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由來

2008-01-09 3:36 am
求新年的由來!

回答 (4)

2008-01-09 4:55 am
✔ 最佳答案
春節,指農曆正月初一開始的節日,是東亞許多地區傳統上慶祝新的一年的節慶。並為中國大陸、澳門、香港、台灣、朝鮮、韓國、蒙古、越南、老撾、緬甸、柬埔寨、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明治維新前的日本等地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春節的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但口頭上多稱過年;古時春節曾專指節氣中的立春,農曆新年則稱為「元旦」,意即一年的頭一天。
中國辛亥革命後,民國政府廢陰曆改以陽曆紀年,曾試圖禁止人民慶祝農曆新年,但因民間的堅持而未果。後在袁世凱主政期間,將1月1日定為新年元旦,以陰曆正月初一為「春節」,但老百姓照舊「過新年」,作家們照舊寫「過元旦」。「春節」一詞真正廣為流行還是在1949年之後。農曆新年現在也被稱為農曆新年、舊曆年。亞太地區中,日本陰曆天保暦在明治維新後明治6年(1873年)1月1日起停用,改用太陽曆計日,原來的陰曆便稱之為旧暦。人民的慶祝活動也只在西曆元日起的三天國定假日。不過在沖繩縣以及鹿兒島縣的奄美諸島等部份地區仍有旧正月的慶祝活動。同樣受中華文化影響的如韓國及越南,即使官方曆法改用了西曆,官方及民間仍然有農曆春節的慶祝活動。
春節在越南語稱「Tết Nguyên Đán」(節元旦)、日語稱「旧正月」、韓語稱「설날」(此乃固有詞,即新年之意)。



春節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2/Chinatown_london.jpg/215px-Chinatown_london.jpg


春節時分的倫敦中國城



別稱
新年、農曆年、舊曆年

慶祝人士
東亞、東南亞、其他世界各地華人

類型
東亞傳統節日、華人傳統節日

重要性
農曆一年之始

 2007年
2月18日

 2008年
2月7日

慶祝活動
拜年、貼春聯、發紅包、燃放鞭炮、舞龍舞獅、家庭團聚

相關日期
除夕
定義
春節的定義有四種:

最狹義的說法,春節僅指正月初一。
第二種說法是配合政府訂定之假期,大致以除夕至正月初三為春節假期。
第三種是傳統習俗上的春節,從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開始,直到新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
最廣義的定義是指從臘月初八臘八節開始,一直到二月初二龍抬頭結束。民間有「沒出正月就算過年」的說法。


別稱

古代人稱呼正月初一為元旦。意思是說第一天的白天。春節還有許多別稱包括:

元旦:第一天
元辰:第一天
元朝:第一天
元日:第一天
朔日:
端日:
歲朝:一年之首
三元:一年之首、一月之首、一日之首
三朝:一年之首、一月之首、一日之首
春節:始於民國,之前多稱春節為元旦

歷史

上古:有說法說堯舜時期已有類似春節的慶祝活動,但是未成規模。
殷商:春節起源於殷商時期祭神、祭祖活動。
西周:春節期間開始有農業慶祝活動。
漢朝:形成正式春節禮儀。
漢朝:開始有爆竹(燒竹子)。
漢朝:團拜禮儀。官員朝賀天子。
魏晉:開始有鞭炮。
魏晉:開始有守歲習俗。
五代·後蜀:開始有春聯。蜀太子題寫的「天垂余慶,地接長春」是中國最早的一副對聯。
宋朝:開始使用火藥製成的鞭炮。
民國:將元旦定義為西曆01月01日,將春節定義為農曆正月初一。
民國:曾試圖禁止人民慶祝農曆新年
文革:文革期間曾經制止工人歇班

假日

以往在華人社會,春節是最重要的節日,雖然今天的春節在很多地方已被聖誕節等西方節日迎頭趕上,但仍然是高度受重視的節日之一。
在中國大陸及臺灣、越南,春節均為法定假日。

[編輯] 日期
春節在各地皆以農曆正月初一為主。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前和其他東亞各國一樣過舊曆年,但1873年之後日本改採格里曆,原本的新年活動亦隨之更改到公曆1月1日。參見日本新年。
傳統上,每個農曆年都有一隻動物作為當年象徵,稱為十二生肖;陰、陽曆對照表如下:




生肖
地支
春節日期



1996年2月19日
2008年2月07日



1997年2月07日
2009年1月26日



1998年1月28日
2010年2月14日



1999年2月16日
2011年2月03日



2000年2月05日
2012年1月23日



2001年1月24日
2013年2月10日



2002年2月12日
2014年1月31日



2003年2月01日
2015年2月19日



2004年1月22日
2016年2月08日



2005年2月09日
2017年1月28日



2006年1月29日
2018年2月16日



2007年2月18日
2019年2月05日
正月的一些日子亦有不同的別稱:

