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做泳棚?

2008-01-10 1:03 am
什麼叫做泳棚?

回答 (3)

2008-01-10 1:07 am
✔ 最佳答案
「海浴活動」是香港五十年代的一大特色,一個海岸劃分幾個泳場的單位,多由香港之大公司或體育團體包起,當時的泳場有些在北角、英皇道及七姊妹,其中規模以華人會、南華會、及中華會為最大,在西營盤有鐘聲游泳會,而東方游泳會是在荔枝角,即現時美孚新村海邊,接近以往的荔園遊樂場,東方游泳會在那裏岸邊搭了泳棚,泳棚是有蓋遮陰的,而離海面較遠處,便搭竹橋伸展到水上,也有浮台、跳板之設備。憑會員證入場,若游泳就要付少許錢作儲物沖身之用。場內不只可以游泳,如不游泳的人進去也可在此吃喝玩樂,如打麻雀,品茗,歌唱,跳舞等。此外,在那裏還有很多小艇可租給人們。

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之前,香港的發展還是初起階段。社區設施非常貧乏。連游泳池也沒有一所,更不用說如當前灣仔摩利臣山大型游泳館了。當年,市民唯一的好去處,最平宜的消費和消閒消暑的地方,就是到泳棚,游其夜水也。

所謂泳棚,就是用竹搭成的一所棚屋而已。從山腰落去海邊之一段斜坡斜路,也是用竹搭建而成的竹棚路。泳棚沒有更衣室,沖涼室,儲物室和租賃室。所謂租賃室,指的是專責租賃泳衣泳褲或膠泡水圈之類櫃檯。

 租泳衣泳褲游水,在今時今日物質充裕的社會來說,似乎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首先想到的是這樣唔怕傳染嗎?當年當時環境可就沒有那麼多顧慮。大抵因為當時泳衣泳褲價錢不菲的緣故罷。當年租件泳褲要五毫子,要加按金記得好似是一元,待遊完之後退還,租賃生意尚算不俗。

 泳棚生意的黃金時段,是夏季及每日下午黃昏至晚上八九點。泳客可謂絡繹不斷。尤其是放暑假之個多月。當年的各種交通不太方便。來游泳者多是草根市民和學生。

 設備簡陋之泳棚之得以經營生存且受到市民青睞,尤其是甚受勞工階層草根市民和學生哥的幫襯歡迎,著實與當年的整個社會環境分不開。除了上文所說社區設施奇缺之外,家庭經濟環境和消費能力也有所限。一家數口共住一間數十的板間房,風扇唔多一把,面對三十度以上翳悶氣溫,確實好難頂好難捱也。惟有用「出外發展」的方式來避暑。

 一些二三十歲的青年人,體力充沛,放工之後吃完晚飯,一放低飯碗就迫不及待向西環泳棚出發。一些十來歲的學生哥,也跟隨大人或自個兒前往,遊完之後才回家溫習功課。在當時來說,去鐘聲泳棚游水是一項最受喜愛和歡迎的節目。既可消熱消暑,又可鍛煉身體,許多青年朋友都在這個簡陋泳棚度過難忘的歡愉歲月。

泳棚在香港歷史悠久,早在一九一零年已開始在各區設立,方便市民游泳,以前很受歡迎,但六十年代開始衰落:「主要泳棚的衰落,都是由於政府填海,亦由於交通日漸方便,很多人都改為到較舒適的泳灘,例如淺水灣和清水灣,所以不太多人喜歡到泳棚。」

時至今日,泳棚越來越少,但仍然吸引一班當年經常到泳棚游泳市民繼續來游水。
2008-01-10 1:18 am
泳棚


泳棚是為方便游泳人士而設的設施,通常建於海邊,在20世紀早期的香港曾經甚為流行,適合年輕人、成年人以至長者。當年的泳棚收費廉宜,每逢假日及公餘時間都吸引不少市民使用。
泳棚一般為以竹搭成的棚屋,提供男女更衣室、 浴室、儲物櫃等設施,並於海面上建有小橋方便泳客下水。部份泳棚亦曾附設食肆、溜冰場等康樂設施,以吸引顧客。
由於當年社會的經濟並不富裕,泳棚提供泳衣租用服務,女裝泳衣租金3毫港幣,男裝泳褲的租金則較為便宜。

