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太平山歷史攸久,擁有多個名稱,而不同的名稱所指的範圍亦有所不同。
在地理上和歷史上,太平山覆蓋龍虎山以東、薄扶林以北、馬已仙峽以西的一大片山丘地帶。這可以從上環太平山街和山頂各建築的歷史文獻中得到印証。後來,太平山的山腳部分被劃分為中環和上環,被發展成為中心商業區;山腰部分則被稱為半山區,為一高尚住宅區;山頂則成為富有的人士和一些外國領使的居所,並於近代則被發展成旅遊景點。因此太平山和山頂已差不多成了同義詞。
於香港境內,人們多稱太平山山頂為山頂(The Peak)或太平山頂。不過一般所理解的山頂範圍,地理上並不十分正確。人們多把山頂纜車山頂站一帶當做「山頂」。而事實上,山頂站一帶為爐峰峽,真正的山頂位於山頂公園。
於地圖上,山頂依地勢可再被細分為扯旗山(Victoria Peak)、觀龍角、奇力山和歌賦山。
扯旗山意思即是懸掛旗幟的山。地名由來有三:一、相傳清朝海盜張保仔盤踞香港島時,曾利用該山峰作為瞭望台。因常用旗語聯絡,每遇船隻即以扯旗為號,通知海上同黨;二、1842年,香港正式開始受到英國的統治。英國人為宣示主權,因此於山頂懸掛英國國旗[1];三、早期馬己仙峽設有瞭望台,每當有輪船駛入維多利亞港,便在太平山上扯旗為號[2]。
太平山亦曾被英國人以維多利亞女王的名字命名為維多利亞山(Victoria Peak)。此亦是英語中太平山常用的名稱。
太平山的其他名稱有爐峰、柯士甸山(Mount Austin)和硬頭山[3
在開埠初期,由於交通不便,要靠轎子上落山,故當時居住山頂的人士不多,1880年代時只有約40戶。隨後因為山頂景色優美,氣溫清涼,所以逐漸吸引了更多的外籍人士居住。為應付交通需求,山頂纜車於1888年通車。其後於1904年,港英政府立例禁止華人在山頂居住,至1947年才廢止。
1867年,當時香港總督麥當奴選址山頂設立避暑別墅,即總督山頂別墅。該別墅曾於1902年重建,但在1930年代起開始停用,更於日治時期遭到破壞,最後在1946年拆卸,只剩下守衛室,原址闢作山頂公園。
此外,1873年,山頂酒店落成啟用,酒店經營者即是其後提出興建山頂纜車建議的亞歷山大·芬梨·史密夫。然而,酒店於1938年因火災焚毀,之後一直未有重建。該處其後成為巴士總站,1990年代才改建為山頂廣場。
山頂是香港的主要旅遊景點之一,每年吸引超過六百萬人次的香港市民和外地遊客前往。山頂除了是一個購物中心外,還可以清楚看到中環及維多利亞港及對岸九龍的風景,深受市民及旅客歡迎。除此之外,由於早年已有不少英國人在此定居,因此也留有不少歷史建築,如獅子亭。
太平山山頂獲由香港郊野公園之友會、國際獅子總會港澳三0三區及漁農自然護理署舉辦,「香港十大勝景選舉」第六名[4]。