初一為雞日
初二為狗日
初三為豬日
初四為羊日
初五為牛日
初六為馬日
初七為人日
初八為榖日

起源
過年習俗源自何時很難考究,不過一般認為起源於中國殷商時期的年頭歲末祭神、祭祖活動(臘祭);一說最早在堯舜時就有過春節的風俗。農曆的正月是一年的開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況正好是春季的開始(少部分情況立春是在農曆臘月下旬)。節日的時間相信和農業勞作影響有關;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年字都有穀穗成熟的形象。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月大為30日,月小29日),稱之為「除夕」,除夕晚上全家人團圓吃年夜飯(農曆一年中最後一頓飯),年夜飯以後有發壓歲錢和熬年夜(守歲)的習俗,表示從農曆上一年的最後一天守到下一年的第一天。
不同時期春節的時間也不一樣。夏朝為歲首;商朝為四季大祀中的冬祀。也有說古代所謂「春節」,意思是春天的節序,曾經還專指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有時也泛指整個春季。漢武帝時推行太陽曆,才明確規定夏曆的正月初一為歲首,以之為夏曆新年。[1]
春節在公曆1月21日至2月20日之間游動。立春在2月4日或2月5日。......
2008-01-09 3:48 am
春節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稱謂。在先秦時叫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到了兩漢時期,又被稱為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時稱為元辰、元日、元首、歲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則稱為元旦、元、歲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辛亥革命以後,在一九一一年十二月卅一日,當時的湖北軍政府在發佈的《內務部關於中華民國改用陽歷的通諭》中,明確將年節稱為春節。到四九年九月廿七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為區分陽曆和陰歷兩個年,把陽曆一月一日稱為元,進一步明確農曆正月初一稱為春節,春節之名正式列入中國節日法典。

  把農曆正月初一正式訂為新年是在漢武帝太初元年。民國成立以後開始採用世界通用的陽曆,於是訂陽曆一月一日為「元旦」,農曆正月初一則為「春節」。中國新年的節俗,一直到近代,變化並不太大。包括放爆竹、貼春聯、舞龍舞獅等,仍保有古代過年的傳統。

  「春節」,顧名思義就是春天的節日。春天來臨,万象更新,新一年播种和收获季節又要開始。「春節」自古以來一直是中國人最重視的傳統節慶,每年從農曆十二月開始,就可感受到濃厚的年節氣氛。「過年」原與傳統農業社會慶祝農事收成有關,在這個新舊交替的時節,人們都載歌載舞,用各種豐富的慶祝儀式来迎接这个節日,並酬謝上天賜與這豐收的一年,也祈願未來一年更加順利圓滿。

  據《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臊惡鬼,於是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雞鳴而起」,固然是為了一大早向祖先拜年,而齋戒及正衣冠更是要求在身心兩方面都達到絕對的恭敬。中國人講究孝道,即使對已逝的先人也不例外。在許多的傳統節日中,祭祖都是不可少的項目。春節的祭禮更是當天的首要大事。大年初一的第一件事是祭祀祖先、敬拜諸神,之後依序向長輩問安行禮。有些善信會到附近的廟宇行香,接著就出門向親朋好友拜年,大家見面互相恭賀「恭喜發財」,並說些吉祥話,以討個吉利,此稱為「賀正」,其中五日內又以初一為最好的拜年之日。或者到風景名勝地方去郊遊。此時,也是一個和解的好時機,所有的新仇舊恨都必須在年節時分暫擱一邊。

  在春節期間,家家戶戶都放鞭炮,從最熱鬧的城市到最偏遠的鄉村,都有舞龍舞獅等遊藝活動,是舉國歡騰的大典,我國自古就視「龍」為吉祥的象徵,古代的中國人深信,龍掌管降雨,因此舞龍可以保祐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此外,亦傳說龍跟獅子的頭可以驅逐邪魔。此外,初一還要根據干支來定「開正」的時刻,一等到時刻的到來,就燃放鞭炮,並在神明面前供奉「甜料」(如甜湯圓),全家老幼一起祭拜,稱為「開春」。

