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濕地   10分呀

2008-01-12 3:54 am
我想問
濕地的定義......?

回答 (6)

2008-01-12 4:02 am
✔ 最佳答案
濕地是位於陸生生態系統和水生生態系統之間的過渡性地帶,在土壤浸泡在水中的特定環境下,生長著很多濕地的特征植物。濕地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擁有眾多野生動植物資源,是重要的生態系統。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遷徙離不開濕地,因此濕地被稱為“鳥類的樂園”。濕地強大的生態凈化作用,因而又有“地球之腎”的美名。

在人口爆炸和經濟發展的雙重壓力下,20世紀中後期大量濕地被改造成農田,加上過度的資源開發和污染,濕地面積大幅度縮小,濕地物種受到嚴重破壞。

為保護濕地,保護濕地中的豐富物種,1971年2月2日建立了全球政府間保護公約濕地公約。到2004年10月為止已有超過141個成員,1387塊濕地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分類

濕地基本分五大類:近海及海岸濕地、河流濕地、湖泊濕地、沼澤濕地、庫塘。

* 近海及海岸濕地
o 淺海海域:低潮時水深不足6米的永久性水域,植被蓋度<30%,包括海灣和海峽。
o 潮下水生層:海洋低潮線以下,植被蓋度≥30%,包括海草層、海洋草地。
o 珊瑚礁:由珊瑚聚集生長而成的濕地,包括珊瑚島及其有珊瑚生長的海域。
o 岩石性海岸:底部基質75%以上是岩石,蓋度<30%的植被蓋度的硬質海岸,包括岩石性沿海島嶼、海岩峭壁。
o 潮間沙石海灘:潮間植被蓋度<30%,底質以沙、礫石為主。
o 潮間淤泥海灘:植被蓋度<30%,底質以淤泥為主。
o 潮間鹽水沼澤:植被蓋度≥30%的鹽澤。
o 紅樹林沼澤:以紅樹植物群落為主的潮間沼澤。
o 海岸性鹹水湖:海岸帶範圍內的鹹水湖泊。
o 海岸性淡水湖:海岸帶範圍內的淡水湖泊。
o 河口水域:從近口段的潮區界(潮差為零)至口外海濱段的淡水舌鋒緣之間的永久性水域。
o 三角洲濕地:河口區由沙島、沙洲、沙嘴等發育而成的低沖積平原。

* 河流濕地
o 永久性河流
o 季節性或間接性河流
o 泛洪平原濕地:河流泛濫淹沒(以多年平均洪水位為準)的河流,兩岸地勢平坦地區,包括河灘、泛濫的河谷、季節性泛濫的草地。

* 湖泊濕地
o 永久性淡水湖:常年積水的海岸帶範圍以外的淡水湖泊。
o 季節性淡水湖:季節性或臨時性的泛洪平原湖。
o 永久性鹹水湖:常年積水的鹹水湖。
o 季節性鹹水湖:季節性或臨時性積水的鹹水湖。

* 沼澤濕地
o 蘚類沼澤:以蘚類植物為主,蓋度100%的泥炭沼澤。
o 草本沼澤:植被蓋度≥30%,以草本植物為主的沼澤。
o 沼澤化草甸:包括分佈在平原地區的沼澤化草甸以及高山和高原地區具有高寒性質的沼澤化草甸、凍原池塘、融雪形成的臨時水域。
o 灌叢沼澤:以灌木為主的沼澤,植被蓋度≥30%。
o 森林沼澤:有明顯主幹、高於6米、郁閉度≥0.2的木本植物群落沼澤。
o 內陸鹽澤:分佈於乾旱和半乾旱地區的鹽澤。由一年生和多年生鹽生植物群落組成,水含鹽量達0.6%以上,植被蓋度≥30%。
o 低熱濕地:由溫泉水補給的沼澤濕地。
o 淡水泉或綠洲濕地。

* 庫塘
o 為灌溉、水電、防洪等目的而建造的人工蓄水設施。




作用
佛罗里达州的一块湿地
佛羅里達州的一塊濕地

濕地是地球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森林、海洋一起並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濕地的生態作用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 濕地具有強大的沉積和凈化作用。流水進入濕地後,各種物質隨水流緩慢而沉積,成為濕地植物的養料,其中的有毒物質被迅速分解。
* 濕地物種十分豐富,生物多樣性中蘊藏著豐富的遺傳資源,在科學研究中都有重要地位
* 濕地具有巨大的景觀價值,九寨溝、洞庭湖、鳥島等都是著名的濕地風景區,自然風光與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是巨大的旅游特色

