹕一是當時上層社會飲茶風氣甚盛,二是在三國時代已有以茶代酒的風尚。

世說新語記載﹕「王濛好茶,人至輒飲之,士大夫輒以為苦,每欲侯濛,必云﹕『今日有水厄』。」由這裡可知道在南朝時代已有好茶成癖的人士了。 由魏晉南北朝 ( 公元三世紀起 ) 到唐代 ( 公元七世紀起 ) 是茶飲的「轉變期」,這可能是因為茶樹的發現愈來愈多,製茶技術愈來愈進步,尤其唐朝更是由貴族化漸納入民俗的時代,因此飲茶的風氣才逐漸的普遍流傳開來。

詳看這裡:
http://www.pcchkt.com/ch01.htm


各類飲茶方式;;

唐宋的煮點法

茶的歷史源遠流長,可說是與中華民族同根生。隨著茶種的日益發現與製茶技術的日益創新,歷代的飲茶方法也跟著更新改良。
現在我們從文獻中得知,唐代以前的飲茶形式是「客來烹茶」,陸羽的茶經亦有晉人「煮茶粥」的記載,由此可推測唐代之前的飲茶方式是採用「烹煮」方式,且喜歡將茶與米粉或其他佐料同煮,調成糊狀一起飲用,以掩蓋茶的苦澀味。 至於唐宋的飲茶方式,陸羽的茶經則記載了「煮點法」這個飲茶過程。

唐宋的煮點法

唐煮  

用鐵夾或竹筴從儲茶的育器中夾出團茶,放在微火上慢烘,直至火力透徹時茶身膨脹略呈彎曲狀即可。炙好的團茶立即放入紙囊中冷卻,以免茶香味散失。
團茶於紙囊中冷卻後,再用竹筴夾入磨臼中研磨磿碎,然後用拂末將茶粉掃入羅合中貯存備用,而較粗的茶屑則不用。
煮茶的茶具是風爐和釜。風爐多用銅、鐵製造,是通風起火之物,風爐內放置「墆土泉」及釜以作煮水之用,下放灰承以承火灰。起火後從水方中以水瓢瓢水入釜中煮開,煮茶的水以山泉為佳,江水次之,井水最下。
水分成「三沸」。有如魚目般的水泡從釜底上冒,微有響聲為第一沸,此時用鹽杓盛一杓鹽投入釜中;到釜邊水泡如泉湧般直往上衝時為就第二沸,隨即從釜中取出一瓢湯,用竹筷在沸水中心旋攪和,並將事先量好的茶末傾入湯中;稍候片刻,湯便如濤般滾翻,水花濺出,這情景為第三沸。此時則須將剛才第二沸時所取出的湯儘速傾入釜中,使水停止滾沸,以培育茶的精華。
茶煮好後,將茶分酌各茶中,而茶以越州窯的青磁最好,茶色白綠相映,非常可愛。茶分酌各時,茶的薄精華「沫」與厚精華「餑」要均勻的分配。趁茶還溫熱時趕快飲用,否則懸浮的熱茶精華在冷卻後便隨熱氣消散,飲後會消化不良。
唐人亦喜歡將、薑、橘皮等調味料添加茶中,唯這會令茶失真香。 至宋朝卻沒有這種習慣了,可能是由於茶的品質不斷改良及提高,令茶味愈來愈佳,亦可能由於宋朝流行「點茶」,以致不需添佐料了。點茶法基本上是唐人飲茶方法的延伸,然較唐人進步,程序也較縮減,因只需用開水沖調茶葉,而不是與水同煮,這可說是飲茶方法的一大改良革。