  至於原意在避山魅惡鬼的爆竹,幾經變化,竟成點綴年節熱鬧氣氛不可或缺的鞭炮了。古時候的爆竹就是將竹子投入火中燃燒,竹節裡的空氣受熱膨脹後炸裂竹管,發出霹靂啪啦的響聲,以此來驅逐鬼怪。後來,驅邪的目的變得較不明顯,反而是爆竹所迸發的火光及響聲增進了年節熱鬧、興奮的氣氛,因而大受歡迎。至宋代人們發明了火藥之後,就有人以紙卷取代竹筒,並以麻繩把爆竹編成串來出售,稱為「編炮」。又因為它爆炸的聲音清脆如鞭響,所以也叫做「鞭炮」。《武林舊事》記載:「一爇(點燃)連百餘響不絕。」南宋時製鞭炮的技術已經相當進步,利用製作鞭炮的原理,聰明的人又發明了各色的花炮、煙花,並冠於多種別緻的名稱,如:霸王鞭、地老鼠、一丈菊、火梨花、飛雪迎春、金菊吐艷、仙女散花等等。各種精巧的煙花,將夜空點綴得無比燦爛。

  大年初二是出嫁女兒回娘家的日子,稱為「做客」。傳說如果女兒在初一回娘家的話,娘家就會變得很窮,這就是選在初二來回娘家的緣故。依照以前的習俗,出嫁的女兒在這天要由娘家的兄弟前來迎接,但現今都用電話口頭邀約。在這天,女兒須偕同夫婿及兒女,攜帶一些禮品(稱為「伴手」或「等路」),回娘家省親,並準備紅包,分送給娘家的兒童。每個月的初二、十六日,商家都要「做牙」一次,二月初二是一年中第一次做牙,因此稱為「頭牙」,這一天要舉行土地公的祭典。一般農家在農曆二月初二土地公生日這天舉行「春祭」,祈求五穀豐收,並祝福土地公萬壽無疆。

  大年初三俗稱為「赤狗日」,或稱「赤口」,是兇日,俗例謂此日不宜外出或宴客。此外,根據一個有趣的傳說,初三也是「老鼠娶親」的日子,入夜以後,家家戶戶必須早早熄燈就寢,以讓老鼠家族舉行婚禮;此外,人們並在家中各處灑鹽、米,稱為「老鼠分錢」。

  大年初四,所有的歡樂趨於平靜,有的需返回各自的工作崗位。當天是「接神」的日子,在臘月二十四日升天向玉皇大帝奏報的灶神,都在這天回到人間,因此要準備豐富的牲醴、果品,然後焚香點燭及燃繞金紙,並施放鞭炮以表示恭迎。俗語說:「送神早,迎神遲」,而接神儀式一般都是在午後舉行。灶神的歸來象徵著自由的結束,生活的一切又要回到神明的監視下。因此,中國人總是說:「送神永遠不會太早,迎神永遠不會太遲。」

  大年初五,初五是過年期間自初一以後一個重要的日子。初五也叫做「破五」,因為前幾天的禁忌,過了這天便可破除。此外,俗稱「初五隔開」,表示過了初五一切生活作息便恢復正常,各商家也於這天大放鞭炮,正式開張;又傳說這天也是五路財神的生日,所以商家又格外在路邊擺起供品,焚香拜神,以求「大發利市」。新年的慶祝活動幾乎已接近尾聲。貢桌上的貢品都被拿下來,生活也漸漸恢復正常。

  大年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人們也會在庭院或寺廟的中央準備祭品為玉皇大帝慶生。

  春節期間除了家人團聚,拜訪親友外,在民間也可以觀賞到有趣的民俗娛樂活動,例如:舞龍舞獅、捏麵人、皮影戲等的表演。而大人們因為口袋裏有錢也有空閒,所以也喜歡在這個年假期間,約三五好友小賭一番,這也是中國自古以來歡度春節的傳統之一。雖說到了初五,過年即已告一段落,但是年節歡慶的氣氛及玩樂的興致,一直要延續到過完元宵,春節才算結束了。

  如其他的節日般,食物在春節期間亦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春節的飲食習俗除追求豐盛色香味俱全,更重要的意義在於祈福並討個好兆頭。在除夕夜的大餐中,魚是不可或缺,因為魚象徵著「年年有餘」;韭菜代表「永久」;菜頭有「好運」的意思,而丸類則代表「團圓」。這段期間,人們也會準備一些象徵吉祥的甜點,例如年糕意味著「步步高升」。來自北方的中國人,喜歡在過年期間吃水餃,由於水餃的形狀像金元寶,吃水餃意味著為來年累積財富。

  過年期間,大小廟宇都擠滿上香祈求來年平安及好運的民眾。有些廟宇在除夕的午夜時分會先關上大門;這時,門口聚集許多翹首引頸的民眾。一到午夜十二點的鐘聲敲響,大門就會被蜂擁的民眾推開,大家爭先恐後的擠進,以讓自己成為第一個將香插進香爐的人。傳說拔得頭籌的人在這一年可得到好運。

