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埗是否有一座古屋叫做「雷生春」?

2008-01-12 12:45 am

回答 (4)

2008-01-12 1:03 am
✔ 最佳答案
深水埗是否有一座古屋叫做「雷生春」?

雷生春位於香港九龍旺角荔枝角道及塘尾道交界,屬於典型的唐樓,同時具有古典義大利建築特色,[1]由九龍巴士創辦人之一雷亮擁有。建築物的名字源於一對對聯,寓意雷生春所生產的葯品能妙手回春。
概要
1929年,雷亮家族向香港政府購入旺角荔枝角道119號,並邀請建築師布爾(W. H. Bourne)興建雷生春。雷生春於1931年建成(不過有網頁指建成年份為1934年),地舖為雷亮的台山同鄉兄弟雷瑞德中醫師(他後來與雷亮和另外三人合作創辦九龍巴士)開設的雷生春醫館及葯店,上面三層為雷亮家庭成員的住所。雷生春葯品在當時廣受附近居民歡迎,並且行銷海外。
雷亮於1944年逝世,雷生春跌打葯店在數年後結業,其後曾用作商住及出租作洋服店等用途。約1980年代開始,雷生春住宅部分長期荒廢,但地面商鋪仍在營業。2000年,雷亮的後人向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古物古蹟辦事處提出將雷生春捐贈給香港政府,古物諮詢委員會同年將雷生春列為一級歷史建築物。2003年10月7日,香港政府正式接收雷生春。2004年,雷生春開始修葺,工程於2005年中完成。現時香港政府正研究雷生春未來用途,計劃邀請私人發展商提交方案,將其發展為結合文化與商機的新地標,可惜具體用途遲遲未有落實[2]。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5/50/LSC1949.jpg/83px-LSC1949.jpg


1949年的雷生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9B%B7%E7%94%9F%E6%98%A5&variant=zh-tw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8/81/100_2585.JPG/80px-100_2585.JPG


修葺中的雷生春(2004年)





圖片參考:http://www.lcsd.gov.hk/dept/annualrpt/2003/img/photo/culture/1727c_1.jpg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8/82/CIMG1141.JPG/90px-CIMG1141.JPG


修葺完成的雷生春(2005年)




2008-01-16 10:59 pm
「雷生春」這幢大屋是九龍巴士公司創辦人之一的雷亮所建的物業,現時由其後人擁有。

  為什麼現在屋內沒有人居住,凋空了那麼久呢?聽說是和風水有關的,真正的原因是什麼,相信要由雷氏後人解答了。  當時雷瑞德是家學淵源的中醫,他兼醫跌打,招牌正是「雷生春」。雷亮建了這大屋後,雷瑞德就在那開設醫館及藥材店,在當時剛開發不久的深水步、旺角區,頗為聞名。  大屋於一九三四年建成,雷亮和台山同鄉兄弟雷瑞德合資在九龍經營巴士,並邀得鄧肇堅、林銘勳等名流入股。為什麼雷亮會建這屋?

近日,政府的古物古蹟辦事處接收了「雷生春」,並有意進行修葺。有人為雷生春設計成這麼模樣(右圖),我個人認為保持著雷生春的古舊特色,才是真正的「雷生春」。

2008-01-16 15:01:19 補充:
歷史背景構思中活化再利用後的雷生春 「雷生春」為雷亮先生所建,雷氏(又名雷鴻維)出生於廣東台山,自遷居香港後,一直經營運輸及出入口貿易生意,並且是九龍汽車(1933年)有限公司的創辦人之一。一九二九年,雷氏向政府購入荔枝角道一一九號,並邀請擅長舖居設計的本地建築師布爾(W.H. Bourne)興建「雷生春」。建築物約於一九三一年落成,底層為一間名為「雷生春」的跌打葯店,其上各層則用作雷氏家庭成員的住所。「雷生春」的名字源於一對對聯,寓意該舖生產的葯品能妙手回春。當時,「雷生春」葯品廣受附近坊眾歡迎,並且行銷海外。

2008-01-16 15:03:26 補充: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6060902523
2008-01-12 12:53 am
在荔枝角道與塘尾道交界.
參考: 自己,住在附近
2008-01-12 12:51 am
雷生春


歷史背景


構思中活化再利用後的
雷生春
「雷生春」為雷亮先生所建,雷氏(又名雷鴻維)出生於廣東台山,自遷居香港後,一直經營運輸及出入口貿易生意,並且是九龍汽車(1933年)有限公司的創辦人之一。

一九二九年,雷氏向政府購入荔枝角道一一九號,並邀請擅長舖居設計的本地建築師布爾(W.H. Bourne)興建「雷生春」。建築物約於一九三一年落成,底層為一間名為「雷生春」的跌打葯店,其上各層則用作雷氏家庭成員的住所。「雷生春」的名字源於一對對聯,寓意該舖生產的葯品能妙手回春。當時,「雷生春」葯品廣受附近坊眾歡迎,並且行銷海外。

雷亮先生於一九四四年逝世,「雷生春」亦於數年後結業。建築物其後曾用作商住及出租作洋服店等用途。二○○○年,雷氏家族向古物古蹟辦事處提出慷慨捐贈「雷生春」予政府的建議,並於二○○三年十月正式將建築物移交政府。

「雷生春」不單見證了香港著名家族的發展史,更反映了社區生活、經濟活動、以至建築等各個範疇的本地歷史。


建築特色

「雷生春」樓高四層,為典型的「騎樓」(或稱「唐樓」)。二十世紀初,這類樓高二至四層,並揉合中西建築特色的華人民居在香港市區極為普遍。

「雷生春」表現了新古典建築風格,這可從其方型框架及其上的欄杆裝飾得見其建築特色。建築物寬闊的露台能抵禦風雨及阻隔陽光,有助降低室內氣溫。大樓頂層外牆嵌有家族店號的石匾,這些設計都是本地戰前騎樓的典型建築風格。大樓正面設計甚為精緻,富有古典意大利風格,如樓頂凹凸不平的山牆即為一例。至於大樓的弧形主立面,則是為了遷就道路交界的窄角而特別設計。結構方面,「雷生春」的外牆為紅磚身外加灰泥批盪;樑、柱則以鋼筋混凝土製造。「雷生春」可說是香港戰前騎樓式建築的代表。


收錄日期: 2021-04-11 21:42:1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111000051KK0212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