* 濕地中含有大量的水,在水的生態循環中具有重要作用:
o 濕地參與地下水的交流,可以涵養地下水、調節地表徑流,對防止乾旱和洪澇有重要影響
o 濕地能防止海水入侵,減輕沿海土地的鹽鹼化和枯水期海水向內河的倒灌
o 濕地可以保護海岸,防止侵蝕。熱帶和亞熱帶的紅樹林防止海岸侵蝕的作用最為明顯同時還有防風作用
o 濕地的水分小氣候有影響。乾旱地區中,周邊地區比其他地方的氣候濕潤,有利於生態環境

* 濕地的豐富物產資源具有很高價值:
o 濕地富產魚、蝦、藻類、蓮藕、蘆葦、藥材等,是相當重要的農業、漁業、牧業和副業自然資源。
o 礦產資源。濕地中的泥炭是很好的燃料;濕地是重要的油田分佈區域;鹼水湖和鹽湖濕地中有各種礦砂和鹽類資源

不同的定義

由於濕地和水域、陸地之間沒有明顯邊界,加上不同學科對濕地的研究重點不同,造成濕地的定義一直存在分歧。

國際濕地公約採用廣義的濕地定義,指不問其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暫時性的沼澤地、濕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帶有或靜止或流動、或為淡水、半鹹水或鹹水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六米的水域。這一定義包含狹義濕地的區域,有利於將狹義濕地及附近的水體、陸地形成一個整體,便於保護和管理。

濕地的研究活動則往往採用狹義定義。美國魚類和野生生物保護機構於1979年在“美國的濕地深水棲息地的分類”一文中,重新給濕地作定義為:“陸地和水域的交匯處,水位接近或處於地錶面,或有淺層積水,至少有一至幾個以下特征:(1)至少周期性地以水生植物為植物優勢種;(2)底層土主要是濕土; (3)在每年的生長季節,底層有時被水淹沒。”定義還指湖泊與濕地以低水位時水深2米處為界,按照這個濕地定義,世界濕地可以分成二十多個類型,這個定義目前被許多國家的濕地研究者接受。

濕地的水文條件是濕地屬性的決定性因素。水的來源(如降水,地下水,潮汐,河流,湖泊等),水深,水流方式,以及淹水的持續期和頻率決定了濕地的多樣性。水對濕地土壤的發育有深刻的影響。濕地土壤通常稱為濕土或水成土。
參考: 維基百科
gd
2008-01-12 4:03 am
濕地所擁有的特點:

1、濕地內有經常性的水分存在,而水量的多寡,會隨著季節、氣候等因子的不同而有所變化。

2、濕地內的土壤通常是排水性較差,或是由沖積、氾濫等自然營力所造成的土地。

3、濕地中的土壤及水分,能成為濕地內動、植物生長的基質,培育出多樣化的濕地生態相。

因此,「水」、「土壤」及「水生生物」,可以說是構成濕地的三大要素。而各國對於濕地的定義雖有不同的解釋與定義,但大致都脫離不了上述的三項要素,舉例來說,美國漁業及野生動物署對於濕地的定義為:『濕地是介於陸域及水域之間的地帶,水位通常在地表附近或是地表長期被淺水層所覆蓋。濕地必須具有以下三種特性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1) 至少是週期性,土地上有優勢的水生植物種;(2) 在底層的土壤是以不利排水的還原性土壤為主;(3) 底層土壤在每年的生長季節期間,是由水形成的飽和狀態或是被水所覆蓋。』。
2008-01-12 4:03 am
不同嘅定義

由於濕地和水域、陸地之間並無明顯邊界,加上唔同學科對濕地的研究重點唔同,造成濕地的定義一直存在分歧。

國際濕地公約採用廣義的濕地定義,指不論其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暫時性的沼澤地、濕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帶有或靜止或流動、或為淡水、半鹹水或鹹水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水域。這一定義包含狹義濕地的區域,有利於將狹義濕地及附近的水體、陸地形成一個整體,便於保護同管理。

濕地的研究活動則往往採用狹義定義。美國魚類和野生生物保護機構於1979年在“美國的濕地深水棲息地的分類”一文中,重新給濕地作定義為:“陸地同水域的交滙處,水位接近或處於地表面,或有淺層積水,至少有一至幾個以下特徵:(1)至少周期性地以水生植物為植物優勢種;(2)底層土主要是濕土;(3)在每年的生長季節,底層有時被水淹沒。”定義還指湖泊與濕地以低水位時水深2米處為界,按照這個濕地定義,世界濕地可以分成二十多個類型,這個定義目前被許多國家的濕地研究者接受。

濕地的水文條件是濕地屬性的決定性因素。水的來源(如降水、地下水、潮汐、河流、湖泊等),水深,水流方式,以及淹水的持續期和頻率決定了濕地的多樣性。水對濕地土壤的發育有深刻的影響。濕地土壤通常稱為濕土或水成土。
2008-01-12 4:01 am
濕地所擁有的特點:

1、濕地內有經常性的水分存在,而水量的多寡,會隨著季節、氣候等因子的不同而有所變化。
2、濕地內的土壤通常是排水性較差,或是由沖積、氾濫等自然營力所造成的土地。
3、濕地中的土壤及水分,能成為濕地內動、植物生長的基質,培育出多樣化的濕地生態相。

因此,「水」、「土壤」及「水生生物」,可以說是構成濕地的三大要素。而各國對於濕地的定義雖有不同的解釋與定義,但大致都脫離不了上述的三項要素,舉例來說,美國漁業及野生動物署對於濕地的定義為:『濕地是介於陸域及水域之間的地帶,水
圖片參考:http://www.wetland.org.tw/newweb/wetland/photo/photo3.gif
位通常在地表附近或是地表長期被淺水層所覆蓋。濕地必須具有以下三種特性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1) 至少是週期性,土地上有優勢的水生植物種;(2) 在底層的土壤是以不利排水的還原性土壤為主;(3) 底層土壤在每年的生長季節期間,是由水形成的飽和狀態或是被水所覆蓋。』。
目前對於濕地並未有法定的解釋
圖片參考:http://www.wetland.org.tw/newweb/wetland/photo/photo4.gif
條文,而世界各國約有50種定義來解釋「濕地」一詞,這其中最被大家所熟知及通用的,是各國於1971年在伊朗拉姆薩所共同決議通過的「國際重要水鳥棲地保育公約」(Convention on Wetland of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 Especially as Waterfowl Habitat),簡稱「濕地公約」(Wetland Convention) 或「拉姆薩公約」(Ramsar Convention) ,其定義如下:「無論天然或人為、永久或暫時、靜止或流水、淡水或鹹水、或二者混合者,由沼澤、泥沼、泥煤地或水域所構成的區域,包括水深在低潮時不超過六公尺之沿海區域。」。
2008-01-12 4:00 am
1995 年 3 月 6 日 對 米 埔 及 后 海 灣 內 灣 地 區 別 具 意 義 。 經 過 自 然 基 金 、 本 港 及 外 地的 環 保 人 士 多 年 來 努 力 游 說 , 加 上 政 府 城 市 規 劃 委 員 會 的 支 持 , 港 府 決 定 把 米 埔 及后 海 灣 內 灣 1,500 公 頃 的 土 地 按 《 拉 姆 薩 爾 公 約 》 劃 為 「 國 際 重 要 濕 地 」 。 港 府 在設 立 拉 姆 薩 爾 濕 地 之 餘 , 亦 決 定 撥 款 港 幣 4.23 億 元 在 其 後 五 年 收 購 土 地 、 設 立 濕地 教 育 及 訪 客 中 心 及 進 行 存 護 管 理 。

截 至 2000 年 11 月 , 全 球 共 有 超 過 120 個 國 家 成 為 《 拉 姆 薩 爾 公 約 》 的 締 約 國 , 共有 逾 900 片 濕 地 成 為 「 國 際 重 要 濕 地 」 , 總 面 積 達 4800 萬 公 頃 , 相 等 于 瑞 典 的 總面 積 。 中 國 及 英 國 分 別 於 1992 年 及 1976 年 成 為 締 約 國 , 條 約 並 於 1979 年 延 伸 至本 港 , 因 此 香 港 亦 有 責 任 保 護 境 內 的 重 要 濕 地 資 源 。


米 埔 及 后 海 灣 內 灣 濕 地 的 管 理 工 作 由 漁 農 自 然 護 理 署 署 長 出 任 主 席 的 拉 姆 薩 爾 濕 地管 理 局 負 責 監 督 , 以 確 保 濕 地 得 以 妥 善 使 用 。 自 然 基 金 獲 委 任 管 理 米 埔 的 核 心 區 。

米 埔 及 后 海 灣 內 灣 列 為 拉 姆 薩 爾 濕 地 後 , 為 香 港 增 添 一 處 郊 野 地 區 , 經 妥 善 管 理 更可 用 作 教 育 及 康 樂 活 動 用 途 , 自 然 基 金 的 米 埔 自 然 保 護 區 便 是 例 子 之 一 。 同 時 , 可保 留 現 時 濕 地 內 的 土 地 用 途 , 例 如 塘 魚 養 殖 , 使 本 地 的 市 民 能 繼 續 受 惠 於 這 片 濕 地。


鷺 鳥 在 米 埔 濕 地 上 群 飛 。

把 米 埔 及 后 海 灣 內 灣 列 為 拉 姆 薩 爾 濕 地 有 助 保 護 本 港 僅 存 最 大 片 的 濕 地 , 讓 這 片 集教 育 、 康 樂 、 農 業 及 環 境 保 護 於 一 身 的 濕 地 能 得 以 妥 善 管 理 , 惠 及 香 港 的 市 民 。


收錄日期: 2021-04-14 18:25:2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111000051KK0319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