春節禁忌:

然而,新年期間也並非意味著可以毫無禁忌的歡樂。這段期間,仍然有些禁忌。例如:中國人相信如果在大年初五前掃地,可能掃走屋內的好運與財富;此外,盡量避免說不吉利的話或討論與「死」有關的話題;如不小心打破碗碟,要盡快地說:「歲歲平安」,以能及時化解凶災;為祈求年年益壽,神壇上的香與蠟燭必須終日點亮;某些家庭禁用刀子與剪刀,因為這樣才能避免家人在使用刀剪時不小心受傷。



忌灑水掃地:

俗信在這一天不宜灑水、掃地、倒垃圾。因為一般人認為家中都藏有福氣財運,而灑掃、傾倒垃圾,這兩個動作意謂著「掃除」與「丟棄」,是不好的兆頭,恐怕會使家中的「財氣」外流出去。所以嚴禁灑掃庭除,以聚財氣。

忌殺生:

一般在這天祭拜神明,只用素菜,既不拜葷肉,所以也連帶不殺生。而殺生必見血光,為不祥之兆,會引起刀災、兵災、血災等的災禍發生。

忌打破碗盤玻璃:

在大年初一打破碗、碟、杯、盤等,意謂著這年會有「破運」,如人破、家破、財破等。如不小心打破了器物,補救方式就是用紅紙包起來,口中唸「歲歲平安」等吉祥話,並放在神案上數天,如此就可化解災難。

忌動刀剪針線:

動刀剪針線,恐怕有差錯,招致破、敗等不吉利的事。尤其早期家中有母雞正在孵卵時,更是忌諱裁縫及針線。因為新年母雞孵卵是個吉兆,有繁殖及財運之意,所以要善加呵護,不得有任何傷害。

忌睡午覺:

人們相信若男人在這一天睡午覺,他的田畦就會崩潰。而女人若在這一天午睡,她的廚房就會塌陷。這是遵循古訓「禁晝寢」,勸人不要懶散之意。

忌吃稀飯:

因為稀飯多水,所以人們認這天若吃稀飯,那麼這一年外出時都會被雨淋,或是大雨會將田土沖垮。此外,在古時,吃稀飯被視為是貧窮的象徵,若在新年的第一天吃稀飯,恐怕以後一年都得過吃稀飯的窮困生活。

忌說不吉利的話:

凡是「破」、「死」、「病」、「輸」、「窮」等不吉利的字眼,在這一天要小心避免說出口。如果不慎犯忌,則一年內可能會不吉利的事情發生。所以若不慎說了不吉利的話,要以吐唾沬,或說「童言無忌」等方式,來化解可能帶來的不祥後果。
2008-01-09 3:45 am
新年的起源:
農曆新年是中國民族最重視的日子,春節的起源,是來自耳熟能詳的『年獸故事』,話說遠古之時,一隻頭如獅子身如黃牛的獨角獸,名為『年獸』,『年獸』本被天神鎖於深山,但天神答允每年給予牠一天自由,一個年三十晚,『年獸』走到民間四處搗亂。
可是當牠走到一戶門前掛著大紅布的人家時,立即跋足狂奔,人們又發現『年獸』害怕熊熊火光及放鞭炮的巨響,於是便興起過年貼紅紙,掛大燈及燒炮仗等習俗,而在大年初一拜年的習俗,亦代表著避過『年獸』或是惡運而互相祝賀一番。
古人的『年』字是以『禾』及『千』兩個字組成的,意味著五穀豐盛,收成良好的意思,農民在歲晚時檢討過往一年的收成,亦對未來一年充滿期望,根據中國歷史文獻記載,自堯舜時代開始,人們就有在新年慶豐收,迎接新歲的民間風俗,後來逐漸成為一個既定的傳統節日。
春節



  農曆的正月初一,現稱之「春節」,或稱元日、元朔、元正、元辰、正旦、歲首、三元、三朔、新正、新春、新年等等,都是指一年的開頭第一天,出現如此多的稱謂是因更朝換代和歷法計算方法不同所致。春節,是中國農曆的歲首,也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



春節的由來及節俗的演變:



  春節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稱謂。在先秦時叫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到了兩漢時期,又被稱為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時稱為元辰、元日、元首、歲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則稱為元旦、元、歲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辛亥革命以後,在一九一一年十二月卅一日,當時的湖北軍政府在發佈的《內務部關於中華民國改用陽歷的通諭》中,明確將年節稱為春節。到四九年九月廿七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為區分陽曆和陰歷兩個年,把陽曆一月一日稱為元,進一步明確農曆正月初一稱為春節,春節之名正式列入中國節日法典。



