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聯俄容共:
1.1866年11月12日,孫中山先生誕生于廣東省香山縣(今名中山市)翠亨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孫中山幼名帝象,讀書時取名文,號日新,字德明,1886年改號逸仙,1897年在日本化名中山樵,辛亥革命后,則常以中山為名。
孫中山幼年時愛听老人講述太平天國的故事,少年時代在美國屬地檀香山先后就讀于英美教會所辦的意奧蘭尼學校和奧阿厚書院。1883-1886年,孫中山繼續求學于香港拔萃書室、域多利書院。畢業后,他先進廣州博濟醫院附屬南華醫學堂學習,后來轉入香港西醫書院(這所學校后來并入香港大學〕學醫。在校期間,他不但努力攻讀醫學,而且還廣泛研讀了西方國家的政治、歷史、軍事、科學書籍,并結識了不少有志革命的青年朋友。
1892年 7月,孫中山以最优异的成績在香港西醫書院畢業,曾先后在澳門、廣州等地行醫。他的醫術精明,而且對貧窮病人免費治療,因此,行醫“不滿兩三月,聲名鵲起”。
1892年 7月,孫中山以最优异的成績在香港西醫書院畢業,曾先后在澳門、廣州等地行醫。他的醫術精明,而且對貧窮病人免費治療,因此,行醫“不滿兩三月,聲名鵲起”。
1894年 6月,孫中山到天津上書李鴻章,要求改革時政,被置之不理。同年,爆發了中日甲午戰爭,清政府在戰爭中接連失敗,孫中山進一步認清了清王朝的腐敗無能,愈發堅定了救國的信念。遂赴檀香山,在華僑中宣傳革命。這年11月24日,他在檀香山建立興中會,提出了“驅逐韃虜,恢复中國,創立合眾政府”的主張。次年1月,孫中山回到香港,成立了香港興中會,准備在廣州發動起義,因事泄而失敗,被迫逃亡海外。清政府將他作為重要國事犯到處懸重賞通緝。此后他在海外16年,先后 5次環游世界,在華僑中廣泛宣傳革命,建立革命組織。 1896年10月,孫中山在英國倫敦被清政府使館誘捕后經他的老師英國人康德黎營救脫險。1905年 8月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政党--“中國同盟會”在東京成立,孫中山被一致推舉為總理。在同盟會机關報《民報》的發刊詞里,孫中山首次提出了“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即三民主義的政治綱領。 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党人,積极發動武裝起義。孫中山直接領導的起義有1907年5月的黃岡起義、6月的七女湖起義、9月的防城起義、10月的鎮南關起義、1908年2月的欽州起義、4月的河口起義,1910年2月的廣州新軍起義以及1911年4月27日(陰歷3月29日)的黃花岡起義,加上1895年的廣州起義和1900年的惠州起義,孫中山在辛亥革命前共領導了10次武裝起義。這些起義雖然失敗,卻喚醒了中國人民,敲響了清王朝的喪鐘。
3.孙中山先生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
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于翠亨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0岁入村塾读书,12岁到檀香山读书,17岁时回国。1884年与本县卢慕贞女士结婚。1886年至1892年先后在广州、香港学医。毕业后,在澳门、广州行医,并致力于救国的政治活动。1894年上书李鸿章遭到拒绝,遂再赴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
本文在序論中說明其研究動機、理論架構,並對「聯俄」、「容共」釋明其政策涵義。在決策的國內境況方面是以國家統一的目標追求、民間親俄的澎湃輿情、五四時期的社會思潮為論述重點。在決策的國外境況方面,是以孫中山的外交期待、美英日對中國態度、蘇維埃的東進影響為分析軸線,並對聯俄容共政策的決策過程及其本意進一步論證闡明。
經由前述之論述,本文在結論中強調,聯俄容共政策,不能因後來中國國民黨反共抗俄的主張而認為該政策有所違誤。以當時決策環境來說,這是一項有革命目的取向的活動,孫中山為突破現實困境,不得不採行之權宜性政策,其聯俄為抵抗列強帝國主義,其容共為對抗國內軍閥,其主觀的目的仍在於追求中國平等獨立的國際地位,達成國家民主自由的完全統一。孫中山在上海時期的言論中,曾對愛國青年懷有莫大的期望和讚許。但是,他對於盲目的親俄思潮,雖沒有明白的嚴厲批評,卻也隱示出他的恐懼和欲以加強三民主義的宣傳來教育青年的決心。然而在面對澎湃的親俄輿情下,為了革命大業,為了國家前途,必須有一明智的決策,於是逐漸與蘇俄接觸交往。換言之,在親俄輿情的導引之下,孫中山終於走向了聯俄容共之途。