各區泳棚
1911年,香港中華遊樂會於北角七姊妹區海邊設置泳棚,成為當時香港游泳勝地,每年吸引的泳客達10萬人次。
1950年代,港九新界合共有8至10個泳棚,其中較著名的有位於香港島西環(堅尼地城、摩星嶺一帶)的「鐘聲泳棚」、「金銀泳棚」,南華體育會則曾於1950年至1972年期間於阿公岩設立泳棚。九龍荔枝角灣也設有很多泳棚,亦提供小艇出租服務。其他設有泳棚的地區有南區的中灣等。

變遷
至1960年代,政府收回部份地區的泳棚土地,重新發展,而政府亦在香港各區興建了多座公眾泳池,加上海港污染漸趨嚴重,令泳棚逐漸被拆卸而息微。1988年,泳廬團長尹洪輝及其友人向香港政府申請,並獲批准在,西環域多利道重開名為泳廬的泳棚,令此成為香港市區現存唯一泳棚。泳廬不受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監管,但須定期與政府續約,並向政府繳交差餉及建築費,泳廬設有辦公室、男女浴室及儲物櫃等設施,每日清晨5時至下午1時開放,月費為120港元。
參考: 維基百科
2008-01-10 1:15 am
所謂泳棚,就是用竹搭成的一所棚屋而已。從山腰落去海邊之一段斜坡斜路,也是用竹搭建而成的竹棚路。泳棚內並沒有更衣室,沖涼室,儲物室和租賃室。所謂租賃室,指的是專責租賃泳衣泳褲或膠泡水圈之類櫃檯。

泳棚生意的黃金時段,是夏季及每日下午黃昏至晚上八九點。泳客可謂絡繹不斷。尤其是放暑假之個多月。當年的各種交通不太方便。來游泳者多是草根市民和學生。

 設備簡陋之泳棚之得以經營生存且受到市民青睞,尤其是甚受勞工階層草根市民和學生哥的幫襯歡迎,著實與當年的整個社會環境分不開。除了上文所說社區設施奇缺之外,家庭經濟環境和消費能力也有所限。一家數口共住一間數十的板間房,風扇唔多一把,面對三十度以上翳悶氣溫,確實好難頂好難捱也。惟有用「出外發展」的方式來避暑。
泳棚在香港歷史悠久,早在一九一零年已開始在各區設立,方便市民游泳,以前很受歡迎,但六十年代開始衰落:「主要泳棚的衰落,都是由於政府填海,亦由於交通日漸方便,很多人都改為到較舒適的泳灘,例如淺水灣和清水灣,所以不太多人喜歡到泳棚。」

時至今日,泳棚越來越少,但仍然吸引一班當年經常到泳棚游泳市民繼續來游水。

泳棚是一個叫海帆, 用竹搭建, 係泳會人士而設的。
另一個就係向公眾開放o既, 用木搭建, 想游就畀錢先。
兩個泳棚相距不遠.

圖片:http://www.takungpao.com.hk/news/07/09/27/GW-801209.htm

泳棚是本港上世紀五十年代的產物,港島沿岸和九龍美孚新邨海邊,便有大量的泳棚。主要由大公司或體育團體承辦。港島泳場主要遍布在北角英皇道,規模以華人會、南華會及中華會為最大,在西營盤有鐘聲游泳會。九龍方面的東方游泳會在荔枝角,即現時美孚新邨海邊及青山道汀九一帶。泳棚是有蓋遮蔭的設施,離海面較遠處,需搭竹橋伸展到海面,方便泳客落海,較大型的設有浮台和跳板。

泳棚海面經常水流急湍,不時翻起白頭浪,海浪拍打岩石時更濺起3、4米高的浪花。「阿姐,我好驚呀﹗唔係好敢落水﹗」聽了老婆婆這番話,陸女士立即挺身「陪泳」,讓婆婆在「高手」看管下安心暢泳,如是者,這位阿姐每日下水陪泳四、五轉,深受長者歡迎。

泳棚搭建的平台上,早上總見到有婆婆擺手踏腳舒展筋骨,另一邊則有伯伯在扭動呼拉圈熱身,為下水做足準備。

現時泳棚雖不時有新渡輪的船隻或是大型躉船經過,但一眾愛衝浪的泳友仍不怯懦。


收錄日期: 2021-04-20 00:35:2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109000051KK0226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