  把農曆正月初一正式訂為新年是在漢武帝太初元年。民國成立以後開始採用世界通用的陽曆,於是訂陽曆一月一日為「元旦」,農曆正月初一則為「春節」。中國新年的節俗,一直到近代,變化並不太大。包括放爆竹、貼春聯、舞龍舞獅等,仍保有古代過年的傳統。



  「春節」,顧名思義就是春天的節日。春天來臨,万象更新,新一年播种和收获季節又要開始。「春節」自古以來一直是中國人最重視的傳統節慶,每年從農曆十二月開始,就可感受到濃厚的年節氣氛。「過年」原與傳統農業社會慶祝農事收成有關,在這個新舊交替的時節,人們都載歌載舞,用各種豐富的慶祝儀式来迎接这个節日,並酬謝上天賜與這豐收的一年,也祈願未來一年更加順利圓滿。



  據《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臊惡鬼,於是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雞鳴而起」,固然是為了一大早向祖先拜年,而齋戒及正衣冠更是要求在身心兩方面都達到絕對的恭敬。中國人講究孝道,即使對已逝的先人也不例外。在許多的傳統節日中,祭祖都是不可少的項目。春節的祭禮更是當天的首要大事。大年初一的第一件事是祭祀祖先、敬拜諸神,之後依序向長輩問安行禮。有些善信會到附近的廟宇行香,接著就出門向親朋好友拜年,大家見面互相恭賀「恭喜發財」,並說些吉祥話,以討個吉利,此稱為「賀正」,其中五日內又以初一為最好的拜年之日。或者到風景名勝地方去郊遊。此時,也是一個和解的好時機,所有的新仇舊恨都必須在年節時分暫擱一邊。



  在春節期間,家家戶戶都放鞭炮,從最熱鬧的城市到最偏遠的鄉村,都有舞龍舞獅等遊藝活動,是舉國歡騰的大典,我國自古就視「龍」為吉祥的象徵,古代的中國人深信,龍掌管降雨,因此舞龍可以保祐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此外,亦傳說龍跟獅子的頭可以驅逐邪魔。此外,初一還要根據干支來定「開正」的時刻,一等到時刻的到來,就燃放鞭炮,並在神明面前供奉「甜料」(如甜湯圓),全家老幼一起祭拜,稱為「開春」。



  至於原意在避山魅惡鬼的爆竹,幾經變化,竟成點綴年節熱鬧氣氛不可或缺的鞭炮了。古時候的爆竹就是將竹子投入火中燃燒,竹節裡的空氣受熱膨脹後炸裂竹管,發出霹靂啪啦的響聲,以此來驅逐鬼怪。後來,驅邪的目的變得較不明顯,反而是爆竹所迸發的火光及響聲增進了年節熱鬧、興奮的氣氛,因而大受歡迎。至宋代人們發明了火藥之後,就有人以紙卷取代竹筒,並以麻繩把爆竹編成串來出售,稱為「編炮」。又因為它爆炸的聲音清脆如鞭響,所以也叫做「鞭炮」。《武林舊事》記載:「一爇(點燃)連百餘響不絕。」南宋時製鞭炮的技術已經相當進步,利用製作鞭炮的原理,聰明的人又發明了各色的花炮、煙花,並冠於多種別緻的名稱,如:霸王鞭、地老鼠、一丈菊、火梨花、飛雪迎春、金菊吐艷、仙女散花等等。各種精巧的煙花,將夜空點綴得無比燦爛。



  大年初二是出嫁女兒回娘家的日子,稱為「做客」。傳說如果女兒在初一回娘家的話,娘家就會變得很窮,這就是選在初二來回娘家的緣故。依照以前的習俗,出嫁的女兒在這天要由娘家的兄弟前來迎接,但現今都用電話口頭邀約。在這天,女兒須偕同夫婿及兒女,攜帶一些禮品(稱為「伴手」或「等路」),回娘家省親,並準備紅包,分送給娘家的兒童。每個月的初二、十六日,商家都要「做牙」一次,二月初二是一年中第一次做牙,因此稱為「頭牙」,這一天要舉行土地公的祭典。一般農家在農曆二月初二土地公生日這天舉行「春祭」,祈求五穀豐收,並祝福土地公萬壽無疆。



