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有沒有知道一些關於 ----不貪為寶的資料???

2008-01-11 1:22 am
PLZ............... URGENT!!!!!!!!!!!!!!!!!!!!!!!!!!!
更新1:

在----前加 左傳‧襄公十五年

回答 (1)

2008-01-12 6:48 am
✔ 最佳答案
【原文】宋人或得玉,獻諸子罕。子罕弗受。獻玉者曰︰“以示玉人,余人以為寶也,故敢獻之。”子罕曰︰“我以不貪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包。”稽首而告曰︰“小人懷壁,不可以越鄉,納此以請死也。”子罕置諸其裡,使玉人為之攻之,富而后使複其所。

不貪為寶”這則成語的意思是表示以不貪為可貴、崇高,也表示廉潔奉公。
這個成語來源于《左傳.襄公十五年》,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
宋國有人得了塊玉,拿去獻給當權的大官子罕。子罕不受。獻玉的人說︰“給做玉器的師傅看過,說是件寶物,才敢貢獻的。”子罕道︰“你的寶物是這塊玉,我的寶物是‘不貪’;我若是收下你這塊玉,你和我的寶物豈不都喪失了嗎?還不如各人留著各自的寶物好啊﹗”
那人聽后跪下磕頭,說︰“我是個小小老百姓,藏著這么貴重的寶物,實在不安全,獻給您也是為了自家的平安啊﹗”子罕于是在本城找個地方讓其住下,介紹加工買賣玉石的商行幫他把玉琢磨好,賣了個好價錢,然後讓他帶著錢回家做頭家去了。
【念樓曰】 魯襄公十五年即西元前五五七年,距今已二千五百五十八年。那時的大官對來行賄者的態度,比今之成克傑、胡長清輩為何如?亞裡士多德雲︰“德性生于天成,成于習慣。”若不相信人性越來越壞的說法,那么社會習慣也就是平常所說的“風氣”,影響可就太大了。
【《左傳‧襄公十五年》】 宋人或得玉,獻諸子罕。子罕弗受。獻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為寶也,故敢獻之。”子罕曰︰“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稽首而告曰︰“小人懷璧,不可以越鄉,納此以請死也。”子罕置諸其裡,使玉人為之攻之,富而后使複其所。

“不貪為寶”這則成語的意思是表示以不貪為可貴、崇高,也表示廉潔奉公。
  
  這個成語來源于《左傳.襄公十五年》,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
  
  春秋時,宋國有個人在山上開鑿石料的時候,發現了一塊寶玉。他非常高興,便兜著它回家,請一個玉工來加以鑑別,玉工仔細看了后,贊不絕口地說︰“這塊玉好極了,沒有一點毛病,是個寶貝啊。不過你得小心,別在人家面前露眼,讓人家把它偷了去﹗”
  
  其實,這人請玉工來家,已經引起了鄰居的注意。原來,平時極少有人上他家,這回玉工突然來,有人便不時進來張望。宋人心裡不安,怕有個閃失空歡喜一場,便把寶玉祕密藏好。儘管如此,他還是擔心寶玉會被盜走。如果把它賣掉,又怕不知它的真正價值,給別人占了便宜。他考慮來考慮去,最後決定把它贈送給一個有身分的人,這樣多少還能留下些人情。過了幾天,他見沒人發現,便帶了寶玉悄悄地前往都城。
  
  到了都城,他去見掌管工程的大臣子罕,獻上了寶玉,子罕不解地問︰“你把如此貴重的寶物送給我,大概是要我幫你辦什麼事吧?不過,我是從來不接受別人贈送的禮物的。”

  宋人慌忙搖頭說︰“我沒什麼事要您幫我辦。據玉工鑑定,這塊寶玉是稀有之物,所以我要獻給您。”子罕再次拒絕說︰“我決不能收下這寶玉。因為如果收下了,你和我都喪失了寶。”
  
  宋人聽不懂子罕這話的意思,只是呆呆地望著他。只聽子罕繼續說道︰“我以不貪為寶,而你以玉為寶。你把玉給了我,當然喪失了寶,但我收下了你的玉,也就喪失了不貪這個寶。這樣,雙方都喪失了寶。”
  
  宋人見子罕說了這通不收寶玉的道理,也無可奈何,只得實告道︰“小民留下寶玉不得安寧,所以特地到都城來獻給您。”
  
  子罕沈思了一會兒,叫宋人暫時留下。接著,命一位玉工為這塊寶玉雕琢,把它送到市場上去賣掉,把錢交給宋人,然後派人護送他回家。


收錄日期: 2021-05-01 23:28:4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110000051KK0249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