宋點

炙茶
茶餅放太久會使香味變陳,故先將茶餅放於清潔的容器中用熱水浸漬,以便將表面凝固的油膏刮除,再以鈴箝夾住,用微火炙乾。
碾茶
茶餅經過烘焙炙乾後,包上一張清潔無味的白紙,用銀製或鐵製的茶碾擊碎,碾茶的時間要短,動作則愈快愈好,如此才能使茶呈白色,若擱過久,茶色即呈昏暗。
羅茶
團茶雖經碾碎,然茶末並不十分勻細,得藉茶羅篩過細粉,淘汰粗茶屑,使勻細茶末能與湯完全融合,避免了粗茶屑沉澱在杯底。  
候湯
以湯瓶盛水煮湯,用作點沖中的末茶,稱為「點茶」。湯瓶宜小不宜大,因小瓶候湯較易,點茶注湯時也較易控制出水量。「候湯」亦不易學,由於湯瓶口小,煮水時難以目測湯的滾沸程度,唯靠「聲辨」與「氣辨」辨別,這確是需要相當的經驗才可。
熁盞
點茶前先用火熁盞使溫熱,使茶末能夠完全融於湯中,避免了因冷而茶末與湯分離。茶以建安磁最好,它呈深青色且有兔毫般的紋路,身較厚,保溫效果佳。
點茶
溫過後,以鐵匙或銀匙量適量的茶末放入中,置茶量約一錢七分左右。置好茶即可點茶了,據大觀茶論記載,點茶有三種方法: 方法一   
第一種是「靜面點」,方法是將茶放於中徐徐提瓶環繞緣注入熱湯,再以「筅」輕輕搖動,不使有茶末產生。

方法二   
第二種是「一面點」,方法是置茶於中後,提瓶將熱水一口氣注入,隨手以「」用力攪拌,使茶泡漂浮。  

方法三
第三種方法是先將中的茶粉調成糊狀,然後將熱湯環繞注入,不使湯與茶直接沾染,然後再加以攪拌,使茶湯均勻。這方法是三種方法中最好的點茶法。


唐宋的飲茶方式是「唐煮宋點」,兩者均以團茶研末為主。
但到了南宋末年,茶葉的製造已由原來的團茶改成了散茶。
元朝時又由「蒸菁法」改為「炒菁法」。
明朝時團茶大多已廢除,而以散茶為主,飲茶方法跟之前有很大分別,再加上製壺名家相繼出現,使得飲茶方法有較大的改革與創新,出現了「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三種方式,按季節之不同而轉用。
泡茶的方式延用至今已有六百年歷史了,至現在則以「下投法」最流行,且已無區分四季了。


袋茶泡法

小袋茶泡法是現代的飲茶方法,極受現代都市人士的歡迎,尤其是上班一族,這是因為小袋茶泡只需以開水沖調即可飲用,泡法省時、方便、簡單。
1. 溫杯 2. 置茶泡
溫杯的原由與前同,小袋茶的品質平均, 也都密合包裝,選購時,須注意出廠日期,買 回後再嚐嚐茶味是否合自己習慣,看湯色是否 清澈,對香氣就不宜要求太高。 一包小袋茶,約對150cc的水量為宜,但 如果多沖進一些水或放進兩袋茶,而使茶湯較 為清淡或濃密,則隨個人喜愛而定。

3. 靜待 4. 拿出茶袋備飲
泡小袋茶的時間,約以五分鐘為宜,在 去袋飲用前,提袋震盪幾下,有助於茶湯的濃 度,一般都只泡一次,如要泡第二次,那時間 就宜減半。 享用小袋茶,在於簡便的沖泡法,飲用之 前,把袋子提出,玻璃杯中澄清的湯色,會令人心曠神怡。在紅茶中加點濘檬,更是別有番風味。

詳看;;
http://www.pcchkt.com/ch05.htm


益處---

茶的成份大可分為以下十一大類:
蛋白質(Protein),
氨基酸(Amino acids),
咖啡因(Caffeine),
多元酚類(Polyphenols),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
脂質(Lipids),
礦物質(Minerals),
植物色素(Plant pigments),
維生素(Vitamins),
揮發性成分(Volatile constituents),
有機酸(Organic acids).

詳看這裡:
http://www.pcchkt.com/ch09.htm
2008-01-13 5:49 pm
由於資料不能盡錄, 請自行瀏覽, 網止如下:
起源 - http://www.pcchkt.com/ch01.htm
泡法 - http://www.pcchkt.com/ch06.htm
益處 - http://www.pcchkt.com/ch09.htm
雖然是同一網止, 但資料確實完全符合你的要求還要多了

2008-01-21 21:29:37 補充:
抄我既,好賤啊


收錄日期: 2021-04-13 14:57:0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113000051KK0076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