三、五四時期的社會思潮
滿清末季,由於中國長期遭受列強的沉重壓迫,若干憂時之士為求民族出路,曾在譯介西方富強思想方面,作相當努力,因此許多有關民主,科學的學說與觀念有所流傳。此時孫中山雖有了以三民主義救中國的思想,但卻因絕大多數時間在實踐革命而沒有餘暇從事思想宣導的工作,因而不為一般人了解。而民族與國家所受帝國主義的壓迫如故,再加以軍閥割據,內戰無已。在這種情形下,知識份子們群起尋覓民族的歷史之路,乃是自然的發展,其結果就是五四新文化運動。
民國八年(一九一九)五四新文化運動的迸發,為中國思想界投下了革新的巨石。作為時代先鋒的知識份子,由於對北京政府的憎惡與對世界列強的憤懣,乃對新政府與新社會的追求,表現出熱烈的希望。中國需要為自已開闢一條生路,要開闢生路就要改造暮氣深沉的社會,於是革新乃為知識份子的一致要求。孫中山曾言:「自北京大學學生發生五四運動以來,一般愛國青年無不以革新思想,為將來革新事業的預備,於是蓬蓬勃勃,發抒言論,國內各輿論界,一致同倡,各種新出版物為熱心青年所舉辦者,紛紛應時而出,揚葩吐豔,各極其致,社會遂蒙絕大之影響,……吾黨欲收革命之功,必有賴於思想之變化,兵法攻心,語曰革新,皆此之故,故此種新文化運動,實為最有價值之事。」就在這個革新的觀念要求下,凡激揚新文化之波瀾,灌溉新思想之萌櫱,樹立新事業之基礎,描繪新社會之雛形之學說,遂大受社會歡迎;輿論界更是百花競開,百鳥爭鳴,當時出版之雜誌期刊,為數甚多,盛況空前。
社會主義傳入中國後,吸取了許多激進知識份子的參與,加以當時俄國革命的成功及其成功後的兩次對華宣言,確有助於社會主義的傳播。青年學生如瞿秋白者,固汲汲於奔赴紅色的耶路撒冷,老一輩的社會黨人如江亢虎者,更滿懷熱望的要作社會主義的實驗,文人如張西曼者,相率偷渡俄疆,老革命黨人如馮自由者,也高談從社會主義解決中國之社會問題。
民國九、十年間(一九二○、一九二一)社會主義的狂飆吹遍了中國學術出版界,大學裡出現了社會主義研究會之類的組織,報紙上開闢了專談社會主義的特刊,全國各地社會主義社團相繼成立。各雜誌競相刊載介紹社會主義的文章;書局與出版社亦有計劃出版社會主義性質的叢書。據統計全國報導這一主義書報雜誌,計有二百幾十種,影響當時社會頗大,最引人注意的就是有思想界炸彈之稱的「新青年」,其發行量由初期的一千份左右,到五四時期,增至一萬六千份,在該刊物還未成為共黨機關報之前,就刊載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之有關俄國之研究,國內工人運動的報導計一百三十七篇之多。此可顯示當時社會迷惑社會主義之嚴重情形,這是聯俄容共前中國社會所呈現意識形態之趨向,同時亦提供了聯俄容共的有利條件。
參、聯俄容共政策的外在境況
一、孫中山的外交期待
孫中山懷抱世界大同的理想及國家民族獨立平等的企盼,終其一生革命事業,深切體認出「革命的成功與否,外交的關係是很重大的」。他說:「國家之政策既定,必先用外交手段以求達其目的;外交手段既盡,始可及於戰爭,戰爭既畢,仍當復於外交之序。……兩國之相遇,猶二人相處,其間之行動,固有損己始能益人者,亦有不必損人始能益己者。擇其不損人可以益己之道而行之,則外交之手段可以畢其事。」
孫中山從事革命,周遊列國,深知一國之政治,千頭萬緒,但歸納則不外內政、外交兩者。就後者而言,國際上因為相互交往之國家很多,其關係密切,他說「既不可以長從事於戰爭,而對外國之關係則有增無日減。於此關係日密之際,不能用戰爭以達其存在發達之目的,則必求其他之手段,所謂外交者由是而發生。」而國家之間,彼此立約遣使,便是極為正常的相處之道。由是可知,外交就是一個國家或民族為求達其存在發展之目的的一種方法,而且外交的關係是很重要的,孫中山在〈民族主義第五講〉中又指出,外交為政治力的手段之一,列強就是用政治力亡人的國家。他更舉例說明:「譬如從前的波蘭,是俄國、德國、奧國瓜分了的。他們從前瓜分波蘭的情形,是由於彼此一朝協商停妥之後,波蘭便亡。照這個先例,如果英、法、美、日幾個強國一朝妥協之後,中國也要滅亡。故就政治力亡人國家的情形講,中國現在所處的地位是很危險的。」
參考資料: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