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秦始皇的評價毀多於譽, 這是無厚可非的, 雖然他在位期間, 不少苛政擾民, 最後導致陳涉 (陳勝)及吳廣在大澤鄉起義, 但是他許多建設措施卻恩澤後世, 例如統一文字, 錢幣, 度量衡制度, 修築河道及長城等等, 使後代得到寶貴的遺產而發揮, 因此秦始皇的施政可以說是幾乎好壞參半, 閣下認為其暴政對當代人民有害, 卻對後世有利.
首先, 在對當代人民方面, 可以分為建設, 文化, 軍事, 刑法等方面
在建設方面, 秦始皇大興土木, 不惜民命, 例如興建阿房宮及驪宮, 花費不少人力物力, 又修築長城, 雖然能防禦匈奴, 但是箇中卻導致不少人民傷亡. 而且他又命人修馳道及直道, 以供皇帝車馬之用, 而且他又命人開鑿靈渠 (今桂林)及鴻溝, 最後他又修築長城, 由西面的臨洮到達遼東碣石, 工程浩大. 這些工程, 充分說明了當時對人民勞役嚴重的程度.
在文化方面, 秦始皇為了延壽, 遂派徐福等人到日本尋求不死之藥, 可是一去沒回頭, 有儒生因諷刺他, 所以便推行焚書坑儒, 例如埋葬了詆毀他的儒生等共460餘人, 而且除了卜筮, 種植, 醫學等書之外, 一切儒家經典通通燒掉, 漢代雖然有意重整儒家經典, 可是六經中的樂經卻喪失了, 現時只存在五經, 即是詩,書,禮,易,春秋等五經, 摧殘了儒家文化, 對當代的學術文化造成浩劫.
在軍事方面, 秦始皇又強行徵兵, 任何男子都需要服繇役, 即納稅及當兵, 不少百姓被帶到戰場或修築長城, 不少人民役死, 例如派蒙恬率領三十萬兵攻打匈奴, 又派屠雎率領五十萬大軍戍首五嶺, 這些措施, 浪費了不少人力, 引至百姓的不滿, 引致速亡.
在刑法方面, 秦始皇奉行法家思想, 主張用巧吏, 例如李斯等只懂權謀, 不知仁義, 而且有大量徵兵, 形成軍人政治, 可是軍人反而成為叛亂的對象, 在位期間, 著重嚴刑峻法, 許多無辜的百姓被監禁或處決, 加以在地方政制上, 又行什伍連坐法, 一人犯罪, 自家鄰家均受罰, 而且酷刑類型很多, 例如腰斬, 車烈 (五馬分屍)等, 人民苦不堪命, 最後只好走上叛亂之途.
在經濟方面, 當時百姓需要納重稅, 百姓破產, 加以又行重農抑商政策, 使商人受到打擊, 這亦是秦始皇的過錯.
以上各點, 均是秦始皇對當時人民的施政過失, 然而, 卻對後世有所裨益, 正所謂 ''一將功成萬骨枯'', 現說明其政績.
在政治方面, 秦始皇推行三公九卿制, 三公分別是丞相, 御史大夫及太尉, 而九卿分別是奉常, 典客, 治粟內史, 廷尉, 衛尉, 宗正, 少府等, 分掌國家與皇室的事務, 而三公九卿制, 漢代也有沿襲, 在地方行政上, 又行連坐法, 歷代沿襲而不衰, 加以設立三老以掌教化, 嗇夫漲聽訴訟, 游徼掌捕賊及收稅, 而且自秦始皇開始, 便將皇帝兩字合一, 歷代君主皆以皇帝稱號, 並且創立廟號, 自比功過三皇, 德兼五帝, 自號秦始皇, 而且, 他又相信陰陽五行之說, 遂定國數為六, 色尚黑, 因此, 規定車輪之間的距離不得超過六尺, 依據於此.
在經濟方面, 秦始皇避免豪強凝聚勢力, 便遷徙東方十二富豪到咸陽, 以充實經濟力量, 而且又行重農抑商政策, 禁止商人採山澤資源, 而且統一貨幣, 又設上幣和下幣之分, 稱鎰幣和半兩錢, 使經濟穩定, 可是當時土地私有制出現流弊, 土地兼併的情況到了漢代仍然不滅, 可是其貨幣準則的統一使後代可循.
在文化方面, 秦始皇曾在瑯琊山刻石, 避免男女淫逸, 而且又統一文字, 改大篆為小篆, 又仿照獄吏程邈普遍使用隸書, 隸書到了今天, 更被製作成電腦字體, 可見其功之大.
在建設方面, 雖然秦始皇修築長城, 開鑿河道, 修築馳道等等, 人力物力浩大, 但是其貢獻對後代更深遠, 例如隋, 明兩代在秦代的長城上加以發揮, 而開鑿河道有助防止淤塞及氾濫, 改善交通, 這些貢獻, 能夠彌補秦始皇的部分過失, 只是其暴政是為不仁, 才使後代憎恨.
總括而言, 秦始皇雖然推行暴政, 導致秦的衰落, 但是他並不導致秦帝國速亡, 只是因為他立儲失當, 例如秦二世昏庸無能, 聽任趙高的建議, 加上秦制, 凡是過期服役者皆處死, 所以才引致大澤鄉起義, 導致秦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