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法國大革命是1789年-1799年在法國發生的一場革命。在這次革命中,資產階級及平民一起推翻了君主專制政體。
在路易十五當政時期(1710年 - 1774年),由於人民極度不滿國王的統治,不斷遭到各種抨擊。這形成了啟蒙運動,湧現出了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狄德羅等一大批思想開明的人物,天賦人權、君主立憲、三權分立等思想應運而生,並且日益深入人心。
起因
在革命前,法國的居民被分成3個等級:
天主教高級教士
封建貴族
資產階級、農民、無產者及除第一第二等級外其他階層
革命爆發
路易十六在1774年登上王座時,代表法國三個等級的三級會議(Estates General)已經有160年沒有召開。1789年5月5日,由於財政問題,路易十六在凡爾賽宮召開三級會議,國王希望在會議中討論增稅、限制新聞出版和民事刑法問題,並且下令不許討論其他議題。而第三等級代表不同意增稅,並且宣佈增稅非法。
6月17日第三等級代表宣佈成立國民議會(National Assembly),國王無權否決國民議會的決議。於是路易十六關閉了國民議會,宣佈它是非法的,其一切決議無效,命令三個等級的代表分別開會。
7月9日國民議會宣佈改稱制憲議會,要求制定憲法,限制王權。路易十六意識到這危及了自己的統治,調集軍隊企圖解散議會。7月12日,巴黎市民舉行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支持制憲議會。次日,巴黎教堂響起鐘聲,市民與來自德意志和瑞士的國王雇佣軍展開戰鬥,在當天夜裡就控制了巴黎的大部分地區。7月14日群眾攻克了象徵封建統治的巴士底監獄(Bastille),釋放七名犯人,大多是政治犯,取得初步勝利。這一天後來成為了法國國慶日。
拿破侖
拿破侖‧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出生於科西嘉島,是一位法國軍事家與政治家,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第一執政(1799年 - 1804年),法蘭西第一帝國及百日王朝的皇帝(1804年 - 1814年,1815年),曾經佔領過西歐和中歐的廣大領土。
2008-01-09 15:31:09 補充:
影響拿破侖是一名出色的軍事家,他一生親自參加的戰役達到六十多場,而其指揮的多場戰役,直到今天在軍事史上依然有重要意義。但是他的征戰打破了歐洲的權力均衡,導致其他歐洲強權七次組成反法同盟,最終徹底擊敗拿破侖。在拿破侖戰敗後的維也納會議上,新的歐洲秩序與均衡被重新建立起來。
2008-01-09 15:33:13 補充:
拿破侖的影響還體現在《拿破侖法典》裡,這部法典是很多現代民主國家法律體系的原型,被視作「大陸法」條文法典代表,有別不同於英國、美國重視判例之《海洋法》。政治上,拿破侖始終盡可能的保持平等的原則,一個統治者,是不願意制定反對自己的法律的。《拿破侖法典》充分體現了他的政治思想。他深受盧梭的影響,無論是他的法律,還是他的統治方式,都可以看到「社會契約」的影子。
2008-01-09 15:33:54 補充:
他對後世的影響是深遠的,他之所以受到法國人民的愛戴,並不只是因為他打了很多勝仗,給法國人帶來了榮譽感,因為這些畢竟是以失敗告終的。但是他留下的公路系統,為農民爭奪的土地等等,從公眾建設到政治制度,才是對法國的真正影響所在。大革命初期提出的自由平等博愛原則,拿破侖至少貫徹了第二和第三條。至於自由,這的確是值得非議的。但是有的做法,不能不說是歷史的必然。他的獨裁統治避免了無政府主義,但又不是王朝復辟似的獨裁。因此可以說,在名義上他是皇帝,在野心上他是凱撒,但是在實際行動上,他已經努力接近了很多今天的共和制國家都還在努力實現的理想。
2008-01-09 15:35:07 補充:
除此之外,拿破侖也是最早提出歐羅巴合眾國構想並試圖通過武力合併來實現的人。雖然他本人並未成功實現這個夢想,但今天的歐洲也正朝向一體化的目標前進。拿破侖為法國帶來了榮耀,法國人民始終愛戴這位法蘭西戰士(有趣的是,他在十八歲以前始終認為法國不是他的祖國),西元1840年12月他的遺體運抵巴黎後,九十萬巴黎市民冒著嚴寒迎接他;一幅在法國廣為流傳的圖畫:拿破侖全身光彩,自墓裡光鮮亮潔復活走出!足見法國人民對他的萬分愛戴。而在多年後,拿破侖也贏得了對手的尊敬。西元1855年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攜王儲(即後來的愛德華七世)到榮譽軍人院,女王讓王子「在偉大的拿破侖墓前下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