  大年初三俗稱為「赤狗日」,或稱「赤口」,是兇日,俗例謂此日不宜外出或宴客。此外,根據一個有趣的傳說,初三也是「老鼠娶親」的日子,入夜以後,家家戶戶必須早早熄燈就寢,以讓老鼠家族舉行婚禮;此外,人們並在家中各處灑鹽、米,稱為「老鼠分錢」。



  大年初四,所有的歡樂趨於平靜,有的需返回各自的工作崗位。當天是「接神」的日子,在臘月二十四日升天向玉皇大帝奏報的灶神,都在這天回到人間,因此要準備豐富的牲醴、果品,然後焚香點燭及燃繞金紙,並施放鞭炮以表示恭迎。俗語說:「送神早,迎神遲」,而接神儀式一般都是在午後舉行。灶神的歸來象徵著自由的結束,生活的一切又要回到神明的監視下。因此,中國人總是說:「送神永遠不會太早,迎神永遠不會太遲。」



  大年初五,初五是過年期間自初一以後一個重要的日子。初五也叫做「破五」,因為前幾天的禁忌,過了這天便可破除。此外,俗稱「初五隔開」,表示過了初五一切生活作息便恢復正常,各商家也於這天大放鞭炮,正式開張;又傳說這天也是五路財神的生日,所以商家又格外在路邊擺起供品,焚香拜神,以求「大發利市」。新年的慶祝活動幾乎已接近尾聲。貢桌上的貢品都被拿下來,生活也漸漸恢復正常。



  大年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人們也會在庭院或寺廟的中央準備祭品為玉皇大帝慶生。



  春節期間除了家人團聚,拜訪親友外,在民間也可以觀賞到有趣的民俗娛樂活動,例如:舞龍舞獅、捏麵人、皮影戲等的表演。而大人們因為口袋裏有錢也有空閒,所以也喜歡在這個年假期間,約三五好友小賭一番,這也是中國自古以來歡度春節的傳統之一。雖說到了初五,過年即已告一段落,但是年節歡慶的氣氛及玩樂的興致,一直要延續到過完元宵,春節才算結束了。



  如其他的節日般,食物在春節期間亦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春節的飲食習俗除追求豐盛色香味俱全,更重要的意義在於祈福並討個好兆頭。在除夕夜的大餐中,魚是不可或缺,因為魚象徵著「年年有餘」;韭菜代表「永久」;菜頭有「好運」的意思,而丸類則代表「團圓」。這段期間,人們也會準備一些象徵吉祥的甜點,例如年糕意味著「步步高升」。來自北方的中國人,喜歡在過年期間吃水餃,由於水餃的形狀像金元寶,吃水餃意味著為來年累積財富。



  過年期間,大小廟宇都擠滿上香祈求來年平安及好運的民眾。有些廟宇在除夕的午夜時分會先關上大門;這時,門口聚集許多翹首引頸的民眾。一到午夜十二點的鐘聲敲響,大門就會被蜂擁的民眾推開,大家爭先恐後的擠進,以讓自己成為第一個將香插進香爐的人。傳說拔得頭籌的人在這一年可得到好運

2008-01-08 19:46:23 補充:
我唔係抄1樓戈個架,睇埋下面先唔一樣
2008-01-09 3:45 am
新年的起源:
農曆新年是中國民族最重視的日子,春節的起源,是來自耳熟能詳的『年獸故事』,話說遠古之時,一隻頭如獅子身如黃牛的獨角獸,名為『年獸』,『年獸』本被天神鎖於深山,但天神答允每年給予牠一天自由,一個年三十晚,『年獸』走到民間四處搗亂。
可是當牠走到一戶門前掛著大紅布的人家時,立即跋足狂奔,人們又發現『年獸』害怕熊熊火光及放鞭炮的巨響,於是便興起過年貼紅紙,掛大燈及燒炮仗等習俗,而在大年初一拜年的習俗,亦代表著避過『年獸』或是惡運而互相祝賀一番。
古人的『年』字是以『禾』及『千』兩個字組成的,意味著五穀豐盛,收成良好的意思,農民在歲晚時檢討過往一年的收成,亦對未來一年充滿期望,根據中國歷史文獻記載,自堯舜時代開始,人們就有在新年慶豐收,迎接新歲的民間風俗,後來逐漸成為一個既定的傳統節日。
農曆的正月初一,現稱之「春節」,或稱元日、元朔、元正、元辰、正旦、歲首、三元、三朔、新正、新春、新年等等,都是指一年的開頭第一天,出現如此多的稱謂是因更朝換代和歷法計算方法不同所致。春節,是中國農曆的歲首,也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



春節的由來及節俗的演變:

