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答案當然是宇宙大爆炸這一刻啦!因為全宇宙的能量都是在這時出現,而且是在一個超細(比一個原子還細很多)的地方裡!當時溫度超過1億億億億度攝氏呢!
不過我們都可以講這是很久的事情,如果係咁的話!到現在依然存在最高溫度的物體,應該係中子星表面喇!它的溫度高達10000000℃ (即一千萬度攝氏)…
在下面的參考資料裡,我們可以看到,原來我們的科技可以製造一個比中子星表面還要高的環境,就是在一個核子反應堆裡產生,不過這樣的高溫只在一個十分窄小的地方裡,而且維持的時間不會太長…
參考資料如下:
http://popul.jqcq.com/big5/natural/2006-06/1149730346.html
===================================================
溫度的百變魔法 宇宙中無處不在
大科技 2006-06-08
...................................
0℃ 水的冰點
地球表面的70%是被水覆蓋著的,約有14億千立方米的水量,其中有96.5%是海水,剩下的雖是淡水,但其中一半以上是冰。所以說地球是一個水的星球,正是這樣的星球才能孕育出生命,所以“水”是生命之源。有了生命就有生機活力,世界才會更精彩。
............................
500℃ 聚光式太陽灶
這種太陽灶是利用拋物面形的反射鏡聚光獲得較高溫度,直徑一般為1
600℃ 高效燃料電池
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與名古屋大學的聯合研究小組開發出工作溫度為600攝氏度、平均每平方釐米發電量0.8瓦、比現有同類電池發電量高出1倍以上的固體電解質型燃料電池。
700℃ 煙頭、蚊香的溫度
煙頭的表面溫度雖然只有250℃~300℃,煙頭的中心溫度一般在700℃~800℃左右,蚊香的燃燒溫度也達700℃。
800℃ 火山熔岩
在火山爆發時,總會噴出大量紅色的火山熔岩。剛噴出時一般是液體狀態,通常溫度在800℃
900℃ 礦石的熔化
礦石是較輕的、更活潑的金屬物質,它不能被碳在可行的高溫下還原出來,因為它們的原子在礦石中結合得更為緊密。這些金屬通常是通過電解得到,或通過使它們的化合物與更活潑的金屬發生反應而獲得,例如,氧化鉛和在950℃下電解水晶石(鋁和鈉的雙氧化物)和氟化鈣的混合物中的溶化的氧化鉛。
1000℃(1千攝氏度) 鑽石的形成
常言道:“鑽石是女士的最佳良伴”。有趣的是;鑽石原來只是純碳,而碳是僅次于氫、氦和氧的宇宙間第四種最常見的化學元素。因此,鑽石的罕有並不源自其化學元素成分,而是在于它形成的方法和地點。地球上的鑽石相信是在100至300公裡深;溫度接近1000℃的地底形成,其後因火山爆發而帶至地面。單以化學成分來看,鑽石和用來制造鉛筆芯的石墨,其實是近親。如果你把鑽石放入高溫火爐;那麼最終只會化為普通的石墨。
2000℃(2千攝氏度) “剛玉”
1924年,德國人魯夫用純氧化鋁粉末成型,在2000℃左右的高溫爐中燒結,得到了世界上第一塊純氧化鋁制品,但一直到1993年才由西門子公司正式命名,中國人取其白如玉而堅硬不凡,將定譯名為“剛玉”。
3000℃(3千攝氏度) 玻璃碳
玻璃碳是一種類似玻璃的碳,它兼有玻璃及碳素材料的雙重性能。這種物質如果在真空或非氧化性氣氛下的工作溫度可達3000℃,而且耐熱震性能好,可以作為熔鍊高純物質的坩堝,半導體外延爐感應加熱板等,在科學上應用很廣泛。
4000℃(4千攝氏度) 太陽黑子