春節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稱謂。在先秦時叫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到了兩漢時期,又被稱為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時稱為元辰、元日、元首、歲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則稱為元旦、元、歲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辛亥革命以後,在一九一一年十二月卅一日,當時的湖北軍政府在發佈的《內務部關於中華民國改用陽歷的通諭》中,明確將年節稱為春節。到四九年九月廿七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為區分陽曆和陰歷兩個年,把陽曆一月一日稱為元,進一步明確農曆正月初一稱為春節,春節之名正式列入中國節日法典。
把農曆正月初一正式訂為新年是在漢武帝太初元年。民國成立以後開始採用世界通用的陽曆,於是訂陽曆一月一日為「元旦」,農曆正月初一則為「春節」。中國新年的節俗,一直到近代,變化並不太大。包括放爆竹、貼春聯、舞龍舞獅等,仍保有古代過年的傳統。
春節」,顧名思義就是春天的節日。春天來臨,万象更新,新一年播种和收获季節又要開始。「春節」自古以來一直是中國人最重視的傳統節慶,每年從農曆十二月開始,就可感受到濃厚的年節氣氛。「過年」原與傳統農業社會慶祝農事收成有關,在這個新舊交替的時節,人們都載歌載舞,用各種豐富的慶祝儀式来迎接这个節日,並酬謝上天賜與這豐收的一年,也祈願未來一年更加順利圓滿。
據《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臊惡鬼,於是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雞鳴而起」,固然是為了一大早向祖先拜年,而齋戒及正衣冠更是要求在身心兩方面都達到絕對的恭敬。中國人講究孝道,即使對已逝的先人也不例外。在許多的傳統節日中,祭祖都是不可少的項目。春節的祭禮更是當天的首要大事。大年初一的第一件事是祭祀祖先、敬拜諸神,之後依序向長輩問安行禮。有些善信會到附近的廟宇行香,接著就出門向親朋好友拜年,大家見面互相恭賀「恭喜發財」,並說些吉祥話,以討個吉利,此稱為「賀正」,其中五日內又以初一為最好的拜年之日。或者到風景名勝地方去郊遊。此時,也是一個和解的好時機,所有的新仇舊恨都必須在年節時分暫擱一邊。
在春節期間,家家戶戶都放鞭炮,從最熱鬧的城市到最偏遠的鄉村,都有舞龍舞獅等遊藝活動,是舉國歡騰的大典,我國自古就視「龍」為吉祥的象徵,古代的中國人深信,龍掌管降雨,因此舞龍可以保祐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此外,亦傳說龍跟獅子的頭可以驅逐邪魔。此外,初一還要根據干支來定「開正」的時刻,一等到時刻的到來,就燃放鞭炮,並在神明面前供奉「甜料」(如甜湯圓),全家老幼一起祭拜,稱為「開春」。
至於原意在避山魅惡鬼的爆竹,幾經變化,竟成點綴年節熱鬧氣氛不可或缺的鞭炮了。古時候的爆竹就是將竹子投入火中燃燒,竹節裡的空氣受熱膨脹後炸裂竹管,發出霹靂啪啦的響聲,以此來驅逐鬼怪。後來,驅邪的目的變得較不明顯,反而是爆竹所迸發的火光及響聲增進了年節熱鬧、興奮的氣氛,因而大受歡迎。至宋代人們發明了火藥之後,就有人以紙卷取代竹筒,並以麻繩把爆竹編成串來出售,稱為「編炮」。又因為它爆炸的聲音清脆如鞭響,所以也叫做「鞭炮」。《武林舊事》記載:「一爇(點燃)連百餘響不絕。」南宋時製鞭炮的技術已經相當進步,利用製作鞭炮的原理,聰明的人又發明了各色的花炮、煙花,並冠於多種別緻的名稱,如:霸王鞭、地老鼠、一丈菊、火梨花、飛雪迎春、金菊吐艷、仙女散花等等。各種精巧的煙花,將夜空點綴得無比燦爛。
大年初二是出嫁女兒回娘家的日子,稱為「做客」。傳說如果女兒在初一回娘家的話,娘家就會變得很窮,這就是選在初二來回娘家的緣故。依照以前的習俗,出嫁的女兒在這天要由娘家的兄弟前來迎接,但現今都用電話口頭邀約。在這天,女兒須偕同夫婿及兒女,攜帶一些禮品(稱為「伴手」或「等路」),回娘家省親,並準備紅包,分送給娘家的兒童。每個月的初二、十六日,商家都要「做牙」一次,二月初二是一年中第一次做牙,因此稱為「頭牙」,這一天要舉行土地公的祭典。一般農家在農曆二月初二土地公生日這天舉行「春祭」,祈求五穀豐收,並祝福土地公萬壽無疆。
大年初三俗稱為「赤狗日」,或稱「赤口」,是兇日,俗例謂此日不宜外出或宴客。此外,根據一個有趣的傳說,初三也是「老鼠娶親」的日子,入夜以後,家家戶戶必須早早熄燈就寢,以讓老鼠家族舉行婚禮;此外,人們並在家中各處灑鹽、米,稱為「老鼠分錢」。
大年初四,所有的歡樂趨於平靜,有的需返回各自的工作崗位。當天是「接神」的日子,在臘月二十四日升天向玉皇大帝奏報的灶神,都在這天回到人間,因此要準備豐富的牲醴、果品,然後焚香點燭及燃繞金紙,並施放鞭炮以表示恭迎。俗語說:「送神早,迎神遲」,而接神儀式一般都是在午後舉行。灶神的歸來象徵著自由的結束,生活的一切又要回到神明的監視下。因此,中國人總是說:「送神永遠不會太早,迎神永遠不會太遲。」
大年初五,初五是過年期間自初一以後一個重要的日子。初五也叫做「破五」,因為前幾天的禁忌,過了這天便可破除。此外,俗稱「初五隔開」,表示過了初五一切生活作息便恢復正常,各商家也於這天大放鞭炮,正式開張;又傳說這天也是五路財神的生日,所以商家又格外在路邊擺起供品,焚香拜神,以求「大發利市」。新年的慶祝活動幾乎已接近尾聲。貢桌上的貢品都被拿下來,生活也漸漸恢復正常。
大年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人們也會在庭院或寺廟的中央準備祭品為玉皇大帝慶生。
春節期間除了家人團聚,拜訪親友外,在民間也可以觀賞到有趣的民俗娛樂活動,例如:舞龍舞獅、捏麵人、皮影戲等的表演。而大人們因為口袋裏有錢也有空閒,所以也喜歡在這個年假期間,約三五好友小賭一番,這也是中國自古以來歡度春節的傳統之一。雖說到了初五,過年即已告一段落,但是年節歡慶的氣氛及玩樂的興致,一直要延續到過完元宵,春節才算結束了。
如其他的節日般,食物在春節期間亦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春節的飲食習俗除追求豐盛色香味俱全,更重要的意義在於祈福並討個好兆頭。在除夕夜的大餐中,魚是不可或缺,因為魚象徵著「年年有餘」;韭菜代表「永久」;菜頭有「好運」的意思,而丸類則代表「團圓」。這段期間,人們也會準備一些象徵吉祥的甜點,例如年糕意味著「步步高升」。來自北方的中國人,喜歡在過年期間吃水餃,由於水餃的形狀像金元寶,吃水餃意味著為來年累積財富。
過年期間,大小廟宇都擠滿上香祈求來年平安及好運的民眾。有些廟宇在除夕的午夜時分會先關上大門;這時,門口聚集許多翹首引頸的民眾。一到午夜十二點的鐘聲敲響,大門就會被蜂擁的民眾推開,大家爭先恐後的擠進,以讓自己成為第一個將香插進香爐的人。傳說拔得頭籌的人在這一年可得到好運。
農曆新年是中國民族最重視的日子,春節的起源,是來自耳熟能詳的「年獸故事」。傳說中「年」是一種巨大而兇猛的怪獸,本來只是以牲畜為食,後來冬天食物短缺時,開始吃人,百姓不堪其擾,便決定想法子趕走牠。

經過長時間的觀察,人們發現這頭年獸原來害怕三樣東西,一是紅色,二是聲音,三是火光,於是人便想了一個辦法。冬天一到,家家戶戶都在門上掛起紅色的桃木板,敲打器具發出很大的響聲,並在門口燃起熊熊的火。夜裏,當年獸正要覓食的時候,赫然發現家家戶的門前都有紅色和火光,又聽見吵雜的聲響,便嚇得頭不回的逃到深山裏,再也不敢出來了。

為防止年再來作怪,大家就這樣通宵守夜,第二天一早,逃過一劫的人們便開心的互道恭喜,並大肆慶祝。現在過年時在門上貼紅色春聯,放鞭炮,守歲等習俗,據說就是由這個傳說而來。

古人的「年」字是以「禾」及「千」兩個字組成的,意味著五穀豐盛,收成良好的意思,農民在歲晚時檢討過往一年的收成,亦對未來一年充滿期望,根據中國歷史文獻記載,自堯舜時代開始,人們就有在新年慶祝豐收、迎接新歲的民間風俗,後來逐漸成為一個既定的傳統節日。


收錄日期: 2021-04-13 14:54:4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108000051KK0318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