大家都知道太陽黑子,太陽黑子出現比較多的情況下,會產生地磁暴給人們工作帶來很多不方便。例如:航海的船舶迷失方向,通信信號連接不上。那麼太陽黑子其實並不黑,它們中心的溫度在4000℃以上。亮度仍可與上下弦時半個月亮的光相比。只不過在明亮的光球反襯下就顯得很黑。
5000℃(5千攝氏度) 日珥
日珥主要突出日兩邊緣的一種太陽活動現象。它們比太陽圓面暗弱得多,在一般情況下被日暈淹沒,不能直接看到,只有在日全食時通過望遠鏡才能看到。日珥的溫度在5000
6000℃(6千攝氏度) 太陽表面
太陽的表面溫度達到6000度。太陽大氣中有90多種化學元素,其氫的含量最多,約佔太陽質量的71%,氦約佔27%,其他元素約佔2%,包括鈉、鈣、鐵、氧等。正因為這些化學元素每天都在制造核暴炸,放出大量的光和熱,給我們生活帶來生機。但太陽的能量是有限的,終有一天能量用完後,太陽也就消失了。
一個質量為月球質量的1/1000的微型黑洞,溫度約為6000攝氏度,與太陽表面溫度相當。
7000℃(7千攝氏度) 地熱能
地熱能是由地殼抽取的天然熱能、這種能量來自地球內部的熔岩,並以熱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發及地震的能量。地球內部的溫度高達7000℃。
8000℃(8千攝氏度) 牛郎星
在中國古代傳說當中的牛郎星,在夜裡我們觀看到時它像一塊寶石一樣閃閃發亮。其實它的表面溫度比太陽表面還要高2000℃,也就是8000℃。
9000℃(9千攝氏度) 水稻的積溫
積溫是某一時段內逐日平均氣溫之和。我國雲南西南部、廣東、福建、海南和台灣等省全年積溫都是在8000℃以上,而最南端的海南樂東縣鶯歌海至三亞沿海一帶、西沙永興島的全年積溫更達9000攝氏度,熱量資源極為豐富,適宜水稻等喜溫作物生長。這些地區的水稻生長普遍兩季乃至三季。
10000℃(1萬攝氏度) 織女星
在夜裡我們能觀看到和牛郎星相伴的織女星,其溫度有10000℃。
100000℃(十萬攝氏度) 星雲
在星際當中物質分布是不均勻的,有的地方雲氣體和塵埃比較密集,形成各種各樣的雲霧天體。這些雲霧狀的天體就叫星雲。環狀星雲是一顆很有名的行星狀星雲,它的中心星是一個接近演化終點的白矮星,溫度有100000℃,密度也非常高。
1000000℃(百萬攝氏度) 日冕
太陽日冕的溫度高達100萬℃。
俄羅斯科學院聖彼堡技術物理大學成功地研制出一種溫度計,可以快速測量熱核反應堆中等離子體溫度。科研人員在該溫度計中使用了特殊結構的激光光源,從而在瞬間就能測量出溫度高達1000000℃的等離子體的溫度。
10000000℃ (千萬攝氏度) 中子星表面
質量和太陽相當的中子星,表面溫度約為1000萬℃。
核聚變的發生必須具備1千萬攝氏度以上甚至幾億攝氏度的高溫。
100000000℃(1億攝氏度) 人類創造的最高溫度
人類所能產生的最高溫是510000000℃約比太陽的中心熱30倍,該溫度是美國新澤西的普林斯頓等離子物理實驗室中的託卡馬克核聚變反應堆利用氘和氚的等離子混合體于1994年5月27日創造出來的。
1000000000℃(10億攝氏度)及以上 宇宙大爆炸
宇宙大爆炸那一刻,溫度達到無窮大;宇宙大爆炸後10負44次方秒,溫度約為1億億億億度;宇宙大爆炸後10負36次方秒,宇宙溫度繼續下降,當時的溫度約為10000億億億度;宇宙大爆炸後10負32次方秒,溫度約為1億億億度;宇宙大爆炸10負12次方秒後,溫度達到1億億度;宇宙大爆炸後10負6次方秒,溫度達到10000億度;宇宙大爆炸後10負4次方秒,溫度達到1000億度,這也是超新星爆發時其星核的溫度;宇宙大爆炸後1秒,溫度降低到約為100億度;在大爆炸後的大約3秒,溫度降到了10億度,這也是最熱的恆星內部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